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中山DNA4.0想像未來勇於追夢 第七任校長鄭英耀上任...

賀!中山大學前校長楊弘敦 出任科技部長...

賀!機電系謝曉星講座教授榮任原能會主委...

賀!電機系黃義佑教授榮任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賀!電機系林根煌教授榮任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執行長...

中山大學攜手日月光 開創聯合技術研究中心...

首成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 中山智崴攜手合作...

電機系畢業30週年暨2016系友同學會 暢談當年求學點滴...

 
104學年度傑出校友-材料科學研究所 陳三元學長...

感恩母校曾伸援手 材光系吳羿辰校友回饋急難救助金...

天堂雖好 不如西子灣 中山追思趙金祁前校長...

澎湖校友會舉辦第五屆會員大會 楊石龍議員當選新任理事長...

海內外中山人一家親 台南市校友會與馬來西亞校友會熱情交流...

台北市校友會召開理監事會議 期許逸仙會館成為校友聚會基地...

校友福利-校友證特約優惠新增賓果專業留遊學、舊振南等數家廠商...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中山大學工學院3人上榜...

電機系翁金輅教授與通訊所溫朝凱副教授-全球唯一5G手機8天線實用設計 MIMO量測
  系統實測
...

光電系李晁逵副教授-研發獨步全球 榮登Nature子期刊...

環工所凃耀珽博士後研究員-研發整治戴奧辛汙土 勇奪科技部大獎...

 
105年度上半年歡送退休人員茶會...

歡送機電系技士陳湟銘先生及環工所技士梁雅閔小姐...

105年度下半年歡送退休人員茶會...

歡送材光系何扭今教授及機電系技工莊振勝先生...

 
教師風采...

學生榮譽...


啟動中山DNA4.0想像未來勇於追夢 第七任校長鄭英耀上任

        國立中山大學第七任校長鄭英耀8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就職演說中,鄭英耀提出「啟動中山DNA4.0想像未來,勇於追夢 」的治校理念,讓校園成為豐富中山人生命的磁場。鄭校長期許創新從中山啟動,讓中山不僅名列國際知名的一流大學,更能成為大高雄之學術、文化、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的發動機,「要讓世界看得見中山,也看得見這個偉大的城市,高雄」。

        中山大學隆重舉辦「新任校長就職暨一級主管佈達典禮」,中山歷任校長包括林基源校長(現為富邦銀行高級顧問)、劉維琪校長(現為台灣高鐵董事長)、張宗仁校長(現為嘉南藥理大學講座教授)、楊弘敦校長(現為科技部部長)、眾多師生及產官學研各界貴賓等近兩百人蒞臨觀禮,現場歡欣熱鬧。中山榮譽退休教授余光中亦致贈親筆題字「太陽點名中山,西灣英才輩出,柴山耀眼動人」祝福鄭英耀校長實現想像未來、勇於追夢的理想。

        鄭英耀校長在就職演說中,提出「啟動中山DNA4.0想像未來,勇於追夢 」的治校理念,其中DNA代表Diverse(多元)、Novel(創新)和Adventurous(冒險)。鄭校長說,兒時眾人的共同記憶《西遊記》中,孫悟空拔毛變分身的情節,隨著1996年桃莉羊的成功複製而成真、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在英美科學家的努力下也有實現的可能,過去的神話傳說透過科技創新已然能夠成真。他強調,就任後將加速深化營造一個包容多元、肯定差異價值、主動追求創新、勇於冒險、不畏失敗且能容忍失敗的校園文化,以創新的跨域教學研究與服務創新,整合南臺灣學術產業、民間資源和能量,建立支持創新的創業機制,成為政府政策發展推動的智庫,回應高教未來國際競爭和跨域轉型的挑戰,鼓勵中山人勇於想像,敢於改變、冒險和創造,相信生命必然精彩。

        此外,鄭校長認為年輕人充滿創意,只要給予機會,他們會改變這個世界,因此將優先推動營造支持跨域創新創業的環境,確保中山持續扮演城市發展引擎和學術領頭羊之角色。

        鄭英耀校長並引用教育家J.A.Comenius的話:「假我數年從事教育活動,我將要改造世界」感謝遴委會委員的支持,讓他有機會回饋中山。鄭校長也感謝四位歷任校長的傳承與經驗分享,讓他獲益匪淺。他亦提及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所言:「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讓「世界看得見中山,也看得見這個偉大的城市,高雄」。

