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組

由於核四議題激盪對立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付出、以及全球溫室效應的環境衝擊下,臺灣的電力運用必需努力朝向環保、分散、多元化的永續能源發展,如太陽能、風力、水力、生物質能等再生能源,並且將家用電器設備、建築、材料等改進為低耗能設施。臺灣的太陽能相當豐富,日照條件優越,較諸世界各國毫不遜色。半導體與電力電子產業發展健全,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所需的半導體材料、變頻器、電力轉換控制器、蓄電池等技術都是臺灣可以在此次再生能源潮流中成為發展重點。

 

預計可能參與之系所:環工所、材光系、機電系、電機系

 

優質生活組

面對全球高齡化社會之來臨,幾個先進國家已陸續提出環境、智慧化房屋及無線健康監測等議題。優質生活環境科技重點是建立健康舒適之環境,提升使用者之生活品質與工作效能。本中心將著重於將前瞻感應技術融入於智慧空間系統,使得智慧空間具有更完備之偵測功能,以提供更人性化之服務。包含各種感測系統(如聲波、電磁波、溫度、加速度及生化等)、智慧機電系統、服務型智慧機器人、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普及運算與溝通系統等建構智慧空間平台的基礎建設。

 

預計可能參與之系所:電機系、資工系、通訊所、光電所、材光系、機電系

 

災害防制組

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位於副熱帶季風區,每年56月間會有異常梅雨,710月間則有頻仍之颱風侵襲,此等特殊氣候,常帶來豪雨,加上地形陡峻,河川短促,經常引發嚴重水災。同時,恰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太平洋的菲律賓海板塊交界之處,為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之一。為整合本院各系所之專長,使其轉化成可以落實應用於防災業務的技術,必須結合有興趣與意願之師生,有系統地推動防災預警研究工作。現階段工作重點係以對台灣地區威脅性最高的颱風豪雨、地震等災害為對象,推展防災相關研發工作,內容包括:(1)建立防救災研究與實務所需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資料庫,以資料探勘(data mining)技術來分析預測危險區域;(2)研發災害潛勢的評估方法,並據以利用無線感測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技術進行災害預警提示;(3)選擇示範區進行危險度評估及災害境況模擬,以確立災害危險度評估與災害境況模擬之方法,作為今後劃分危險區之依據;(4)監測河川水量與水質,用以環境監測與預警。

 

預計可能參與之系所:環工所、材光系、機電系、資工系、通訊所

 

軟性電子技術組

人性化、行動化與個人化一直是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因此具有容易維護、攜帶方便、觸感舒適、耗能低、可以自由捲曲等特點的多功能數位化電子產品將成為發展的主流。近年來,由於高分子與小分子有機材料研究上的進展,使有機材料突破傳統絕緣體的範疇,變成半導體甚至導體,因而開展了「軟性電子」這個被視為未來的方向與機會的領域。「軟性電子」泛指將微電子元件製作於軟性或可彎曲基板(如有機或高分子材料、有機/無機混成材料、薄玻璃或薄金屬材料等)上的技術與應用,其所衍生的將是便利穿戴、柔軟安全、可以自由捲曲、適合行動的電子產品,如可撓式電子書報、無線智慧標籤、軟性太陽電池、感測器及軟性光源等,除了提升現有產品外,藉由軟性電子的技術特質,更可能創造在顯示、能源、通訊及醫療診斷等領域的新產品應用,甚至是一「無所不在」之顯示技術,對未來生活產生全面與根本的影響,開創充滿想像的生活空間。

 

預計可能參與之系所:材光系、光電所、電機系、資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