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屆學長論文 | ||
|---|---|---|
| 年份 | 姓名 | 論文名稱 |
| 1992 | 余定宗 | 參數化法即逆動力學式動態規劃在機械人最佳控制問題之研究。 |
| 1993 | 陳爾建 | 類神經網路在機械手臂軌跡追循問題的探討。 |
| 1994 | 洪瑞隆 | 應用類神經網路於最佳化控制問題。 |
| 劉丁元 | 直流馬達類神經控制。 | |
| 1995 | 洪晨陽 | 動態神經網路方法之研究。 |
| 王文祥 | 遞迴及分類類神經控制器。 | |
| 陳瑞陽 | 超球面分類器之原理。 | |
| 1996 | 王藏億 | 高性能直流馬達類神經控制器。 |
| 張能琦 | 超球面分類器的應變訓練法。 | |
| 張智信 | 輻射基底類神經網路的應變訓練法。 | |
| 郭宗賢 | 諧和式減速器之類神經網路模式。 | |
| 劉聰仁 | 遞迴及分類類神經網路的改良即其在非線性模式控制問題之應用。 | |
| 1997 | 張善文 | 最近鄰居型特徵變數萃取法。 |
| 張順源 | 高斯函數分類神經網路之應變訓練方法。 | |
| 黃仲偉 | 個人電腦控制模組與可程式控制器之比較研究。 | |
| 1998 | 黃民孟 | 超球面分類器可靠性的改善。 |
| 簡玉樹 | 類神經快速定速控制方法。 | |
| 張宏裕 | 三維雕刻機的製作及測試。 | |
| 勤大慶 | 以彈性的代碼增加方式改良最近鄰居分類器的VQ訓練方法。 | |
| 林怡成 | 以彈性的訓練樣本選擇方法改良最近鄰居分類器的VQ訓練方法。 | |
| 1999 | 黃金璋 | 以動態規劃為基礎的半自動影像切割方法。 |
| 王聖儒 | 渦輪葉片的智慧型磁粒檢測方法。 | |
| 嚴志文 | 最近鄰居型特徵變數萃取法之改良。 | |
| 王峻峰 | 單發性結節的智慧型型態鑑別方法。 | |
| 柯文雄 | 輻射基底函數網路的訓練方法。 | |
| 2000 | 曾靜怡 | XYZ三維平台中的主動式相機校正方法。 |
| 潘嘉偉 | 變焦測深技術的應用。 | |
| 林帝任 | 以類神經網路區分電腦中影像的前景及背景。 | |
| 陳映中 | 輻射基底函數類神經網路漸進式影像傳輸方法。 | |
| 2001 | 葉清松 | 以動態規劃為基礎的自動化腫瘤影像切割方法。 |
| 陽傑能 | 一個找尋型態鑑別問題決策邊界區域的新方法。 | |
| 林禎喨 | 以線性回歸的技巧加強RBF類神經網路的引申能力。 | |
| 高志鴻 | 以超球分類器處理具有重疊區域的型態鑑別問題。 | |
| 江信寬 | 以VQ方法建立最近鄰居分類器。 | |
| 2002 | 林基振 | XYZ平台視覺系統解析度的提升方法。 |
| 林岡品 | 彩色影像的半自動切割方法。 | |
| 李宗憲 | 以VQ編碼方法為基礎的物件偵測方法。 | |
| 陳炳仁 | 類神經網路ROC取縣的設計方法 | |
| 2003 | 王人鋒 | 兩階段之委員會機器。 |
| 包鎰華 | 以動態規劃為基礎處理多類別分類問題的方法。 | |
| 鄭翔任 | 移除訊號雜訊的類神經網路方法。 | |
| 楊敦翔 | 以類神經網路與特徵選取技巧處理空氣能見度預測問題之研究。 | |
| 張芳益 | 比對指紋相似性的影像處理方法 | |
| 2004 | 王元宏 | 以心電圖訊號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類神經網路。 |
| 楊正榮 | 以小波轉換為基礎的QRS波偵測。 | |
| 王中山 | 使用小波轉換於車牌偵測。 | |
| 陳敬修 | 利用非侵入式Plethysmography信號評估手術病患舒張壓變化趨勢之研究 | |
| 2005 | 張書豪 | 使用血氧飽和度估測呼吸障礙指數。 |
| 陳朕寬 | 彩色車牌的自動偵測方法。 | |
| 翁明煦 | 利用顯影前後電腦斷層圖影像來評估肺葉血流分佈-以肺栓塞為例。 | |
| 2006 | 林家緯 | 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的車牌影像處理與辨識方法。 |