        最後,鄭英耀校長感性地說,他在中山服務31年,中山造就了他,對中山的熱愛與使命感是參加此次校長遴選最大的動機。他期許,讓創新從中山啟動,讓中山成為國際知名的一流大學,成為大高雄之學術、文化、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的發動機,共創高雄城市魅力和中山新境界。

【註】新任行政團隊名單:
學術副校長 電機工程學系陳英忠教授
行政副校長 海洋環境與工程學系陳陽益教授
主任秘書 物理學系蔡秀芬教授
教務長 外國語文學系黃心雅教授
學生事務長 社會學系楊靜利教授
總務長 電機工程學系李志鵬教授
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主任 電機工程學系邱日清副教授
研發長 海洋環境與工程學系李賢華教授
國際事務長 電機工程學系郭志文教授
圖書與資訊處處長 資訊工程學系范俊逸教授
藝文中心主任 音樂學系李美文教授
產學營運及推廣教育處處長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溫志宏教授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教育研究所邱文彬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校長 物理學系郭啟東教授

鄭英耀校長簡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專長領域為教育心理學、創意思考教學、教育管理,2016年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曾任台灣教育研究學會(TERA)創會理事長、中山大學通識育中心主任、社會科學院院長、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等職務。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12期)
●TOP

賀!中山大學前校長楊弘敦 出任科技部長

       準閣揆林全4月15日宣布第三波內閣人事名單,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將接掌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主管機關─科技部。消息一出,中山大學全體師生備感榮耀,許多教師致電人在台北、剛隨林全開完人事記者會的楊弘敦道賀恭喜,驚呼「校長也太保密到家了!」

       對於中山同仁的道賀,楊弘敦低調表示,非常榮幸即將出任科技部部長,但也深知責任重大。另一方面,也對中山大學全體師生同仁多年來的努力受到肯定感到欣慰;自己現職仍是中山大學校長,520新內閣就職前,依然以中山大學的校務為重,中山教師及學生的權益仍是他目前最關心的事,「一定會好好走完最後一哩路。」

       楊弘敦出生於台灣高雄縣美濃鎮(今高雄市美濃區),早年家境清寒,苦讀不倦,國小以第一名畢業,進入美濃國中,後考上屏東師專和台南一中。 他選擇念南一中,高中畢業後考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因在校成績優異,教授留他當助教,之後楊弘敦申請到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獎學金,就帶著當助教的儲蓄負笈異鄉,5年後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回台到國立中山大學任教,曾任國科會〈現為科技部〉處長、副主委。

       楊弘敦研究領域為超導體物理、磁物理、材料科學及奈米科技,自2008年至今擔任兩任中山大學校長。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9期)
●TOP

賀!機電系謝曉星講座教授榮任原能會主委

       新政府最後一波內閣人事名單出爐,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謝曉星講座教授將出任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謝曉星教授表示此決定出乎自己生涯規劃之外,十分感謝在中山大學的32年歲月,能自由地徜徉在學術研究中,未來希望將能量擴展,讓更多人做更多事情。多人做更多事情。

       「過去中山造就我,未來希望能成就中山」,謝曉星講座表示十分捨不得中山大學,他認為中山讓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可以任意發揮,謝講座非常喜歡中山的環境,對中山感情很深,「原本打算待到70歲退休」,規劃在中山終老的謝講座現階段雖打破計畫,但希望先把該做的工作做好。

       值得一提的是,謝講座大學畢業後曾至原能會核能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在核能研究所中激發自己的研究熱情,在中山大部分的時間,謝講座也投入學術研究甚鉅,現將重回原能會擔任主委,他認為原能會仍以學術研究為導向,與目前生活差距不大。謝曉星講座多年習慣「遙控」作業,笑稱隨身攜帶「行動辦公室」的他希望研究室的學生不受影響,未來有機會還是希望回到校園。

