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灣 學 海

影音》共育跨域醫療人才 中山大學攜奇美醫院成立聯合實驗室

國立中山大學與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結盟再進一程!繼111年7月簽署「策略聯盟合作協議」後,為加強合作並促進醫學專業領域共同發展,雙方於奇美醫院正式揭牌成立「聯合精準醫學核心實驗室」、「聯合循環醫學實驗室」及「聯合教學辦公室」,除展現對醫學研究與教育的承諾,更強調在精準醫學、循環醫學及醫學教育方面將有更密切的合作,共創優質研究與學習環境,攜手培育跨領域醫療人才。

Read more...

推升脈衝光應用發展 中山大學創新超高週期手性光子晶體

提到脈衝光,一般人通常聯想到去斑除皺等皮膚雷射美容,事實上,脈衝光的應用還包含各種光學、化學、生物學及材料學等科學研究,治療乾眼症的醫療雷射手術刀、瞬間慢動作攝影、雷射投影,以及製造工業複合材料與材料切刻。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西灣講座教授林宗賢組成跨國研究團隊,突破現有膽固醇型液晶排列限制,研發出全新的「雙頻率場組裝」技術,達成超高週期光子晶體,有效推升脈衝光應用發展。創新研究獲刊於國際知名期刊「應用物理評論」(Applied Physics Reviews),並被選為特色文章(Featured Article)專題介紹。

Read more...

全台唯一入榜 中山EMBA蟬聯金融時報百大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公布2023年世界百大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全球排行榜(Top 100 Executive MBA 2023 Ranking),名列第88名的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為全台唯一入榜學校,中山管院EMBA校友以傑出的企業表現,蟬聯全球百大之列。

Read more...

影音》中山大學簽約澳洲AA公司 技轉矽光子積體電路與光纖陀螺儀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團隊開發「矽光子積體電路及光纖陀螺儀裝置」定位技術,不僅成功讓感測元件的尺寸與成本大幅降至一成,且仍能達到戰術級的陀螺定位特性,較市售微機電陀螺儀精準度提升至少10倍,在衛星、無人機、自動駕駛車與機器人等商業應用上有相當大的幫助。該項研發成果今(5)日與澳洲航電導航模組設計開發商Azimuth Avionics Pty Ltd簽署「矽光子積體電路及光纖陀螺儀裝置」國際技術移轉授權合約,總金額為新台幣1600萬元的非專屬授權,將有助於台灣航電導航產業的發展,並增進台澳科技交流。

Read more...

減塑大突破! 中山大學張耿崚創塑膠分解技術奪日發明展金獎

塑膠可在短時間內自行分解!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張耿崚帶領團隊研發環保塑膠的創新製備方法,將酵素均勻分佈於聚L-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結構中,製備出可於一般條件下自行分解的環保生物塑膠,為創新減塑與永續發展另闢蹊徑。其研究成果備受關注,於2023日本JDIE真夏設計創意暨發明展中一舉摘金,並奪下羅馬尼亞特別獎。

Read more...

中 山 新 聞

避開巨型期刊中的黑名單 林奇秀籲研究者謹慎查證

花了大把時間、精力投稿論文,登上的國際期刊竟被列入黑名單?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兼圖書館副館長林奇秀,以「學術發表,步步驚心?—區辨掠奪、巨型、OA期刊,作明智的投稿決策」為題演講。林奇秀表示,掠奪型期刊有可參考的查證工具,但沒有絕對的判斷標準;而近期在學界引發熱議的巨型期刊並不等於掠奪型期刊,但某些有收錄於SCI或SSCI的巨型期刊,其品質仍受質疑與挑戰,呼籲研究者在投稿前務必謹慎查證。

Read more...

尋找生醫獨角獸 中山團隊NBRP Pitch Day登場

為加速全國大專院校、學研機構生醫轉譯團隊之發展佈局與國際接軌,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攜手全國12所大學及研究機構舉辦「全國生醫轉譯選拔媒合會」(Pitch Day),聚焦「新藥」與「新醫材」兩大關鍵領域,吸引逾50組具商品化潛力的生醫轉譯技術團隊參與展演及競賽。中山大學副校長余明隆擔任趨勢論壇與談人,以「臺灣生醫轉譯突破困境再創未來黃金產業」進行議題分享;此外,中山大學生醫所許晉銓教授團隊歷經3個月的初審與複審,從眾多團隊中脫穎而出,挺進Pitch Day決選。

Read more...

迎戰淨零契機 氣候領袖中山大學分享COP28經驗

為期兩週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剛於杜拜落幕,大會圍繞能源轉型進行討論,並決議承諾「轉型脫離所有化石燃料」。為推動臺灣結合國際最新淨零趨勢與發展,臺灣碳權交易所、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ICLEI KCC),攜手辦理「COP 28會後分享:邁向淨零未來」,吸引逾百位與會者前來了解氣候領袖之國際峰會參與經驗,共同關注台灣在全球減碳關鍵時刻的積極作為與貢獻。

Read more...