| 林信吉 | 利用rRR值所得特徵變數群評估睡眠呼吸障礙指的可行性。 | |
| 蔡茂霖 | 分析呼吸障礙指數與心電圖和腦波圖相關係數的連動性。 | |
| 黃明智 | 以數位訊號處理方法建立心率變異度與呼吸障礙指數的相關性。 | |
| 王筱涵 | 以血氧飽和濃度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 | |
| 2007 | 賴睿敏 | 使用於車牌定位的VQ編碼方法。 |
| 陳禹州 | 以呼吸氣流訊號偵測睡眠呼吸阻塞。 | |
| 吳炯廷 | 以雙眼眼電圖相關係數偵測快速動眼睡眠期。 | |
| 邱紹鈞 | 應用DVD讀取頭於即時影像聚焦之技術。 | |
| 楊傑能 | 以眼電圖訊號檢測快速動眼睡眠期的向量量化編碼方式。 | |
| 2008 | 邱皓智 | 以單頻道訊號偵測慢波睡眠。 |
| 陳柏如 | 基於膝蓋快速度的生物認證。 | |
| 王彥仕 | 以眼電圖訊號偵測快速眼動睡眠期與清醒期。 | |
| 黃仁聰 | 以呼吸氣流訊號之波峰值偵測睡眠呼吸阻塞。 | |
| 葉清松 | 3D電腦斷層影像之肺腫瘤電腦輔助診斷系統的開發與分析。 | |
| 林禎喨 | 生理特徵在醫療診斷問題上的應用-以血氧濃度及指紋為例。 | |
| 2009 | 王人鋒 | 使用新基線定義與腦波清醒資訊改善血氧濃度特徵對呼吸暫止正的預測。 |
| 王文彥 | 以單眼眼動圖進行睡眠階段判讀。 | |
| 戴子斐 | 以單頻道腦電圖進行睡眠階段判讀。 | |
| 陳道信 | 以眼動圖訊號處理睡眠階段分類問題。 | |
| 張達人 | 電腦斷層影像之冠狀動脈鈣化特徵分析。 | |
| 2010 | 蔡東遠 | 使用不同組合的腦電圖、眼動圖及肌動圖訊號自動分類清醒期及淺睡期。 |
| 陳世昌 | 使用不同組合的腦電圖、眼動圖及肌動圖訊號自動偵測慢波睡眠。 | |
| 李宜容 | 使用不同組合的腦電圖、眼動圖及肌動圖訊號自動偵測快速動眼睡眠期。 | |
| 2011 | 蔡宗儒 | 建構跑步機的地面反作用力量測平台。 |
| 江振鋒 | 分析呼吸暫止與淺呼吸指數與心率變異度的關係。 | |
| 黃拓域 | 比較中樞型呼吸中止與阻塞型呼吸中止對心電圖訊號的影響。 | |
| 2012 | 高睿達 | 心電圖訊號倍頻的可能應用。 |
| 郭富彰 | 估測跑步機上跑步時垂直地面反作用力與心率的關係。 | |
| 黃申棟 | 使用動脈血壓與心電圖訊號預測急性低血壓事件。 | |
| 溫筱婷 | 心率變異度與呼吸暫止與淺呼吸指數的關聯度與身體質量指數相關。 | |
| 2013 | 張皓 | 心電圖訊號波形的頻譜分析。 |
| 李懿軒 | 跑步之垂直地面反作用力與心率恢復速度關係。 | |
| 林蔚蒲 | 復健前後的中風病人各項量表的比較分析。 | |
| 2014 | 王元輝 | 乳房腫瘤動態磁振造影的紋路分析。 |
| 陳奕廷 | 以測力板評估老年人運動前後之影響。 | |
| 蔡瀛慶 | 估測跑步時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對心率變動的影響。 | |
| 馮盈綺 | 抬腿動作對微循環生理訊號的影響。 | |
| 2015 | 蘇柏霖 | 發展評估靜止站立穩定性的新特徵變數。 |
| 黃瀜緯 | 跑步機正向與背行走對腦波的影響。 | |
| 魏誌良 | 開發以單頻道前額訊號區隔失眠患者與正常人差異的演算法。 | |
| 蘇俊翰 | 分析英語聽力測試時的腦波反應。 | |
| 黃敏棻 | 尋找靜止站立時的測力板量測值與動態平衡時肌電圖反應間的關聯性。 | |
| 陶國棟 | 分析靜止站立時腦波訊號與測力板指標的關聯性。 | |
| 2016 | 周家瑋 | 靜止站立時冗力之分析。 |
| 張博凱 | 以脈波傳遞時間及速度區分糖尿病和正常人之分析。 | |
| 徐銘宏 | 以壓力中心特徵比較跑步機正向與逆向行走之步態。 | |
| 2017 | 吳佳鴻 | 處理變動類別比例的小波特徵委會分類器。 |
Mechatronics in Medicine Lab
NSY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