       謝曉星講座提到,過去認為原能會是個「冷衙門」,但是現在發現,有許多環保團體及社會人士對於核安等相關議題有許多期盼,「接了工作就做好」,謝曉星教授自我期許未來肩負起挑戰。

       謝曉星教授小學畢業後,就讀台中市立第二中學、台中一中,後考上大同工學院機械系(現大同大學)、台灣大學機械所,研究所畢業後赴美深造,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哲學博士後歸國。在中山大學曾任能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機械工程學系系主任兼所長、工學院院長。

       謝曉星教授專長領域為實驗(計算)熱流學、熱傳增強在工業上的應用、微尺寸熱傳及微流體力學。其學術成果豐碩,研究表現傑出,獲獎無數,目前亦為教育部終生榮譽國家講座。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9期)
●TOP

賀!電機系黃義佑教授榮任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黃義佑6月1日起借調至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擔任執行長,黃義佑教授表示,未來他將運用過去在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以及行政業務推動的成功經驗,帶領南服中心團隊扮演服務、協調及橋樑的角色,以協助中央及地方完成相關重大建設、有效處理人民關心的公共議題以及發揮南部區域聯合治理的效益。

       黃義佑教授曾任職於竹科高科技廠及台電公司,2003年進入中山大學服務,不論教學或研究皆兼顧理論及實務,並且積極走出校園主動與業界媒合,投入產學合作的研發工作,曾獲經濟部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銀牌、中山大學產學傑出獎、特聘教授(產學研究類)及中山大學日月光集團講座教授等榮譽,在微機電系統科技研發及產學績效傑出。

       除了專業領域研究,黃義佑教授校內外行政資歷相當完整,曾於中山大學研究發展處、產學營運及推廣教育處、總務處、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台灣產學策進會等單位歷練行政二級與一級主管。對於在地新興產業、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招商及育成、校園重大工程、交通、校地規劃、綠色校園、節能減碳、防颱登革熱防疫、濱海坡地整治、校園安全、環保與衛生等業務推動及改善,成效斐然。黃義佑教授相信,這些寶貴經驗對南服中心的業務推動會有所貢獻。

       黃義佑教授表示,身為高雄出生與成長的在地子弟,對於能回到故鄉大學及園區服務感到十分榮幸,希望藉由在校內外的歷練及參與促進南部產業發展的經驗,在新政府的領導下,做好中央南部政策及地方的橋樑,努力扮演有效實踐政策理想的執行長角色,共同為南台灣的人民及產業轉型發展貢獻心力。

       黃義佑教授具備多元行政經驗、高行政效率及溝通協調等能力,尤其擔任總務長任內,帶領同仁完成國際研究大樓興建及校內首座公共藝術作品設置,推動綠色校園計畫及友善安全校園計畫,加強處理流浪犬及獼猴問題,並改善西子灣交通堵塞狀況,深獲校內師生肯定。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49期)
●TOP

賀!電機系林根煌教授榮任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執行長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林根煌8月1日起借調至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擔任執行長,林根煌教授表示,未來他將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之責,厚植中心在南部能量,積極參與產業推動,活絡南部地區產業環境並留住人才,擴大與學界合作機會,使學校獲得更多研發資源。

       電信技術中心(TTC)為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監督之財團法人,設立宗旨為配合電信政策,支援電信監理、相關電信技術產業之研究,提供電信設備審驗認證服務,協助研擬電信標準規範,以提昇電信技術;另協助促進國際電信組織間交流與合作、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健全電信事業之發展與市場交易之安全。

       林根煌教授提到,電信技術中心於2004年成立,擇址於高雄科學園區(路竹),實與中山大學有直接關係。於研議成立該中心時,本校幾位教授見通訊產業極具發展潛力,即與地方政府合作,協助撰寫計畫書,爭取在高雄設立。特別是電機系郭志文教授陪同當時高雄縣長親赴中央簡報,方能在數個縣市中脫穎而出,獲得評審委員青睞。

       電信技術中心成立之初,即規劃總部進駐高雄園區,為主要運作及對外窗口;同時於台北設立辦事處,方便服務北部的系統業者。但該中心成立迄今,高階人員幾乎都在台北上班;雖然高雄員工居多數,但至今決策仍以台北為主,對地方研發能量、產業帶動效果與設立時之預期有所落差。

