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灣 學 海

抗氣候變遷 中山大學全球直播「台灣經驗」

後疫時代,國立中山大學作為全球教育機構網絡「開放社會大學網絡」東亞地區唯一的大學成員,4月7日將代表台灣推出「全球對話」線上國際研討會,向全球逾100所參與「2030年解決氣候變遷計畫」的大學,從海(洋流發電)、陸(循環農業)、空(空氣污染)三面向,全方位分享「台灣對抗氣候變遷方法」,展現「Taiwan can help」精神,為全球氣候教育專家提供借鏡。

Read more...

用數據看商機  中山大學攜金屬中心辦首屆資料科學論壇

數位浪潮一波波,資訊蒐集、運算及應用已成趨勢,「數字會說話」時代全面到來!國立中山大學攜手金屬中心舉辦第一屆「資料科學與管理論壇」,中山大學副校長黃義佑致詞時表示,中山不只是繼台成清交後最年輕的大學,更取得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簡稱AACSB」認證,跟政大並列全台第二,雙方的合作可謂強強聯手,未來盼擴大產學研連結,包含水產加工、國艦國造、航太先進材料等,對國家政策面做出更多擘劃與影響。

Read more...

黑洞最新影像曝光! 解析磁場指紋

黑洞最新偏振光影像曝光!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郭政育所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國際合作計畫,日前首度公布M87星系中心最新的偏振光影像,有助於解析黑洞周圍磁場結構,為重要里程碑。研究成果已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發表。

Read more...

教你當獵人! 中山大學師生探索原民生活科技

學習不只在課堂,大學生上山探究狩獵文化!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于欽平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開設「原民生活科技探索」跨領域課程,帶領學生親赴屏東縣霧台鄉山區,在兩名獵人杜瑞龍(palripilripi kangilane)與龍芳仁(Ragilyane kadrarulane)的引導下,學習設置陷阱、狩獵工具、偽裝技巧及辨識動物路徑等狩獵文化與生態知識。

Read more...

一起去「聽海」 中山表藝課程讓柴山海岸變展演教室

高雄柴山海岸變教室!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何怡璉開設「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課程,運用學校依山傍海的環境,邀請在地藝術家帶領學生打開感官細胞,到柴山海岸邊「聽海」。課程預計於今年6月以展演形式,在海邊舉辦發表會,邀請對表演藝術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參與。

Read more...

中 山 新 聞

善盡頂大社會責任 中山大學促推橋科招商

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自108年起,連續三年協助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辦理橋頭科學園區招商、廠商輔導、產學論壇等業務,善盡頂尖大學社會責任。今(7)日更進一步協助南科管理局於高雄市萬豪酒店萬享宴會廳盛大舉辦「橋頭科學園區招商說明會」,科技部吳政忠部長與高雄市陳其邁市長特別與會致詞,並與達興材料、皇亮科技、巨頻科技、新特系統、鋐昇實業、先進傳動、成大精機等7家廠商,以及南科管理局蘇振綱局長共同上台簽署投資意向書,數百名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Read more...

結合在地飯店推地方文旅 中山大學獲CSR地方創生競賽優選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新創團隊「山津塢」與高雄歷史博物館、翰品酒店共同串聯,攜手推動的歷史文旅專案,帶領遊客走入高雄最具文史色彩的鹽埕、哈瑪星地區,去年推出後大獲好評,今年更獲得首度舉辦的「企業CSR X 地方創生提案競賽」優選肯定。

Read more...

點亮山城 中山師生助推地方創生

國立中山大學於金瓜石舉辦3天2夜「出走西灣系列工作坊」,師生行前即掌握當地觀光5大難題,實地踏訪後,各自提出解方,包括:建議曾停辦多年的「青草祭」,推出「青草香皂」,既親民又可延續傳統,與在山城階梯貼夜光貼紙以發展夜間觀光等,希望透過這些創意,助山城推展地方創生。

Read more...

「智慧金融」產學實習 中山共學群與將來銀行締約 

為培育純網銀時代新人才,中山大學「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Smart City& Smart Mobility)共學群」聯手將來銀行,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結合雙方資源以達人才培育與學用合一的目標,提升學生實習與就業能力,將來銀行更提供數名實習機會予修習「智慧金融」課程的學生,期望透過產學合作,深化中山學子掌握銀行業的變革,以迎接純網銀這股勢不可擋的潮流。

Read more...

「中洲津餘祭」藝術創生 中山師生旗津策展

1用藝術深入中洲文化!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結合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與旗后商圈振興計畫,連假期間首度於高雄市旗津中洲舉辦「中洲津餘祭」藝術策展,打造9項裝置藝術及1個隱藏打卡點,透過社區導覽的方式讓居民及遊客更貼近作品創作理念及中洲在地文史,為在地社區帶來不一樣的街頭風貌。

Read more...

