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院首屆聯合專題競賽 5系學子跨域交流...

向資安威脅宣戰! 中山首成立資安碩士班...

前瞻應用材料碩士班 首次招生...

「台灣國際造船(股)公司」校外參訪活動...

「勵進LEGEND海洋研究船」校外參訪活動...

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先生 獲頒中山大學名譽博士...

2018印尼泗水理工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雙邊研討會...

斯里蘭卡參訪...

工學院赴印尼及菲律賓招生與交流...

高師大附中學生參訪本院實驗室...

教師研習會暨學術倫理講座-「違反學術倫理?-學術論文的撰寫」...

 
107學年度傑出校友-台灣恩智浦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暨高雄廠區總經理張玉琳
  先生
...

107學年度傑出校友-全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 吳昌崙先生...

2018電機系友團聚In新竹...

中山38年校慶 機電系系友回娘家...

光電系友回娘家歡樂趣...

環工所校友返校暨教職員生聯誼活動...

2018年通訊所所友回娘家...

國立中山大學2019年校園紀念品徵稿活動-徵•點子...

 
電機系教授黃義佑接任副校長...

工學院李志鵬院長榮獲2019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機電系嚴成文教授榮獲師鐸獎...

光電系林宗賢教授團隊作品「智慧調光照明玻璃」榮登三冠王...

機電系林哲信特聘教授「高信賴之低成本尿液感測晶片」團隊與光電系林宗賢特聘教授
  「多功能智慧窗戶薄膜」團隊榮獲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
...

中山工學院攜手中科院研發陀螺儀晶片 培育光電人才...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與海科系洪慶章教授跨域攜手成立智慧科技水產養殖團隊...

 
歡送機電系楊台發教授退休 「中山,後會有期!」...

 
教師風采...

學生榮譽...

107年度日月光集團獎學金名單...

107學年度華立集團獎學金得獎名單...

107學年度葉公節教授紀念獎學金名單...

107學年度張道源講座教授紀念獎學金得獎名單...


工院首屆聯合專題競賽 5系學子跨域交流


若無法正常瀏覽影片,請點選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www.nsysu.edu.tw/videos/2217808668490005/
中山大學工學院於2018年11月28日首度聯合院內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光電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舉辦專題競賽與成果展示,提供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才交流,並邀請業界專家擔任評審,讓學生與職場有更近距離的認識。

中山大學工學院聯合專題競賽與展示共有125組隊伍參賽,5系學生運用各自專業應用實作。機電系「手勢辨識之3D投影互動技術」隊伍利用投影及影像反射的原理,搭配光流法計算物體移動的路線,設計出可加強臨場感、減少實際與虛擬畫面差別的設備。組員巫昱霖表示,由於一般房屋展示的圖片與實際的空間仍有落差,即使看了3D圖也仍需要自行再模擬,基於商業展示而有此發想。

資工系賴保宏、謝侑恩及陳哲儀研究建立一套機械的自我診斷系統,可提前得知機械故障的時間與部位,減少成本上的花費,透過科學研究提前預防生活上的問題;電機系黃冠瑀、湯宗哲、黃逸鈞使用磁共振造影MIR觀察鳳梨生長,期許以此技術幫助果農事先得知鳳梨是否過熟或腐爛。

另外,也有部分組別以跨領域思維進行專題研究,如機電系陳建穎、黃建佑與呂嘉軍以機器學習方法,設計音樂情感辨識系統,結合機械與音樂領域;資工系的樊紹萱與黃小雯則發想服裝辨識系統,期望能結合統計的專業知識,為商場業者分析消費者日常喜好。

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李志鵬表示,希望藉由此次活動提供學子跨領域的交流機會,將課程所學的理論進行實作,激發學子的創造力並翻轉大學的教學方式,同時縮短產學之間的落差,鼓勵工學院學子創業。

得獎名單請詳網址第6頁~第9頁:
http://engn.nsysu.edu.tw/ezfiles/21/1021/img/1511/NewsMemo107-9-2.pdf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向資安威脅宣戰! 中山首成立資安碩士班


國立中山大學將於108學年度成立資訊安全碩士班,為全臺灣第一個資訊安全研究專門之碩士班,除了培育高階資安人才,並期配合中山資訊安全研究中心的成立,凝聚及整合更多能量推動臺灣資安技術及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重大資安事件的發生,全球各地均高度重視資安相關議題,例如歐盟所提出的「一般化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對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都帶來重大衝擊;近期我國也發生一起重大資安事件,例如107年8月3日,台積電製程設備的電腦遭病毒入侵,產線因此停擺,致使損失達數十億元,從這些案例不難看出資訊安全的重要性。同時,政府積極推動資安基礎建設,以因應資安人才短缺的問題。

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蔣依吾教授指出,為配合『資安即國安』的政府重要政策方向,資工系明年將增設「資訊安全碩士班」培育高階資訊安全領域人才,以加速資安領域的發展並提供產官學所需之資安人員。資安碩士班擁有跨校、院、系的教授師資,學研能量多元豐沛;此外,中山大學也向中央研究院爭取成立『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Taiwan Information Security Center, TWISC)』,此中心除了前瞻研究外,也著重實務系統的開發、國際研究的合作、與產業界的協同合作。

除了資安教學與研究之外,中山大學的圖資處首創全臺灣大學當中唯一的資安組,架構出研究、教學以及營運的資安鐵三角,健全了中山大學充沛的資安能量。此外,網路安全的攻防與滲透測試技術的扎根,是中山大學資安碩士班的一項重點項目,透過積極的主辦白帽技術研習活動,以培育資安攻防的菁英人才。

中山大學資工系多年來自官大智教授及謝文雄教授肇始,後有范俊逸教授的加入,帶領碩、博士研究生從事資訊安全相關之研究,具豐富的資安研究及教學經驗。本學年度新聘徐瑞壕教授,其專長為新一代無線通訊網路安全的研究,具多年國外研究機構任職之經歷,為資工系挹注更多資安研究能量。資訊安全碩士班結合多項優勢條件,期培育高階資訊安全人才,並提升中山大學學術能量進行資訊安全相關議題的前瞻研究,其中由范俊逸教授領導的實驗室,現正與日本明治大學進行三年期的臺日雙邊合作計畫。

全球資安事件頻傳使得各界對於資安的議題越來越重視,我國政府也挹注相當多的資源在資安領域的發展。立法院於107年5月三讀通過《資通安全管理法》,許多機構適用此法規範,資訊安全儼然已成為現今各界不可或缺的一環。資安碩士班畢業出路不僅可至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還可發揮資安專業成為業界資安專才並擔任資訊相關部門的資安主管職位,或至學術研究機構從事研發工作。此外,資安領域也有許多相關證照,例如CEH(Certificated Ethical Hacker)及 CISSP(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Professional)等提供學子認證,以驗證自身專業能力。

中山大學資訊安全碩士班招生考試相關資訊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前瞻應用材料碩士班 首次招生