       今年新政府成立後,重視各地均衡發展,NCC準主委與電信技術中心新董事會均期待回歸中心設立初衷,以南部為未來發展重點。除推動設立宗旨各項任務,並邀請林教授出任執行長。

       林根煌教授於1993年進入中山大學服務,專業領域研究主要在電波傳播、天線、電磁相容、行動通訊等,且曾於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南區促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產學營運中心、創新育成中心、電信研究發展中心等單位擔任一級主管,並榮獲中山大學日月光集團講座教授等榮譽,在相關科技研發、產學合作及產業媒合均有傑出的表現。

       林根煌教授表示,通訊發展已跟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並帶動極大的產業鏈與產值。中山在通訊、網路、電波、電子、資安、內容等方面都頗具實力;未來應能積極營造雙方合作平台,尋求雙贏策略。
●TOP

中山大學攜手日月光 開創聯合技術研究中心


        國立中山大學與日月光集團於6月17日在中山大學共同成立「中山大學日月光聯合技術研究中心」並盛大舉行揭牌儀式。中山大學宣布,除現有的技研計畫及獎學金外,未來雙方將針對PM2.5空汙防制、環保技術、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導入、人才培訓及在職訓練等項目進一步合作,結合學術與產業能量,共創加乘效果(synergistic effect)。

        中山大學代理校長吳濟華表示,「中山大學日月光聯合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後,中山大學便可將半導體封裝、材料技術,以及環保再生等技術,推廣應用到日月光集團等業界公司,同時培訓業界所需之人才,擴大中山大學與南台灣之產業結合縱深。

        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王朝欽強調,細懸浮微粒PM2.5所造成的危害無所遁形,政府更為此設置新條例,準備「長期抗戰」,未來中山大學與日月光集團將攜手合作,加入PM2.5之檢測與防制技術,改善空氣汙染狀況。此外,物聯網技術被認為是下一個產業革命的推手,將其導入工廠或公司之自動化可成為產業新契機;中山大學除能協助業界公司新進人員在職訓練,亦能提供現有幹部進修課程,成為產業人才升級的智庫。

        王朝欽院長進一步說明,「中山大學日月光聯合技術研究中心」未來將成為中山大學與日月光集團合作的驅動引擎,除由日月光方面提出技術需求,此中心將不定期開創新穎的技術與管理模式介紹,甚至導入現場應用。本中心的成立只是一個開端,雙方合作將會有加乘效果,並帶來的外溢效應,使更多鄰近學校、半導體相關產業公司共同加入,中山大學將發揮更深、更廣且更具高度的社會影響力。

        中山大學表示,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多位教授長年在封裝技術領域有深厚之研究基礎;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教授群則是在打線材料、散熱技術方面有卓越成果,皆可直接應用於日月光公司第一線產能發揮效益。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群在水資源純化、回收再利用技術上更是南台灣首選,對於企業的環保技術升級、社會形象有莫大助益。下一代的工業4.0即將登場,中山資訊管理學系及企業管理學系教授與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將可協助工廠自動化、流程管控優化等,預期可以進一步強化其競爭優勢。

        中山大學與日月光自2011年起,長期合作,如產學技術研究、獎助學金等,透過雙方密切合作,在五年內共執行了35件專案,投入約新台幣五千萬元的經費,並再斥資新台幣六百萬元成立「中山大學日月光聯合技術研究中心」象徵著產學合作開花結果,並帶領技術研究邁向全新階段,讓南部成為台灣的半導體研發重鎮。揭牌儀式中邀請到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曾文生局長、國立中山大學吳濟華代理校長、中山大學工學院王朝欽院長,以及日月光集團洪松井資深副總經理等高階主管,透過產官學三方見證,讓日月光與中山大學的產學合作邁向嶄新的里程碑。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首成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 中山智崴 攜手合作


        國立中山大學與智崴資訊科技公司攜手研發,「國立中山大學暨智崴資訊科技聯合研究發展中心」5月11日正式揭牌,雙方將以過去合作為基礎,建立產研合作關係,並建構產學互惠平台,未來將先就虛擬實境相關領域進行合作。

