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灣 學 海
消失的魚眼睛! 中山大學發現無眼魚獲Science報導
看過沒有眼睛的魚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廖德裕、博士生黃文謙及新加坡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旭輝合組研究團隊,發現生活在澳洲聖誕島與菲律賓邦勞島海下水蝕洞(anchialine caves)中的一種咖啡色小型鯙科魚類(即裸胸鯙),其在幾乎無光的洞穴環境中,具有極小比例的眼睛,甚至有部分個體的單側眼睛完全消失。跨國團隊研究後發現其為新種,於今年三月正式發表為新物種,並因其具有如豆子般的小眼睛,將其命名為「豆眼鰭尾鯙」並發表於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期刊,這項重大發現獲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出版社撰寫為新聞刊登於網站。
Read more...農民福音! 中山大學技轉2科技農機具
為解決台灣農業人力短缺與勞動力老化的隱憂,並降低農業勞動負擔,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率領研發團隊,導入高科技智慧農業,打造省力機具—水蓮電動種植機與農用電動噴灑作業車。兩項專利成果於2022年嘉義農機展、2023年高雄智慧城市展中受邀展示,並與農機公司簽約技轉量產,盼能成為第一線耕作農民的福音,促進台灣智慧農業升級。
Read more...全球首創電子病歷加密技術 中山大學獲國科會最亮成果獎
當電子病歷上傳雲端交換勢在必行,如何兼顧個人隱私與資安疑慮?國立中山大學「具隱私保護暨安全資料探勘之醫療資料倉儲系統」專案計畫,開發功能性加密技術,全球首創讓快捷式醫療服務互操作資源(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 FHIR)的醫療數據安全上傳雲端。此計畫協助提供安全的醫療數據儲存交換系統,促進電子病歷交換,同步個人醫療數據和病歷,讓醫院與病人雙方皆能降低經濟與時間成本,榮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前瞻資安科技專案計畫辦公室「最亮成果獎」。
Read more...科技融藝術 中山半導體學院首辦台灣陶瓷學會年會
國立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攜手台灣陶瓷學會與國科會工程科技推展中心,舉辦2023年台灣陶瓷學會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今年主題聚焦「電子陶瓷暨精密電子零組件」,邀請國內外學者進行先進被動元件材料與製程專題演講,包括德國Aachen大學與Jülich研究中心及業界大廠專家代表。此外,本次大會特別加碼舉辦「陶瓷藝術聯展」,以「泥上形」為主軸展出15件創意陶瓷作品,充分展現「科技結合人文藝術」的大會特色。
Read more...通訊所李志鵬特聘教授榮獲財團法人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
國立中山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李志鵬特聘教授專長於無線通訊、序列設計、數位訊號處理、電腦網路等領域之研究,榮獲112年度財團法人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為中山之光的榮譽榜再添新頁。
Read more...論高教評量新標準 王汎森:辦一所有個性的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與文學院邀請台灣綜合大學系統總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蒞校分享「評量大學的新標準」與當前高等教育遭遇到的困境。王汎森表示,大學不需要一味追求世界大學排名的均一化KPI,把自己侷限在框架中,最重要的是去發展獨有的個性與特色。他也引用被譽為「美國心理學之父」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名言:「真正的教會總是看不見的教會;真正的哈佛總是看不見的哈佛。」說明校風對學生無形的培育和薰陶,才是一所有個性的大學應具備的深遠影響力。
Read more...中 山 新 聞
台綜大四校競技 「正興城灣盃」首挑戰泳渡西灣
因疫情影響暫停4年的台灣綜合大學系統「正興城灣盃」四校聯誼交流競賽強勢回歸!今年第16屆由國立中山大學主辦,集合了中山大學、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及中興大學四校教職員工生代表約1200人,5月20、21兩日於高雄西子灣畔展開一系列競賽。期間適逢中山大學舉辦「2023泳渡西灣」活動,台綜大師生也把握難得機會,首度挑戰泳渡西灣,共吸引約200名泳士熱情參與。
Read more...多元海洋議題 中山海洋月系列活動登場
聯合國2009年將6月8日訂為世界海洋日,從第一年以「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Our Oceans, Our Responsibilities」,到今年以「海洋星球:改變的潮流Planet Ocean: Tides are Changing」作為海洋日主題,反應出海洋對於地球上整體環境的重要性,今年的主題除了持續強化對海洋議題重視外,更希望為關注海洋帶來新的熱情,在不同面向都可以跟海洋有所連結。國立中山大學發起海洋月活動,從論壇、書展、攝影展、海廢創作等活動,讓高雄及台灣充斥不同的海洋議題,希望由不同的面向成為改變潮流的一部分,為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思考一個永續性的未來。此次活動也登錄聯合國 「United Nations World Oceans Day 2023」活動,參與世界共同關注海洋、多元融入海洋的行列。
Read more...防空洞內模擬救援 中山大學推防災應變課程