設立宗旨

「前瞻應用材料碩士班」(以下簡稱「本碩士班」)係響應政府的「5+2」產業的「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研發專區計畫」中,於高雄原中油五輕廠址設立「材料國際學院」的規劃方案而設立,目標在結合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與化學系的專業師資,與南部地區產業合作,共同培育前瞻應用材料及循環經濟相關產業專業人才,以及研發產業關鍵技術。本碩士班課程與研究分為「高值金屬材料」、「尖端複合材料」、及「創新能源材料」等三大領域。

預計招生名額

15名(甲組6名、乙組4名、丙組5名)  

考試組別與科目

甲組:綜合化學(含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英文
乙組:工程數學、熱力學
丙組:普通物理、材料科學  

特色

本碩士班並非一般產學碩士專班,而是在學術與產業合作下進行產業關鍵技術研究,以培育對產業發展有深入了解的頂尖專業人才。本班錄取學生學雜費全免,每月並可領取壹萬伍千元研究獎助金。  

(摘錄自材光系網頁)
●TOP
「台灣國際造船(股)公司」校外參訪活動

本院於2018年10月2日舉辦「台灣國際造船(股)公司」校外參訪活動,由工學院副院長程啟正教授率領工學院及海科院學生共28人,實際體驗產業環境與就業資訊,以擴大學生視野。
●TOP
「勵進LEGEND海洋研究船」校外參訪活動

本院於2018年11月5日舉辦「勵進LEGEND海洋研究船」校外參訪活動,由工學院副院長程啟正教授率領工學院及海科院學生共19人,參訪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讓學生了解全台最大海洋研究船之性能、規模及主要功能,以及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之實體展示,實際體驗產業環境與就業資訊,以擴大學生視野。
●TOP
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先生 獲頒中山大學名譽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盛大舉辦名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本次獲頒人為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讚揚張虔生的創業精神及其對半導體產業的貢獻,為企業創新管理標竿;張虔生則強調,獲頒名譽博士學位備感榮幸,除將殊榮歸功給一手栽培他長大的母親張姚宏影,更期盼日月光與中山大學持續攜手培育科技人才,使南部產業更為精進茁壯。

典禮舉行當日,張家人一同出席見證榮耀時刻,大批日月光集團員工特地南下觀禮,擠爆會場。張虔生致詞時憶及,日月光草創時期即從港都起家,積極在高雄投資建廠,從最初200人團隊擴展至今日,光是高雄廠區已有2萬6千名員工,足見企業經營之成功。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指出,中山與日月光攜手合作逾10年,成果豐碩。2005年,雙方設立「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碩士專班」,培育封裝技術的研發人才,隨後與中山大學進行講座教授合作。此外,兩造聯手創立聯合技術研究中心,投入半導體封裝、智慧自動化工廠技術及環境保護技術等研究;中山學子畢業後即可至日月光就業、貢獻所長,也讓南部成為台灣半導體研發重鎮。為讓學子安心向學,張虔生更提供豐厚獎學金,讓學生無後顧之憂,專心投入學業。

此外,中山大學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與日月光提倡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相呼應,雙方從產學合作跨足區域創新,針對「永續城鄉、社區共融、氣候行動、環境保育」4大主題,一同投入永續發展,兩年來共提出38件永續城鄉專案,成功拉近大學、企業與城鄉的距離。鄭英耀校長並推崇張虔生為紀念母親所成立的「張姚宏影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積極投入關懷孩童、保育生態、環保節能、藝文扎根及老人長照等社會公益,支持需要幫助的人,為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
●TOP
2018印尼泗水理工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雙邊研討會

由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主辦「2018印尼泗水理工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雙邊研討會(2018 ITS-NSYSU Joint Seminar)」已於2018年7月31至8月4日在本校舉行,總共有109人參加。此雙邊研討會有利推動與泗水理工大學之實質國際研究合作與共同論文的發表,並提升本校國際學術能見度,吸引更多的印尼外籍博士學生來中山大學就讀,提升本校學術研究人力資源。
●TOP
斯里蘭卡參訪

本校於2018年11月15日組團赴斯里蘭卡,由本校鄭英耀校長帶領工學院、理學院、管理學院及海洋科學院教師共24人(本院教師包含:李志鵬院長、程啟正副院長、鄭志強主任、林宗賢主任、李晁逵教授及黃柏榮助理教授),拜訪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University of Sri Jayawardanapura)、魯胡納大學(University of Ruhuna)與佩拉德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radeniya)。參訪團針對研究合作、雙邊研討會、研究實習等合作方式進行討論,促進雙方交流。
●TOP
工學院赴印尼及菲律賓招生與交流


為積極執行新南向學術型工程領域聯盟計畫,本院於108年1月27日 ~ 1月31日赴印尼參訪,由程啟正副院長、電機系余祥華教授、機電系黃永茂主任、光電系林宗賢主任及電信學程黃婉甄主任組成代表團,再次拜訪瑪琅布勞爪哇大學University of Brawijaya(UB)、泗水理工學院Institut Teknologi Sepuluh Nopember(ITS),希望藉由雙方教師定期互訪,分享各自研究成果與學校現況。3月則規劃至菲律賓招生。
●TOP
高師大附中學生參訪本院實驗室

高師大附中師生共131人於2018年12月28日蒞臨本院參訪下列實驗室:電機系-微處理器系統實作實驗室 及 射頻與微波實驗室、機電系-系統工程研究室、資工系-應用密碼實驗室、材光系-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光電系-液晶光電實驗室、環工所-空氣污染實驗室 及 通訊所-通訊技術實驗室,各實驗室均精心策畫生動豐富的體驗活動,頃囊相授相關知識,帶給來訪高中生一段充實的時光。
●TOP
教師研習會暨學術倫理講座-「違反學術倫理?-學術論文的撰寫」


本院於2018年12月26日舉辦107學年度第1學期教師研習會暨學術倫理講座,演講主題為「違反學術倫理?-學術論文的撰寫」,特別邀請管理學院陳世哲院長在73階蔬食咖啡廳,以輕鬆又不失專業的方式與老師們交流、互動,本活動共有32人參與。
●TOP


107學年度傑出校友-台灣恩智浦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暨高雄廠區總經理張玉琳
  先生


類別:工商菁英類
系級: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學士班78級、碩士班80級
現職:台灣恩智浦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暨高雄廠區總經理
優良事蹟簡述:
主導全球恩智浦半導體銅線封裝技術開發與量產,致力改善品質,推動精實管理及工業4.0導入工業機器人。節能減碳有成,2017年獲經濟部節能銀牌獎;與多所大學校院產學合作,培養產業所需人才,學用合一與產業接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和放棄,重要的是,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中山機電碩士畢業、現任職國際前三大AI晶片外商恩智浦NXP總經理的張玉琳,大學主修機電,碩士畢業即到鋼鐵廠工作,原本事業前景大好,即將從課長被提拔更上層樓的他,卻因為金融風暴、工廠周轉不順而停擺,一夕間面臨職涯中斷的威脅。「那時像是世界末日」,張玉琳回憶,「之後才發現,那只是世界末日之一」,他幽默地笑道,生命中總是少不了磨練,重點是要從逆境中汲取經驗,下次遇到困難時,才能從容以對。「掌握好自己可以控制的東西,其餘的不用過於擔心」。