2年150專才 中山攜手震旦雲力拚人資數位轉型

後疫情時代來臨,AI與數據應用已成為數位轉型的趨勢議題,據全球知名顧問公司KPMG調查指出,「數據分析」將成未來人力資源管理重要基石。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攜手震旦集團旗下震旦雲,由中山大學人管所所長紀乃文和震旦集團雲端事業部總經理林敬寶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共同培育人資數據分析與應用的專業人才,協助企業人資數位轉型。雙方將在「課程個案」、「研究計畫」、「系統平台授權」、「人才培育」等展開合作,預計兩年將培育超過150位人資專才,加速培育數位人才。

Read more...

中鋼招考 試務委中山大學拚防弊

中鋼委託國立中山大學辦理的新進人員招考筆試27日登場,為嚴防舞弊情事,中山大學副校長黃義佑月前便率同產學長林哲信與教務長林伯樵,拜會法務部廉政署南部地區調查組組長黃元冠,研商各種防弊策略與措施,並宣示將視情況採取強力偵查作為,以確保考試公平性。

Read more...

國 際 視 野

國際共學PM2.5 中山大學促台美學生認識氣膠

今年以來最嚴重也最強的境外沙塵暴襲台,西半部地區空品今達「橘警」甚至「紅害」等級。為讓更多年輕學子深入了解PM2.5細懸浮微粒與大氣、空氣污染及氣候變遷的緊密關聯,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舉辦「氣膠國際共學日」活動,以「氣膠、氣候變遷及創新」為主題,邀請大學生與高雄美國學校9年級學生近百人,透過系列講座與參訪實驗室,奠定學子對於氣膠、PM2.5及其與氣候變遷的關聯性的基本認識,進而培養環境保護意識。

Read more...

疫情無礙 中山捷克交換生全國最多

臺捷友好!捷克參議⻑韋德⿑(Miloš Vystrčil)去年訪臺,外交部設立「臺灣-捷克華語文獎學⾦」專案,提供捷克學生來臺學習華語,擴大臺捷學生交流。國立中山大學為第一個經外交部同意本學期捷克生來臺,且學生數最多的學校,本學期共有7名捷克交換生,中山大學專人接機,並在檢疫期間辦理線上新生說明會,結束自主健康管理後並帶領學生進行一日輕軌城市導覽,希望幫助捷克學生加速融入臺灣生活。

Read more...

文化研究「跨越疫情」 中山大學與日高校國際交流

台灣與日本相距千里,但學術文化交流不受疫情與距離阻礙。國立中山大學日籍助理教授伊藤佳代開設「台日文化比較研究」課程,除引領校內台、日籍學生至前鎮草衙地區穿街走巷、探求在地文化,更進一步與日本愛媛縣立南宇和高等學校學生視訊交流。台日學生在交流過程互相嚮往,都期待「疫情結束後,親自前往實地互訪認識」。

Read more...

陽 光 青 年

唐鳳來了! 「最年輕政委」與中山大學子談社創趨勢

「最年輕政委」唐鳳來了!國立中山大學新設社會創新研究所,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蒞校分享「台灣社會創新發展趨勢」,上百名學生擠爆會場,透過線上匿名發問,從時下最夯的「鮭魚之亂」、人工智慧AI發展到台灣未來新興職業等,唐鳳皆「來者不拒」,為學生指點迷津。

Read more...

跨域課程激盪創意 中山學生團隊中鋼營奪冠

中山學生「中鋼營」奪冠!中山大學中文系大四李沛瑄、企管系大三柯懿婕、海工系大三蔡汶蓁、材光系大三陳政諭及杜承濬跨院系組成團隊,參加「2021中鋼挑戰營:為未來提案一個綠色智能工廠」,以「Sea The Future」海下綠色工廠概念,勇奪最佳方案獎。

Read more...

西灣防空洞重現在地故事 中山學生戲劇影像串聯歷史記憶

中山大學學生自組創立「築粹劇場」,於西子灣隧道防空洞進行第一部作品《昭和二十》首演,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進入75年前日治時期,壟罩在二戰陰影下的高雄。演出同步結合《重返哈瑪星的風華年代》照片展以及劇藝系學生凌子皓的《柴山什錦》個人攝影展,透過古今影像的對照,讓參觀民眾看到哈瑪星在不同年代的前世今生。

Read more...

(最新期數 第107期 2021年04月14日)
發行單位:中山大學秘書室 公共事務組 發行人:鄭英耀
資訊聯絡人:公共事務組,07-5252000分機2731
隱私權宣告/資訊安全宣告 Copyright © 2011 Epaper of NSYSU.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為中山新聞電子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