        智崴資訊橫跨多媒體與通信兩大產業,近期投入體感仿真劇場的產品開發,結合機構學、最佳化控制、多媒體處理與數位內容設計等理論與實務技術,與中山大學教學研發均有不少相關人才與實務研發養成。此次為整合產學研相關的研究與學習資源,成立聯合研究發展中心,推動仿真數位內容、機構設計與系統整合的關鍵技術的學習與研發。目前合作研發將朝虛擬實境領域進行,包括遊戲平台技術發展、音樂配樂設計、劇場設計、行動遊戲劇場設計等。

        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提到,國際研究大樓成立之初,便期許能成為中山大學與社會、政府、產業及國際合作等相互連結之重要基地,「國立中山大學暨智崴資訊科技聯合研究發展中心」為中山大學第一個成立的產學聯合研發中心,希望可藉此帶動更多產業進駐校內,更期盼中山的科技研發能量及人文藝術對產品的軟性加值,協助提昇產業產品創新與與高附加價值,並打造國際競爭力,擺脫廉價代工的宿命。

        共同揭牌的智崴資訊科技公司總經理歐陽志宏為中山大學傑出校友,與中山淵源頗深,此次合作意義非凡。歐陽志宏特別感謝中山大學的協助,相信成立聯合研究發展中心後,學校研發團隊的能量可作為業界後盾,對產品價值提昇及國際競爭力有相當助益。歐陽志宏也期盼由此推動整體研發合作,期許能深耕南台灣,跨足全世界。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電機系畢業30週年暨2016系友同學會 暢談當年求學點滴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於105年7月16日星期六,舉辦畢業30週年暨2016系友同學會,73級林根煌教授、邱日清教授、75級陳有德教授、80級鄧人豪教授、莫清賢教授、莊子肇教授皆到場參加。 林根煌主任提到,電機系成立悠久,畢業的系友在各界奮鬥打拼,因為學長姐建立良好的風範,打響了中山電機的招牌,希望未來我們能在業界組織中山幫,以大手牽小手提攜後輩,互助合作。

        蔡坤霖理事長表示系友會在歷屆的理事長、理監事、顧問共同努力之下,穩定成長多元,並提供了各類獎學金獎勵在校生、系友在學子女與協助優秀高中生,目前除了千人千元百萬助學募款活動外,近期更成立30th-30蓮海啟航活動,讓指考甲組大學生前3年免學雜費,並於大三時出國研修或擔任國際交換生,提升中山排名,並期盼系友在能力所及之下,響應勸募活動。 電機系系友會近期成立金心獎,每年在7月份的系友回娘家活動一同表揚電機系系友在各領域之傑出貢獻,105年度第四屆得獎者為77級-全訊科技副總經理-吳昌崙系友、80級-義守大學電機系教授兼任電資學院院長-莊景文系友、81級-惇智科技總經理-施文宗系友,三位皆到場受獎,而今年的傑出與優秀獎學金得獎者-蘇聖超、鄒廷東、郭婷渝、侯懿桐、王子銘同學,也到場受獎,並擔任此活動的工作人員。

        電機系籌辦聚會聯繫系友過程中,系友紛紛表示希望母系舉行球賽聯誼,重溫學生時代、汗水揮灑的青春時光,而為滿足系友們的需求,電機系也特別租借了球場,舉辦熱血球敘,讓大家盡情揮灑汗水,激烈廝殺,過程緊張刺激,透過以球會友更加增進學長姐與學弟妹間的情誼。活動結束後,電機系將此次活動合照製作成個人化集郵冊,分送給每位系友,留下美好的回憶,系友們紛紛大讚「非常窩心」。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12期)
●TOP