危機就是轉機,當時台灣半導體產業正要起飛,抓準產業趨勢的他,毅然決然更換跑道,轉職到製造軟性電路板、正處於新創階段的台虹科技。「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當時這份工作薪資最低,和所學本科的機械最無關聯,「但我不後悔當時的選擇」,張玉琳說,台虹的經驗讓他一腳跨入了半導體產業,而且成就感十足。

「大學生要多方探索自己的興趣,進入指標性的大公司實習,會很有幫助。」張玉琳強調,實習重要的不是薪水,甚至不是學到的東西,而是尋找自己適合的領域並了解自我性向。找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再進一步決定未來發展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年輕人要打破學用落差的迷思,這是必然的」,張玉琳說,即便在業界,每間企業專用的技術也各不相同,今日所學的,明日或許就落伍了,重要的是打穩學科的核心能力,和持續學習的習慣。他舉傳媒與資訊業為例,產業變動急遽,所學知識可能很快就過期了,但基本如寫作技巧、程式邏輯等核心能力,卻都是通用的。他建議大學生到高年級時,甚至可以回過頭多修習一些理論面的課程,把基礎打穩,才能因應快速變動的產業環境。

「對人才選擇,我有一套自創的標準,叫做TASK」,張玉琳大方分享T是talent天賦專長、A是attitude性格與態度、SK是skill專業技能。他說,前兩者多為天生、不易更改,但技能卻可以藉由自我的累積而更加精進。而自學的習慣,相信也是造就他由工程師轉變為管理者的原因之一。

張玉琳謙虛地表示,自己並非半導體出身,英文能力也僅是普通,但能成為一家全球性半導體公司的總經理絕非運氣,他歸因於就讀研究所時,養成的自學習慣。張玉琳表示,恩智浦非常重視員工培訓,包括對產品製程的技術訓練或是團隊管理、產品價值鏈等相關管理課程,這些課程成為觸發媒介,讓他後續想更深一步去瞭解不懂的領域。

他也藉著被派往菲律賓、泰國、歐洲受訓時的經驗說明,不管是在學習還是職場上,英文都很重要。多會一種語言,就像是開啟了一扇國際化的大門,直接和各國交流、學習成功的經驗。他補充,培訓終究只是啟發,真正的學習仍是透過自己在課外蒐集資料,不斷增進自己的過程。「捷徑就是沒有捷徑,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張玉琳鼓勵年輕學子,多方探索自己的興趣,找到熱愛的領域,為自己而活,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36期)
●TOP

107學年度傑出校友-全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 吳昌崙先生


類別:學術卓越類
系級:電機工程學系學士班77級
現職:全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
優良事蹟簡述:
專攻化合物半導體技術研究,學術及專利成果斐然,學以致用轉戰產業界,從事國防科技,研發製造微波技術,全訊因此曾獲國防部中山科學院頒發「產業創新獎」、「軍品釋商價值創造獎」等;推動產學合作,曾任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產學合作與發展委員會召集人。

吳昌崙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回到中山大學電機系擔任助教,在當年工學院院長黃廣志和電機系系主任李明逵的薰陶下,隔年進入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專攻化合物半導體技術,在許渭州教授指導下順利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而後任教於吳鳳工商專校(現為吳鳯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術上繼續和成大實驗室合作研究微波材料和元件技術,另一方面兼任行政主管,辦理教育部評鑑和升格技術學院等,也都全力以赴順利進展。

這段期間,南部科學園區成立不久,成大電機學長張全生博士從美國矽谷回台創業,在南科成立全訊科技,與吳昌崙的研究專長不謀而合,他便毅然轉戰業界。吳昌崙說明,微波技術在西方軍事強國已是成熟產業,但對台灣而言算是新興領域,當時產業鏈並不完整,從材料、元件、電路設計、模組到系統樣樣闕如,直到手機盛行才逐漸受到矚目。

全訊科技專注開發自有品牌的放大器模組和次系統產品,從設計到特性驗證,提供通訊系統和國防產業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經營型態屬於少量多樣客製化模式,一直都是非主流市場。針對目前政府提出的國防自主政策中,如推動國機、國艦國造及其他國防科技發展等,吳昌崙強調,「微波技術與國防產業息息相關,可說是防衛台灣安全的影武者,雖比不上消費性市場的龐大商機,卻肩負著不由分說的使命感」。

吳昌崙著有《電子學》、《半導體製造技術》等,發表過百餘篇電子領域的研究論文;從學界轉職到產業界,從建廠、研發、製造到營運各層面多所涉獵,可說是百分百的科技人。他謙虛地表示,很多都是團隊成員長年努力累積的成果,尤其產學合作的研究,有賴年輕伙伴的投入,他以二戰老兵Dick Winters的名言獻給併肩作戰的夥伴們:I am not a hero but I served with heroes.

談起大學生活,吳昌崙如數家珍。新生報到當日,頂著成功嶺式光頭,在幽深的隧道中遇到同班同學,一起走進別有洞天的西子灣。當時高雄市動物園尚未遷走,「教室旁三不五時飄來獅吼,猶如醍醐灌頂」;當時學校剛成立第五年,校園大興土木,日復一日,堤防旁填海夯地聲,鎮日隆隆作響,田徑場從無到有逐漸成形,殷切向上的動力,感染著學校的每一個人。

吳昌崙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四校運會上和三位同學組隊參加男子一千六百公尺接力賽,全程衝刺到上氣不接下氣,打破校運紀錄奪得金牌的那一刻,至今記憶猶新。「之後在人生的許多際遇,無論何種處境,總是自我惕勵,凡事必定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有別於一般人對科技人的認知,吳昌崙還是一位詩人,數百篇詩文刊登於國內外報章及詩刊,創作不斷。大學時期參加中山青年社,編輯校刊與校報,還擔任過社長。因社團活動接觸時任文學院院長的余光中教授,深為其彬彬氣質所折服。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學英文課程中節錄了一首Robert Lee Frost成名詩作〈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英文老師隨文附錄了余光中老師譯作為比較,當年同學們朗朗背誦翻譯詩作之趣,至今難忘。

此外,吳昌崙也選修過中文系簡錦松老師開設的古典詩詞欣賞,他形容當初「輾轉思平仄,吟哦對仗愁。三更磨一字,負盡少年頭」,奠定了日後創作的基礎。現代詩則是六年前拜網路之賜,啟蒙於一位中山中文系廖佳敏學妹,藉由導讀其作品和各詩家精粹,開闊業餘視野。

