首頁學術活動第五屆國際暨第十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

 

 

 

 

 

 

 

 

 

 

 

 

 

 

 

 

 

 

 

 

 

 

 

 

 

 

 

 

 

 

 

 

 

      第五屆國際暨第十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

 

高雄.2009.6.5-6


論文:

劉玉才 清初渡海遺民與中日文化認知——以《張斐筆語》、《霞池省庵手簡》為中心
林慶勳 李鼎元與琉球寄語研究
金敏鎬 由《燕行錄》所見朝鮮人眼中的北京形象
陳祖言 楸枰小技,可以喻大:錢謙益圍棋詩中反清復明的微辭隱語
毛文芳 盛世畫廊──《讀畫齋題畫詩》輯刻之康熙文人畫像與題詠
王學玲 踏勘歷難與遺民聲明:屈大均(1630-1696)之西北邊塞游
范子燁 東邵氏《選》學批評沉——以稀見本《贈訂昭明文選集成詳註》為中心
賴貴三 清儒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稿本與刊本比較探析
蔡長林 復堂日記所見譚獻的學術批評
元鍾禮 李東陽的格調和程孟陽與王士禎的神韻
廖美玉 錢謙益論學杜在建構詩學譜系上的意義

王偉勇、林宏達

清代論詞絕句論李煜及其作品探析
龔顯宗 《山海經‧大荒經》與《紅樓夢》
張麗珠 清代新思想典範之曙光——以陳確、唐甄、顏元為線索
楊濟襄 王闓運《春秋公羊傳箋》對《公羊》釋例的轉化與新詮
施懿琳 從《北郭園詩鈔》看開臺進士鄭用錫的自我書寫與身體話語
王建國 政治書寫與歷史衍異:清代臺灣寧靖王及五妃題詠詩論析
石文誠 清代圖像裡的臺灣論述與形象
張寅彭 試論陳曾壽及其《蒼閣詩》
陳瑋芬 教改、翻譯與女權──清末留洋學生與近代化思潮
簡光明 嚴復以西學詮釋老莊思想之探討
張屏生 A.M.Fielde《汕頭方言音義辭典》的音系及其相關問題

周清海、莊欽永

十九世紀上半葉基督新教傳教士在漢語詞彙學史上之地位-以郭實獵中文譯著中之詞語為例
宋韻珊 語言中「雅俗」觀念的滲透與交融─從蕭雲從《韻通》談起
彭玉平 王國維與梁啟超
劉聿新 晚清資本主義與儒家思想
徐雁平 科舉「速化」背景下的《讀書分年日程》
王力堅 清代才媛《紅樓夢》接受研究綜述及其相關議題的思考
徐志嘯 清末時期的中西小說比較
劉苑如 從品鑑到借鑑——葉德輝與《山公啟事》閱讀的跨界現象
張 健 袁枚的諷刺詩
蔡振念 試論龔自珍詩中的二元生命情調
侯雅文 清代詞派研究的方法論:以「社會學」的觀點

柯維典

(ViktorKiktenko)

The Role of the Ukrainian People in Creation of the Russian Orthodox Mission in Peking(烏克蘭人在創立於北京的俄羅斯東正教團中所扮演的角色)
蔡根祥 清代琉球國中山竹枝詞研探─兼論《浮生六記‧中山記歷》中十二首七言四句詩
胡月霞 原鄉‧想像‧書寫──談東南亞華文文學中的召喚意識

寇致銘

(Jon Eugene von Kowallis)

Zheng Xiaoxu the Poet, Revisited(重讀詩人鄭孝胥)

范莉潔

(Brigid E. Vance)

A Case Study of Dreams: He Dongru and An xplication of the Profundities in the Forest of Dreams
王春泉 「地方化」策略捲入與歷史劇場重構——文化碰撞與中國新聞文化主體性的初步建構
李怡瑾 自民間信仰活動演出中的傀儡戲,發展至今的南台灣傀儡戲及其藝術的跨界現象──以「錦飛鳳傀儡戲劇團」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