104學年度傑出校友-材料科學研究所 陳三元學長

當選類別:學術卓越
畢業系級:材料科學研究所73級
現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優良事蹟:
以材料工程背景研發生物醫學專利技術,其「磁性抗癌藥物載體」與「奈米載體包覆平台」可突破傳統抗癌藥物治療困境,對癌症治療有重要貢獻,已榮獲國家生技醫療產業新創獎與有庠科技獎等多項重大獎項。
詳細優良事蹟介紹:
http://alumni.sec.nsysu.edu.tw/files/13-1068-134794.php?Lang=zh-tw
樂於學習新領域,透過合作擴展視野
陳三元學長於中山大學材料所期間鑽研的題材是鋼鐵材料,畢業後在工研院時期研究對象轉為陶瓷材料,到了美國就讀博士班則是專攻半導體,甚至回到台灣之後也從事半導體相關研究,和生物醫學一點也沒有關係,然而近幾年陳學長卻是因為生物醫學專利技術而揚名海內外。對此,陳三元學長自己也覺得相當有趣。陳學長自我剖析道,他對於任何新事物、任何人都樂意抱持學習心態,多元地去接觸,自然就能擴展自己的研究視野。例如說自己從大約2003年起,對生醫方面產生興趣之後,就自己看書學習,甚至大膽地開了生醫課程透過教學與學生一起研究精進。大約經過了10年的摸索,透過不斷與其他學者或醫界的合作,累積更多知識,終於能夠研發出結合生物醫學與材料兩種領域的創新技術。

研發磁性藥物載體,抗癌新希望
陳三元學長對生醫界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帶來許多突破傳統療法的創新思維和技術。例如「磁性抗癌藥物載體」可突破傳統抗癌藥物治療困境,磁性載體有藥物傳輸與磁導引功能,運用磁鐵特性讓藥物能集中在腫瘤處,進而準確地抑制癌細胞,並且因為不似傳統藥物「亂槍打鳥」地進行攻擊,可降低藥物之副作用,對癌症治療是一大躍進,已獲得國家生技醫療產業新創獎與有庠科技獎等多項榮譽。陳三元學長的研究不但獲得台灣各界矚目,也吸引巴西最大的電視台BAND特地來台採訪報導。陳三元學長的研究成果也已經取得國內外共21項專利,並透過技轉給生技公司,接下來將積極申請臨床實驗,希望未來能造福癌症患者。

努力研究不綴,發願造福眾生
陳三元學長雖然已經獲得許多榮譽,但是對自己的要求仍然不減,他認為教授的生涯其實就是不斷地做重複的事,他曾經也對佛菩薩發過願,這一生既然已經走上研究的道路,就希望能做出對人類有貢獻、對眾生有幫助的事,那麼他此生為教授則無遺憾矣。陳學長表示仍然會持續改進自己的研究,不論未來能發展到甚麼程度,還是要繼續提升研究成果。

人生無常生命無限,把握當下充實自己
陳三元學長平時對佛學小有涉獵,家中客廳就掛著心經字畫,從中也得出一番自己的詮釋,他覺得人生無常,不知道何時就離開人世,因此要把握當下努力學習充實自己;但另一方面生命卻是無限的,因為即使離開人世,下一世仍舊會回來,也因此該放下的時候就放下,適時地休息再繼續往前走。陳學長鼓勵學弟妹,在大學期間應該把握機會學習,未來走入社會也不可停下腳步,透過不斷的學習與合作,增加自己的能量,提升處事效率,就能達到成功的境界。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6期)
●TOP

感恩母校曾伸援手 材光系吳羿辰校友回饋急難救助金

        材光系98級校友吳羿辰 (原名吳旻憲)為了罹患肝硬化的父親,94年就讀大一時決定捐肝給父親,當時學校曾以急難救助金補助6萬元醫療慰問經費。吳羿辰如今已畢業多年,惦記著昔日母校的援助,日前捐贈10萬元回饋學校,同樣指定用於急難救助與清寒獎助金用途,希望能將這筆錢運用在有需要的學弟妹身上,其孝心與愛心皆令人感佩。

        吳羿辰校友是材光系93年入學學生,原是97級畢業生,為了疼愛自己的父親,在94年2月時動手術,勇敢捐出了2/3的肝臟移植給父親,自己為了休養身體也休學一年,直到94年9月才跟著下一屆的新生復學,而他的肝臟在手術後半年已經回復原先的大小,父親的身體也逐漸康復。吳羿辰校友以過來人 經驗建議大家,肝臟是一個沉默器官,平時並不會明顯感受到它的存在或不適,但是卻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器官,應該定期檢驗,例如抽血或超音波檢查,以免發現不對勁時,已經造成嚴重損害。