文學之於吳昌崙,是泉源也是耕具,除了陶冶內涵,更有舒壓解憂、啟迪創思、平衡左右腦的功效,他以簡單一句「不學詩,無以言」來自我鍛鍊。榮獲中山的傑出校友的殊榮,他感恩師長們的栽培,心中念想的是當年中山青年社社訓「組織思維,關懷人群」,也以這八個字傳承給學弟妹們共勉。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36期)
●TOP

2018電機系友團聚In新竹

新竹是許多系友的工作地點,107年12月1日電機系移師至竹科集思會議中心舉辦系友團聚活動,活動開始我們先邀請82級任職翔禾保險經紀人董事,精通理財、保險、房地產領域的莊富翔先生帶來一系列理財課程演講,教您了解市場趨勢,正確的理財觀念與方法,如何用保險儲蓄、貨幣投資與避險、荷包蛋理論-蛋黃薄本型商品,蛋白風險性資產,讓在工作薪水外,還有額外的理財收入。

在認真的聽完演講後,大家在席間享用下午茶餐點,與自己的同窗好友和好久不見的師長敘敘舊,系友們也各自拿起手機與同學拍照留念,現場熱鬧非凡,大多的系友皆來自竹科,笑說在中山電機當同學,上班又同公司當同事,非常有緣,下班更是時常找同學、學長姐約吃飯聊天,互相關心近況,可見如兄弟姊妹般的好感情。

這次的活動總共來了65人,有82級、87級,還有剛畢業的一群百級系友,感謝大家的參與,因為有各級系友的參與這次的新竹系友團聚活動才會如此成功,期盼下次的再相聚。
●TOP

中山38年校慶 機電系系友回娘家

機電系於107年11月11日在高雄星光碼頭舉辦機電系系友回娘家活動,並邀請歷屆系友偕家人朋友乘船遊高雄港。

中山機電系自民國71年成立至今已36年,具有悠久的歷史,培育眾多優秀專業人才,特藉由系友回娘家活動,頒發本年度優秀系友獎。該獎項由本系黃永茂主任,以及機電系系友會陳培銘理事長,推選出6位傑出系友,分別為:正修科大黃柏文副校長(88級)、崑山科大機械系張育斌教授(92級)、遠東科大資訊系楊智勝主任(92級)、一卡通票證公司王治純副總(80級)、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公司康榮坤處長(88級)、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公司林政達副理(89級)。中山機電系系友無論在學術或業界均有優異的表現與成果,更持續支持系所發展並提攜後輩學子。

這次活動共77位參加,校友總會林俊吉副祕書長也到場支持活動,並一同參與。乘船遊高雄港與往年回娘家活動在餐廳辦理情況,有著不同的歡樂氣氛,大家一邊欣賞美景聽著導遊對高雄港的解說,一邊在船上享用美食度過愉快的時光,為機電系今年度系友回娘家畫上完美的句點。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37期)
●TOP

光電系友回娘家歡樂趣

光電系繼107年5月在西子灣畔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後,深受系友熱烈好評迴響,為能讓更多錯過上次返校的系友能在畢業多年後迴游,光電系另於107年11月10日校慶當日再次舉辦系友回娘家歡樂趣,師生同堂話家常。

活動中由林宗賢主任及多位老師分享了光電系成長發展史,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系友們紛紛讚嘆系上「互動式教室」,無論是教學設備及情境環境建構都是一流的,也很羨慕在校生擁有如此臻善的求學環境。

為了讓光電系持續發光發熱,活動中林主任也特別向系友們宣導系友會未來之任務,確實建構完整聯繫網絡,落實情感聯誼交流,活動也在一片歡樂中劃下完美句點,就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次的見面嘍∼
●TOP

環工所校友返校暨教職員生聯誼活動

環工所於107年10月14日,於高雄花卉農園中心舉辦「校友返校暨教職員生聯誼活動」,此次活動與以往餐會方式不同,日的為透過較為活潑熱絡的活動,讓校友與新進教師、職員及各學制在校生間,能相互認識、敘舊與聯繫情誼,並期望於此次交流的機會,日後能相互協助,共創中山環工榮景。

活動中由本所林淵淙新任所長向所友介紹本所新進教師及報告近況,並感謝大家熱情參與,期許環工所能結合所有成員的努力,及校友的智慧和力量下,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相約明年再相聚。
●TOP

2018年通訊所所友回娘家

通訊所成立至今已有16屆畢業生,今年配合本校38週年校慶,於2018年11月10日舉辦「通訊所所友回娘家」活動,本次主要邀請畢業逢5及逢10週年之校友回娘家,以及其它系級所友共同參與,目的在讓不同級別的畢業所友,返回母校與師長、學長姐、學弟妹及同學們敘舊與聯繫情誼,並提供在校生與畢業所友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

會中由溫朝凱所長向所友報告近況並感謝大家熱情參與,本次歡迎餐會的食物仍承襲往年,皆是學校附近大家懷念的美食,鴨肉珍、阿囉哈滷味、郭家肉粽、阿進切仔麵、吳記水餃、丹丹漢堡、樺達奶茶、御典茶…等,藉由美食連結大家對母校的情感。

本次活動在大合照及歡愉聲中劃下完美句點,期待往後每一年,大家都能相約回來再聚首。
●TOP

國立中山大學2019年校園紀念品徵稿活動-徵•點子

開跑囉!總獎金高達66,000元,等你來領獎!歡迎中山人提供你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創造出我們中山大學今年最in的紀念品吧!

一、活動辦法:
(一) 投稿資格:國立中山大學教職員工生及校友
(二) 設計主題:以本校具代表性之物件、形象、風格為發想,設計特色形象商品。
(三) 活動期間:即日起~2019年2月25日止
(四) 獎項:
      •優等(1名):獎狀及獎金30,000元
      •佳作(2名):獎狀及獎金15,000元
      •最佳人氣獎(1名):獎金6,000元,(若同時獲選為優等或佳作,仍可獲選此獎)
(五) 主辦單位:校友服務中心