當災難發生時,如何在第一時間緊急應變?搭配「2023中山永續月」,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與學務處、學生會攜手,以「社會韌性 環境防災」為宗旨,邀請社團法人壯闊台灣聯盟,導入iCanHelp—後盾計畫《基礎課程》,除解說防災知識,更特別在具歷史意涵的西子灣隧道防空洞內進行實作訓練,呈現出更接近災害發生時的環境氛圍,期能培育師生在急難時自救救人的能力。
Read more...地球玩家永續任務 「循環綠活節」推廣淨零綠生活
「永續」、「淨零」正夯!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共事館計畫舉辦「2023循環綠活節」,推廣淨零綠生活。今年已來到第四屆的綠活節,連結全球視野與在地行動,號召市民透過日常生活實踐地球人的永續任務。中山師生、USR團隊與在地夥伴團體以創新思維規劃永續市集,服務旗津在地居民,也吸引來自各地的民眾,一場超過數百人共襄盛舉的市集活動,產生的垃圾量竟然不滿一包黑色垃圾袋,一起為永續做出實際行動。
Read more...小兔彼得120週年 中山大學特展至6月底
120年來伴隨許多孩子成長的世界經典繪本《小兔彼得的故事》,在國立中山大學展開冒險旅程!即日起至6月30日,中山大學圖書館三樓展出「小兔彼得故事地圖」、「童話大冒險」及「經典之旅」三大主題區,除各種精美立體書、第一本環保油墨印製的出版品、120週年紀念幣外,還展出台灣第一本獲正式授權的中文版《小兔彼得的故事》,現場同步放映動畫影片,提供小兔彼得著色紙,以及與小兔彼得合照的Instagram濾鏡!希望用滿滿的童話氛圍,療癒民眾的心。
Read more...遊戲拼圖走闖愛河周邊館舍 中山USR計畫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共事館計畫長期深耕高雄旗鼓鹽區域,師生也將課程中採集的在地故事和研究在社區和博物館舍進行策展和展演。今年計畫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串聯勞工博物館與愛河周邊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文學館、高雄市電影館,推出「愛『拼』才會贏」-518國際博物館日串聯活動,活動展至5月27日,邀請民眾逗陣拼出趣味、贏得知識、分享故事。
Read more...國 際 視 野
強化國際合作 中山攜根特大學辦雙邊研討會
暌違三年,國立中山大學與比利時根特大學(University of Ghent, UGent)第二屆雙邊學術研討會(2023 NSYSU-UGent 2nd Bilateral Workshop)移師中山大學舉辦。兩天的工作坊深入討論教育、海洋生物科技與資源及管理科學領域,並實體參訪中山大學氣膠科學、水下載具、晶體及智慧電子商務四個研究中心。雙方於會中正式簽署全校型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並代表雙邊文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及工學院續簽學生交流協議合約,強化中山與根特大學研究交流與國際合作。
Read more...西雅圖與高雄線上對話 公事所辦街道改造的參與式設計論壇
隨著台灣各界努力扭轉「行人地獄」處境,人行環境和道路空間的重新設計愈來愈受到重視,但馬路與街道的空間改造,最常遇到的反對聲浪來自在地店家或住民,凸顯了街道改造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典型的公共治理挑戰。國立中山大學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實踐計畫,特別與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合作,舉辦高雄與西雅圖兩個姊妹市「街道改造的參與式設計」線上論壇,邀請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侯志仁(Jeff Hou)擔任引言人,行促會理事長林于凱與多位高雄市府官員擔任與談人。
Read more...自信開口說英語! 中山大學攜手外貿協會展雙語成果
國立中山大學攜手外貿協會,開辦「外貿雙語研習班」,今(17)日舉辦成果發表會,教務長林伯樵指出,學生的國際移動力是雙語教育的核心價值,「外貿雙語研習班」不僅協助學生提升寫作和口語能力,還為他們進入職場做好準備。他認為,語言能力的養成也需良好的沈浸式和密集式學習來促成,透過外貿雙語課程,讓學生敞開心房、對自我更加肯定,是精進語言的重要里程埤之一。林伯樵強調中山大學同時肩負南區雙語教育區域資源中心之責任,未來將持續協助區域學校共同朝頂尖優質雙語大學的目標邁進。
Read more...陽 光 青 年
雙語培育跨域領航員 中山畢典外籍博生歷屆最多
4年前參與首次「從海上看中山」迎新活動的莘莘學子,歷經疫情,終於迎來實體畢典。國立中山大學於6月10日舉辦畢業典禮,當時搭船遊港的青澀小大一,已茁壯成為「跨域領航員」,期待畢業後將所學投入社會,在後疫情時代蓄勢待發。此外,今年參與畢典的外籍博士生人數為史上最多,佔出席領證博士生一半以上,不僅凸顯中山大學在打造雙語環境、開設全英學程班、推動國際化及吸引外籍生跨國就讀的成效,更體現中山師生相處融洽、外籍生融入校園生活的友善氛圍。
Read more...AI不只是AI 中山雄女Open Lab暑期開跑
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使用無遠弗屆,為使AI教育向下扎根,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攜手於暑期開設Open Lab計劃,希望讓高中學生能更早瞭解AI的應用與發展現況。
Read more...最高級族語認證 原民碩專生廖曉雯獲頒族語模範母親
中山大學社會系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學生廖曉雯參加111年度「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順利取得最高榮譽的「優級—南排灣族語」合格證書;她也於今年母親節前夕,受原住民族委員會之邀,出席「112年度全國族語模範母親表揚典禮」,獲總統蔡英文頒贈全國首屆族語模範母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