攜手在地創新傳統 前草創創生活節展「百變市場」

國立中山大學HISP計畫團隊攜手前鎮第二公有市場自治會,共同主辦第四屆「前草創創生活節」,於高雄市前鎮第二公有市場與前鎮銀座商場熱鬧登場,以音樂、戲劇、展覽、講座、手作體驗與美食大富翁等形式,呈現傳統市場多元樣貌。

Read more...

魚生只想和你…變成標本 海科畢業專題展推廣海洋知識

為使更多師生與民眾知海、愛海,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應屆畢業生以科學園遊會模式展示學習成果,舉辦「海洋專題成果展」,展覽內容包括海洋生物、地質、化學、物理、工程、保育等各領域,並特別展出水下載具研發中心MIT水下載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及屏東大潭國小也共襄盛舉,參與人次破千人。

Read more...

打造行動音樂廳 文學院古典音樂宅急便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主辦、音樂系執行製作《音樂下山.文化中山》系列活動,〈古典音樂宅急便〉在各院院長的支持及各院團隊的協助下,順利改造空間,並參考各院師生日常習慣量身打造專屬活動形式及內容,今年四月至十二月間,由音樂系師生所組成的「宅急便送貨員」已拜訪過理、工、文、管、社、海、西灣等7大學院並快閃行政大樓,執行了超過8個場次的午間專題音樂會任務,試圖用聲音轉化空間氣質、改造中山校園文化、重新定義舞台價值。

Read more...

永續打造鹽埕街頭 中山大學創新兒童樂園

第五屆的「街頭玩童~鹽埕兒童街區遊戲日」於高雄市鹽埕區賢路的馬雅各公園舉辦,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宋世祥,帶領「設計思考」與「創意街區發展與設計思考」課程學生共同展現手作成果。兩天周末湧入上千名親子同樂,在暖冬享受以永續為目標的全新創作木棧板遊具、紙箱遊戲及眾多活動。

Read more...

環望漫遊:循還世 環境劇場柴山展演

藝術與科學交融,呼應氣候變遷議題。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何怡璉「環境劇場」課程期末於山海宮漁港一帶進行成果展演,讓劇場不再受限於傳統的框架,而是將人、藝術、科學、環境交織成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

Read more...

國 際 視 野

臺日岡山喜相逢 中山大學促跨國地方創生交流

高雄市岡山區因其歷史淵源,與日本岡山市有著同名巧合;隨著產業更迭與人口老化,兩者也同樣面臨歷史與地方文化保存的問題。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連結高雄岡山社群組織、戮力推動在地文化發展,此次攜手日本岡山市岡山放送局討論未來地方創生合作的可能性,以跨國交流、跨校互訪、文化體驗及產業合作方式,促進臺日雙邊岡山地區振興繁榮與永續創生。

Read more...

臺美教學交流 EMI高教聯盟代表團來訪

臺灣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為展現臺灣高教雙語化學習計畫暨大學國際化推動成果,以利師資培育與EMI教學諮詢、學生英語能力提升以及雙語校園建置後續規劃事宜,特辦理「2023臺灣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EMI高教聯盟代表團訪視計畫」,邀請美國7所大學專家學者代表來臺訪視,此次參訪包含拜訪合作大學、中學、教學觀察暨研討、論壇與圓桌討論、文化活動等。

Read more...

陽 光 青 年

海洋沉浸計畫啟航 人科畢專展永續行動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團隊策畫「海洋沉浸計畫」專題,舉辦「啟航日」開幕活動,企圖解決海洋意識與行動力議題。團隊透過調查、研究海洋與人類交互關係的多重面向、現階段海洋環境保護推動問題等,自行規劃學習路徑,製作結合人文議題、科技、環境教育的沉浸式互動體驗,讓更多人認識身邊的海洋,瞭解海洋與生活的關聯性,並以日常行為作為改變基礎,共同為海洋永續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裸」裝販售! 中山大學設全台首間無包裝合作社

隨著環保及永續意識抬頭,標榜「無包裝」的零售店逐漸興起,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校友劉瀞云在母校的支持下,將無包裝理念帶回中山,開設了全台第一間校園「無包裝合作社」C HOUSE,從食材、民生到清潔用品,全數採用個別裸賣的無包裝販售,實踐廢棄物減量與環境友善。

Read more...

秀出獨特Z世代 中山學子策展思辯表達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師團隊所主持的「西灣樂讀計畫」,整合各班大一基礎通識課程「中文思辨與表達」,透過教師們的規劃商討,訂出這學期的主題跨班活動為:「Show me:展新Z世代」,期望學生能以策展的形式,展現出代表Z世代的獨特性和觀念。

Read more...

(最新期數 第140期 2024年1月15日)
發行單位:中山大學秘書室 公共事務組 發行人:鄭英耀
資訊聯絡人:公共事務組,07-5252000分機2731
隱私權宣告/資訊安全宣告 Copyright c 2011 Epaper of NSYSU.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為中山新聞電子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