二、報名方式
(一) 作品規格
      1.參選作品請檢附以Illustrator或Coreldraw等向量繪圖軟體繪製之AI檔或CDR檔,以便於
         縮放,另存jpg檔,檔案解析度不少於300pixels/dpi,並以「作品名稱_作者姓名」為檔
         名。
      2.平面圖稿:以彩色稿為限,並附上相關說明之內容。
(二) 收件方式:
      1.收件截止日:2019年2月25日止,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
      2.交件時請備齊下列資料(缺一不可),各項文件請以電腦打字:
      •報名表(如附件一: 國立中山大學2019年校園紀念品徵稿活動報名表)
      •作品檔案(檔名請採用:「作品名稱_作者姓名」)
      •著作財產權讓與同意書簽名(如附件二)
(三) 繳件方式:
      1.掛號郵寄:8042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服務中心 張永瑜小姐收。
      2.親自送件:於108年2月25日下午5點前送至國立中山大學「西子樓校友會館」(高雄市鼓
         山區蓮海路16號)。
      3.Email方式:傳送至「alumni_service@mail.nsysu.edu.tw」
      4.繳件時,請將作品及資料表一併繳交,否則本中心有權不接受其投稿。
(四) 報名須知:
      1.須以個人名義參選,並依規定填寫報名表及相關文件。
      2.交件前請確實檢查各項應繳交之物件,如有缺漏恕不接受報名。
      3.參選者於郵寄作品時應妥善包裝,運送過程若有損毀,主辦單位不負修補之責,作品若因
         損傷致影響評審成績,參選者不得異議。
      4.參選作品無論得獎與否均不予退件,如有需要請參選者自行備份留存。
      5.參選作品需為未經任何之公開發表之原創作品,同時未曾刊登在公開社群網站中(Facebook
         , Instagram,…等網站),並不得抄襲、模仿、或剽竊他人之作品。若有涉及相關著作權法律
         責任及侵害第三人權利時,悉由參選者自行負法律責任,概與主辦單位無關。
      6.若經發現有上述情形,除取消其得獎資格,並追繳回獎金及獎狀。
      7.得獎作品以參選者為著作人,著作人應同意無償讓渡著作財產權予主辦單位使用,主辦單位
         得以擁有複製、公布、發行、重製、修改等權利。
      8.參選者應尊重評審團決定,對評審結果不得異議。為確保得獎作品之水準,參選作品未達評
         審標準者,該獎項得從缺。
      9.其他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補充之。

三、審查與得獎
(一) 審查程序與標準:
      1.評審程序:由主辦單位聘請校內相關領域之委員進行評審作業
      2.評審標準:設計理念30%、美學與創意30%、應用性40%
(二) 得獎公布:
      獲獎名單及作品將於3月15日前公告於國立中山大學網站及校友服務中心網站,同時以電話
      及E-MAIL方式通知得獎人,並將擇期頒獎。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網頁)
●TOP

 
電機系教授黃義佑接任副校長


中山行政團隊再添生力軍!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黃義佑2016年7月借調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一肩扛起執行長大任,任內讓行政院高雄大樓獲頒公共工程建築類優等金質獎,也加強南部辦公室行政執行力。任期屆滿後回中山再執教鞭,接下副校長一職,黃義佑坦言就像是當完兵回到老家,「近鄉情怯,緊張又高興。」

2019年開工第一天舉辦就任布達典禮,校內不少行政、學術主管皆到場觀禮,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不少局處主管也特地到中山致意。中山校長鄭英耀表示,黃副校長是性情中人,在工作上不僅展現專業,做事非常認真,希望能借用黃副校長在行政院的寶貴經驗,讓中山與政府聯繫更加密切,相當歡迎他回到中山,也補上因借調而懸缺的第三位副校長,讓中山團隊更加堅強。

黃義佑表示,再次回到中山感到近鄉情怯,過去2年7個月在行政院任職每天都過得相當扎實,沒有一天懈怠過,但到社會上服務大眾就像進入另一系統,也感謝當初鄭校長牽線,讓他有機會到行政院服務,「剛接獲訊息頭很暈,忐忑不安」。黃義佑認為,出社會即代表中山,在南部是首屈一指的大學,所以再艱困的任務都要完成。

黃義佑自2005年起即參與中山行政工作,陸續曾在研發處、產學中心(現產學處)服務,在總務長任內也推動許多校務改革,此次任期屆滿回到學校接下第三位副校長職位,他也向兩位副校長請益,希望與中山行政團隊一同努力。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80期)
●TOP

工學院李志鵬院長榮獲2019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本校工學院李志鵬院長獲選2019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研究工程師與科學家領域會士(Fellow)!IEEE Fellow為該學會最高等級會員,也是該組織授予的最高榮譽,在學術科技界被認定為權威的榮譽和重要的職業成就。IEEE Fellow每年由同行專家會員評選,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會員總人數的0.1%。由於每年當選的IEEE Fellow人數少,當選者被認為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具有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

IEEE的全稱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它是一個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通訊科學工程師的學會,IEEE是當今世界電子、電機、計算機、通訊、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領域最著名、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性跨國學術組織。其各專業分會的出版物也是國際上具權威性的學術刊物,是各國電子電機領域科學家和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的首選之一。

IEEE會士申請領域分四類,包括應用工程師、教育家、技術管理、及研究工程師與科學家,每一IEEE會員僅能選擇一類會士領域申請。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機電系嚴成文教授榮獲師鐸獎


國立中山大學機電與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嚴成文任教近30載,他自創「電影法則」,只要學生在電影院能做的事,像是吃爆米花、上廁所及睡覺等,在課堂上都被允許;開放創新且認真的教學態度不僅創下選課人數超過500人的紀錄,也在校內拿下四次「傑出教學獎」,今年更獲得師鐸獎(教學類)殊榮。

嚴成文的研究專長為機器學習與睡眠醫學。他在自我介紹上寫著:「小時後爸爸笑我太膽怯,到現在媽媽還會嫌我笨拙,但是我漸漸知道我的勇氣和智慧是出現在不同於他們期望的地方。」育有兩個兒子的他更提到,「現在我的大兒子是長髮過肩的重金屬樂手,小兒子是視富貴如浮雲的專職小說家,雖然都不在我和內人的預期中,但是我們深深以他們為傲。」充分展現其尊重個體發展與多元價值的教育理念。

「一個人長到18歲雖已是『半成品』,但大學是他們社會化的第一步,仍是非常重要。」嚴成文語重心長地表示,有些長輩批評「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對此他不以為然,「現在孩子要面對的誘惑實在太多,像我一不小心也會被手機綁架」,科技的進步讓資訊爆炸且速食化,此外,相較以往,年輕世代在較為進步、多元包容的社會成長,公民素養較佳,也比老一輩願意向教師表露心聲;但也因生活在聲光影音充斥的環境中,對於較為制式的教學內容接受度不高。「現在老師的競爭對手是youtuber,還有所有在網路上查得到的知識」,嚴成文指出,教師的教學方法應隨時代改變,「否則學生為什麼要坐在課堂上三小時,聽你講那些他上網搜搜就能查到的資訊?」。

於是他開創了讓上課就像看電影的教學方法。曾在中山大學開設19門不同課程的嚴成文,第一節課便開宗明義表示,希望學生把教室當成電影院,大家享有吃東西、喝飲料、滑手機甚至睡覺等權利,但身為這部電影的導演,「你們睡覺我可以包容,但是會難過;如果這部電影不好看,你跟我得各負一半責任。」說也奇怪,學生聽了這番話,反而很少濫用這些「特權」。

對於榮獲師鐸獎,嚴成文最想說的是「謝謝那些曾經教會我的學生。」他回想某年教授自動控制課程,每堂課都重複講述重要的公式、原則及應用層面,但每次下課,總有一名學生來敲他研究室的門,表示聽不太懂,想再問一次。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好幾個星期,直到有一天,嚴成文終於忍不住抱怨:「同學,你是在折磨我嗎?這些我們已經重複說了N次了啊!」只見學生低下頭默不作聲、一臉尷尬,嚴成文只好再講一次。後來,他從實驗室研究生口中得知,這名學生遭逢重大車禍,康復後記憶力受損、學習能力大為下降。「聽到這個訊息時我真是非常汗顏,十分慚愧!」嚴成文說,自己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很大教訓:永遠保留空間給表象下的真實,讓每個孩子發揮自己最大的可能性是為人師表的責任。

除了學生,嚴成文也要感謝去年榮獲師鐸獎(行政類)的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兼副校長蔡秀芬,因為她擔任教務長時,創建了「教學績優教師」制度,讓大學教師專注於教學的表現能被看見,同時證明教授不只重研究,更能將研究成果反饋、教會學生,使其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此外,他也感激曾經給予幫助的學校同仁,使他在教學路上常保誠意與熱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嚴成文自許能為台灣培育出結合高科技與醫療的跨域人才,迎向人工智慧時代來臨的挑戰。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75期)
●TOP

光電系林宗賢教授團隊作品「智慧調光照明玻璃」榮登三冠王


2018年I-Zone全國創新顯示暨照明專題競賽結果出爐,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宗賢師生團隊作品「智慧調光照明玻璃」,在與台大、清大、交大及台科大等全國13個入圍隊伍激烈比拼後,奪下最佳發明獎(首獎),獲得獎金10萬元。

中山大學團隊成員包括光電系特聘教授林宗賢、博士生李承璋與曾衡逸、碩士生張立旻及大學生林冠吾,師生研發成果備受政府單位及產業界高度肯定。六月底先獲科技部「創業傑出獎」、8月30日又在全球華人最大創新設計競賽盛事「光寶創新獎」摘金,隔日又拿下I-Zone全國創新競賽最佳發明獎,可說是「三冠王」。

中山光電系特聘教授林宗賢表示,現今的智慧型窗戶可以隨著使用者在不同的時間、天氣、日曬程度、溫度或是景觀的狀況下,自由地調整隱私、採光、隔熱等效果,但是在沒有光線的夜晚,智慧型窗戶就失去光線調節的功能。為了解決問題,中山團隊研發出「智慧調光照明玻璃」,將LED照明系統整合至玻璃中,「讓透明玻璃在夜晚變成電燈!」。也就是說,當有外在自然光線的時候可以調製光線,光線微弱的時候,則可以依使用者需求調整照明強弱,整合出更完整的智慧建築使用模式。

中山光電系博士生李承璋提到,這項研發可以在透明狀態、隱私保護狀態以及照明態的三個模式之間切換,未來希望能夠成為一項新穎的建築材料並整合在建築中,為建築和室內設計領域帶來更多不同的應用設計。「想像一下,一扇窗戶在早上是透明,讓你看到窗外美麗的風景,到了晚上,又可以切換成面光源模式,成為室內光線!」。李承璋進一步解釋,未來也可應用在屋頂做成天窗,白天的日光灑進房屋中替室內帶來明亮,到了晚上陽光退去,開啟了照明智慧窗的照明功能,供給室內足夠適量的照明,增進了能源上的利用。

被問到若商品量產,最想應用在哪棟建築物上?博士生曾衡逸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台北101大樓!」未來他們期待將中山大學的研發成果讓國際遊客目睹,在全台最高的建築物上,將「中山之光」發揚光大。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76期)
●TOP

機電系林哲信特聘教授「高信賴之低成本尿液感測晶片」團隊與光電系林宗賢特聘教授
  「多功能智慧窗戶薄膜」團隊榮獲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



本校機電系林哲信特聘教授師生團隊所研發的「高信賴之低成本尿液感測晶片」技術,與光電系林宗賢特聘教授師生團隊所研發的「多功能智慧窗戶薄膜」,榮獲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

機電系林哲信特聘教授團隊成功研發「新型溶液感測器」,1秒鐘就能檢測出尿液、唾液、汗水等液體中的酸鹼度、溫度及離子濃度,還可使用手機遠端快速掌握生理狀況。師生團隊將與國內衛浴設備業者共同開發「智慧馬桶」,為國人健康把關。未來還能應用於老年長照、醫療快篩、口腔保健、智慧衣生理感測及水質監測等領域。

光電系林宗賢特聘教授團隊則研發「多功能軟性智慧窗戶薄膜」,此創新材質可直接貼附大樓或汽車玻璃,經由手機 APP 隨時調控透明與遮蔽狀態,團隊現正積極募資預計年底進入量產。

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得獎名單
https://innoaward.taiwan-healthcare.org/NewsDetail.php?REFDOCID=0pj70vhv3h8ipvmu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中山工學院攜手中科院研發陀螺儀晶片 培育光電人才

國立中山大學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攜手合作,由中山工學院李志鵬院長與中科院飛彈所楊睦雄所長代表,雙方簽立合作意願書,未來將共同投入陀螺儀晶片模組研發,並為國家培育光電人才。

陀螺儀是一種用來感測與維持方向的裝置。在軍事國防、商業航空、海防工業、太空衛星與新興產業,例如無人載具、空拍機、自動駕駛車、機器人、遊艇等設備中扮演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法國市場研究公司Yole Development 最新的調查顯示,此產業在未來五年內將有4%至22%左右的成長,因此在產品的創新研發及應用上,相當具有開發潛力。

雙方結盟源自於先前科技部整合型計畫的合作無間。國立中山大學矽光子團隊包括計畫主持人光電系邱逸仁教授、李晁逵教授、林宗賢教授、洪勇智副教授、于欽平副教授、魏嘉建副教授、王俊達助理教授以及電機工程學系王朝欽教授,在新型的微機電晶片相關光電技術領域發展多年,技術執行能力相當成熟。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則擁有國內知名的國防科技團隊,在陀螺儀的技術領域上,具備穩固基礎,更對於其應用方向及市場發展性有著專業的敏銳度。

李志鵬院長指出,本校工學院研發能量非凡,希望此次由矽光子團隊揭幕的合作是一起點,往後能夠開發更多面向領域的產學合作機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楊睦雄所長也表示,透過此次合作計畫的提出與執行,整合雙方領域的專業,期能研發出具創新性的元件,達成放入系統測試的設定目標。

雙方將透過整合型研究團隊,達致團隊合作、儀器與資源共享。同時經由計畫的執行,培養光電元件與模組的設計、封裝和測試人才,學生將可獲得理論與實作兩方面扎實完整的訓練。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與海科系洪慶章教授跨域攜手成立智慧科技水產養殖團隊


為解決台灣傳統養殖產業面臨的諸多挑戰,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洪慶章與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黃英哲跨域攜手成立智慧科技水產養殖團隊,透過高靈敏水下攝影系統、紅外線自動觀測、遠端自動投放飼料APP並導入AI,轉化漁民數十年寶貴養殖經驗,運用科技協助漁民智慧管理。

漁民作業的最大挑戰為混濁的養殖池水質,因蝦隻的成長好壞取決於餵食的飼料數量與時間點,然而混濁的水質讓漁民幾乎無法以肉眼判斷蝦隻的健康情況,容易造成過度餵養蝦群,導致水中殘留過多的殘餌與排泄物,使水質更加惡化。而不良的水質若增生細菌,進而使蝦隻生病,便可能導致全池覆沒。

憂心高齡漁民有時得冒著惡劣天氣熬夜巡邏養殖池的洪慶章與黃英哲成立智慧科技水產養殖團隊,運用洪慶章與台灣海洋中心合作開發的高靈敏度水下攝影系統 (UVS)來錄製全彩即時影像,透過紅外線技術自動化觀測及預警24x7全天候不中斷的蝦隻動態。團隊也開發了可讓漁民遠端操控並透過智慧化軟體自動控制投放飼料、排放汙泥等日常工作的手機APP,有助於保持健康的水質,同時也大幅減少漁民體能負擔與夜間勞動的危險性。

除了影像監控,黃英哲提到,傳統養殖業看天吃飯,難以照著固定規則運行,是養殖業導入自動化管理系統時最大的絆腳石,「但AI卻可以補足缺口」。智慧科技水產養殖團隊分析大量資料,運用強化的監控影像資料來「訓練」機器協助漁民決策投餌時機,並透過機器學習來建立蝦隻成長模型,掌握池裡蝦隻的數量、大小與移動速度。有了這些科技,資深漁民數十年的寶貴經驗得以轉化成可永久傳承的數位資料。

此外,為因應資料數據暴增以及妥善留存問題,團隊也與業界合作,希捷科技亞太區業務副總裁楊曉東認為,團隊有效運用最新科技與大數據解決漁民痛點並增加產收,正是各行業組織如何活用資料和AI技術改善生活、工作的重要典範。

智慧科技水產養殖團隊以減輕當地漁民工作量、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營收為目標,使高齡漁村再次繁榮,並使養殖產業更永續。為此,黃英哲也與資工系副教授張雲南、資工系教授鄺獻榮合作,共同開發養殖自動化管理所需之電子、資訊、物聯網等相關技術,也獲得科技部「人工智慧」、「半導體射月」、「智慧農業」以及校內研發處等大型專案支持。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歡送機電系楊台發教授退休 「中山,後會有期!」

國立中山大學108年上半年共有10名教職員退休,其中有7人在校服務超過30年,最長年資近37年。人事室特別蒐集11人剛進中山的證件照與近期的照片,在歡送退休人員茶會上播放,讓大家共同回味「歲月的痕跡」,另外也準備印有11人肖像圖案的玻璃酒瓶做為贈禮,象徵「健康酒酒、幸福久久」。

服務於圖資處的諶家雄程式設計師本身就是中山校友,大學畢業後就回到母校工作,在校服務24年又5個月,笑稱自己是今年「最年輕」退休人員。諶家雄表示,念書時有幸獲選為「中山優秀青年」,畢業後直接「就地」上班,格外有意義,服務期間也曾協助不少教師處理電腦問題。中山校長鄭英耀在旁笑說,「以前電腦出狀況,量化研究要跑SPSS時還請過家雄幫忙!」鄭校長也特別感謝所有退休人員的付出,感念他們將人生的黃金歲月獻給中山。

機電系楊台發教授去年即達退休年齡,為了研究與作育英才延至今年退休。他表示,留德背景讓他在學校有些像「異類」,自己先在物理系執教鞭15年後,轉至機電系任教至今,退休後仍以特聘研究員身分續留中山,希望為學校的研究再添能量。機電系黃永茂系主任也獻上祝福,並提及楊教授專注於「人工鑽石」領域,期待他研發成功,「屆時機電系就發財了!」

前海洋科學院長陳宏遠教授在中山任教35年,他回憶在美學成歸國後初至中山,在學校隧道口下車時驚訝想著「這學校怎麼長這樣?」他說,當時西子灣隧道尚未建設,與今日校園處處美景的情況相差甚遠。致詞時,他說「最感謝上帝安排我到中山」,也感謝同仁多年來的協助與支持。在場的海科院教職員皆感念陳宏遠教授對院內的付出,希望他退休後常回學校走走。

本次退休的教職員還包括電機系莫清賢教授、資管系陳年興講座教授、應數系王秀英技士、總務處戴道倫駐衛警隊員、陳瑞珍駕駛及曾盡妹服務員,他們因有事不克出席歡送茶會。「一日中山人,日日中山人」,校方祝福10人退休生活逍遙快活。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教師風采

◆以下老師106學年度第2學期通過升等!!
  (1)電機系李杰穎老師升等為教授。
  (2)電機系馬誠佑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3)機電系吳美玲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機電系許聖彥老師升等為副教授(107學年度第1學期通過升等)!!
◆電機系莊子肇副教授及光電系于欽平副教授榮獲106學年度本校教學傑出獎。
◆電機系馬誠佑副教授、光電系于欽平副教授、機電系程啟正教授、電機系莊豐任助理教授、電機
  系莊子肇副教授、資工系楊昌彪教授、環工所林淵淙教授榮獲「106學年度本校教學績優獎」。
◆電機系黃義佑教授自108年1月1日起兼本校副校長。
◆機電系吳美玲副教授借調至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擔任副主委。
◆資工系范俊逸教授借調至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擔任執行長。
◆環工所袁中新教授借調至高雄市政府擔任環保局長。
◆環工所林淵淙所長借調至台南市政府擔任環保局長。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榮獲IEEE傑出講師(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Distinguished
  Lecturer)。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榮獲「IEEE Tainan Section Outstanding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電機系謝東佑副教授榮獲「IEEE Tainan Section Best Young Professional Member Award」。
◆機電系林哲信特聘教授「高信賴之低成本尿液感測晶片」團隊與光電系林宗賢特聘教授「多功能
  智慧窗戶薄膜」團隊榮獲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
◆機電系嚴成文教授榮獲教育部107年師鐸獎。
◆機電系朱訓鵬教授輔導博士生楊博宇同學榮獲2018年總統教育獎,具體展現教育愛的精神。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郭可驥教授、電機系Robert Reiger教授以「人體生理訊號感測裝置與智慧
  衣」技術,參加科技部2018未來科技展獲頒「未來科技突破獎」。
◆材光系郭紹偉教授榮獲日月光集團講座教授。
◆材光系蔣酉旺副教授榮獲107年度臺綜大「年輕學者創新研究成果選拔」工程組優等獎。
◆光電系洪勇智副教授榮獲台灣電子材料與元件協會2018傑出青年獎。
◆光電系洪勇智副教授榮獲107年度臺綜大 「年輕學者創新研究成果選拔」佳作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獲選為中華民國環工學會會士。
◆工學院李志鵬院長榮獲2019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通訊所黃立廷教授榮獲IEEE Life Fellow。
●TOP

學生榮譽

◆電機系蔡智宇同學、機電系楊博宇同學及環工所張頊瑞同學榮獲本校106學年度博士生優秀畢業
  論文獎。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指導施翔于同學參加The 9th Electrical Power,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Controls,and Informatics Seminar 2018榮獲Best Paper Award
◆電機系施信毓老師指導周宏儒與劉岳衢同學榮獲「2018 第十八屆旺宏金矽獎」設計組優勝獎。
◆電機系葉家宏老師指導黃耀葆、林旻慧、林于楊、黃致翔與林楚涵同學榮獲「2018電腦視覺、圖
  學暨影像處理研討會舉辦之基於深度學習及二維影像之室內三維深度空間建構競賽」第一名。
◆機電系黃永茂教授指導碩士生許翼鵬榮獲上銀碩士論文獎-優等獎。
◆資工系范俊逸老師指導碩士生蘇暉博以論文題目「可防止提權攻擊之階層式安全比特幣錢包機」
  榮獲台灣網路智能學會106學年度最佳博士論文獎。
◆資工系陳坤志老師指導學士班學生賴保宏、陳哲儀參加教育部智慧製造電子應用聯盟舉辦之「智
  慧製造大數據擂台賽」榮獲第一名。
◆資工系林俊宏老師指導學士班學生傅傳凱、李承祐榮獲2018車用電子創新發明競賽創新理念組優
  等。
◆資工系楊昌彪教授指導碩士生林必祥榮獲2018年第4屆旭泰科技論文獎一般大學科技論文競賽
  類「優良創意獎」。
◆材光系研究員王光國博士榮獲「中國材料科學學會107年會暨50週年慶」海報論文競賽-鋼鐵與
  非鐵金屬材料 特優獎,論文題目「錳鋁先進高強度鋼熱浸鍍鋅合金化反應研究」。
◆材光系蔡宗鳴教授指導之博士生吳政憲榮獲「中國材料科學學會107年會暨50週年慶」海報論
  文競賽-電子(介電、積體、封裝)材料 優等獎,論文題目「Utilizing the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ique to Recover the Failed 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 Devices」。
◆材光系蔡宗鳴教授指導之大四生張庭瑀榮獲「中國材料科學學會107年會暨50週年慶」海報論
  文競賽-電子(介電、積體、封裝)材料 優等獎,論文題目「Study on Resistive Switching
  Mechanism of Ta2O5-base Resistance Access Memory by Supercritical Fluid Nitridation」。
◆材光系研究生簡于傑榮獲2018 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電子元件學會碩士生獎學金。
◆材光系由張六文教授指導大四生劉彥廷、黃庭緯、蘇游程、張晟睿、林怡吟等5位同學組成之團
  隊隊名「★↘卍煞氣の材料魔法使い卍↖ ☆ 」,榮獲中國材料科學學會主辦之「第二屆材料學堂
  知識競賽」全國第三名。
◆光電系研究生黃得勝榮獲「2018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大專太陽能光電創新應用
  組」佳作。
◆光電系鄭宇航同學榮獲107-1學年度優秀研究所僑生獎學金。
◆光電系湯承哲同學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
◆光電系陳中棋同學榮獲107學年度本校新生盃男子桌球冠軍。
◆光電系榮獲107學年度本校新生盃男子籃球第三名。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研究生曹家麒、鄭芸青、許藝騰發表學術論文,榮獲107年度環境工程實
  務技術研討會-傑出海報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研究生夏國芳、林金魁發表學術論文,榮獲107年度環境工程實務技術研
  討會-傑出海報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研究生王喬安、林菀鈴、羅勺格發表學術論文,榮獲107年度環境工程實
  務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許藝騰博士及歐峻豪、林韋翰、夏國芳、羅勺格、李慈馨同學榮獲東元
  Green Tech 國際創意競賽冠軍。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夏國芳及黎金敏同學榮獲第10屆地下水資源及水質保護研討會海報競賽第
  四名。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王喬安、羅勺格及李慈馨同學榮獲第10屆地下水資源及水質保護研討會海
  報競賽第二名。
◆環工所袁中新教授指導研究生王詩雯發表學術論文「以自製CuO/TiO2及CeO2/TiO2改質觸媒
  光熱催化氧化氣態Hg0之比較研究」,榮獲107年度環境工程實物技術研討會-傑出海報論文
  獎。
◆環工所袁中新教授指導研究生黃相文發表學術論文「創新性奈米CeO2/TiO2光熱觸媒表面特徵
  分析及較低溫環境下對Hg0光熱催化氧化效率之探討」,榮獲第八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
  武夷論壇「二等獎 」。
◆環工所陳威翔副教授指導研究生童方岑、張芷昀發表學術論文「添加活性碳於厭氧氨氧化系統對
  藥品去除之影響」,榮獲107年度環境工程實物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環工所陳威翔教授指導博士生陳冠甫發表學術論文「以主成分分析解析石化工業區之減量策略
  」,榮獲第八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武夷論壇「優秀獎」。
◆環工所陳威翔教授指導研究生楊智淵發表學術論文「以調整pH值策略控制淨水實廠原水中高濃
  度鋁離子之可行性」,榮獲第八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武夷論壇「優秀獎」。
◆環工所張耿崚教授指導研究生林佑任、陳宥丞發表學術論文「以綠色溶劑與環保觸媒快速轉化
  廢棄木質纖維素為平台化學品」,榮獲第1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教材與實驗組-銀獎。
●TOP

107年度日月光集團獎學金名單

系所 大學部 研究所
電機系 王振倫同學、高煜能同學
石如吟同學、莊博勛同學
許明煥同學、陳冠宏同學
蘇瑋智同學、林湘芸同學
曾怡嘉同學
機電系 鍾嘉庭同學、王翊慈同學
陳品均同學、張秀宜同學
蕭瑄儀同學、陳清山同學
蔡佳明同學、林雨聖同學
陳嘉萱同學
資工系 謝文仁同學、劉亭吟同學
蔣有為同學
蔡惠如同學、姚以諾同學
蘇彥儒同學
材光系 張晟睿同學、劉彥廷同學
張庭瑀同學
黃凱琳同學、林炳宏同學
光電系 郭庭慈同學、蘇峻揚同學
柯崧浚同學
林信璋同學、黃馨平同學
環工所 周豐志同學
通訊所 林凱亮同學

●TOP

107學年度華立集團獎學金得獎名單

系所 姓名
機電系 藍嘉昇同學
材光系 楊智程同學
材光系 陳穩仲同學
光電系 曾衡逸同學

●TOP

107學年度葉公節教授紀念獎學金名單

系所 姓名
環工所 SUMARLIN SHANGDIAR同學
機電系 蘇志曜同學
材光系 簡于傑同學

●TOP

107學年度張道源講座教授紀念獎學金得獎名單

系所 姓名
材光系 吳政憲同學

●TOP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校友通訊
聯絡人:劉玥妏
E-mail: aex@mail.nsysu.edu.tw
電話:07-5252000轉4001-4004
傳真:07-5254009
通訊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