        校友服務中心向吳羿辰校友問道,一般而言畢業才幾年的校友,正是工作事業仍在發展的階段,捐贈這樣的金額是否造成他的負擔。吳羿辰校友說自己有工作,已經有回饋能力,並不覺得是一筆負擔,只是單純希望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就像自己當年獲得幫助一樣,並且家人也都很贊成。他也談到即使中山畢業後到了台南繼續攻讀研究所,仍然非常懷念中山大學依山傍海的優美環境,以及高雄相對悠閒的生活節奏,是其他地方沒有的特色,至今也仍然偶爾回來母校找老師,沒有失去與母校的聯繫。校友服務中心亦竭誠歡迎吳羿辰校友下次返回西灣時,能到西子樓校友會館作客。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10期)
●TOP

天堂雖好 不如西子灣 中山追思趙金祁前校長

       國立中山大學前校長、台灣科學教育之父趙金祁辭世,國立中山大學3月25日為其舉辦行誼追思會,現場展示趙金祁治校時期公文、章戳等歷史文物及相關文字照片記錄,歷任校長與許多老中山人齊聚一堂,共同緬懷趙前校長處世點滴。中山大學外文系榮譽退休教授余光中今日感到傷感、溫馨、希望三種情緒,相信已在天上的趙金祁應能認同「天堂雖好,不如西子灣」。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認為中山大學近年學研成就斐然,不負創校時「北台大,南中山」的期許,應能告慰兩位老校長在天之靈。

       國立中山大學第二任校長趙金祁是海峽兩岸的「中山人」,他曾就讀廣州中山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第二次成為中山人的機緣則是在西子灣畔參與建設,從學生到教師、校長,兩度中山人的淵源既久且深。趙金祁於1980年5月受首任校長李煥之邀參與籌備創校工作,初期擔任籌備處教務組主任,建校後曾擔任教務長,1984年李煥卸任校長後,趙金祁接任第二任校長,1987年調任教育部政務次長,於中山大學服務共7年。

       當時擔任教務長的趙金祁親手撰寫教務處所有章程,親力親為,趙金祁以身作則,發起「專心公務,嚴謹辦公」的行政風氣,務實嚴謹的工作態度及篤實徹底的行事風格令人印象深刻。趙金祈任內興建各項重大工程包括圖書資訊大樓、活動中心、體育館以及填海造陸的田徑場等,並陸續成立五大學院,為中山大學打下良好基礎。

       趙金祁1927年出生於上海,歷經對日八年抗戰,促使他「科學救國」的想法萌芽,大學時選讀物理系,戰亂來台後生活難以為繼,甚至曾在西門町賣電影畫報維生,後堅持求學考取台灣師範學院並繼續進修,是中華民國最早獲得科學教育博士的第一人。趙金祁倡導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及平衡,畢生與台灣科學教育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關係,培育無數科教菁英,堪稱「台灣科學教育之父」,於今年2月2日逝世,享年89歲。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08期)
●TOP

澎湖校友會舉辦第五屆會員大會 楊石龍議員當選新任理事長


       本校澎湖縣校友會於3月26日(六)舉行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並辦理理監事與理事長改選,由第四屆常務理事楊石龍校友獲選第五屆理事長,自第四屆理事長莊山雄校友手中接下重擔。母校楊弘敦校長由於公務行程不克親自出席活動,特錄製致詞影片向大家致意,公共事務所郭瑞坤所長則親自飛往澎湖,與校友們互動交流。

       澎湖縣校友會成立於民國93年,一直維持相當良好的運作,在前兩位理事長-劉陳昭玲理事長(第一、二屆)、莊山雄理事長(第三、四屆)的領導下,固定的會議與不定期的會員聯誼活動均持續辦理,會務相當蓬勃發展。因此,楊石龍校友表示澎湖校友會的學長姐都相當優秀,能獲選感到相當榮幸,未來請大家繼續支持與指導,他也會多舉辦校友聯誼活動,使會務繼續成長茁壯。

       由於澎湖校友多來自公共事務所碩專班、學分班,因此公事所郭瑞坤所長率所上同仁一起前往參加會議,並致贈第四屆理事長莊山雄校友感謝狀,感謝他任內對會務的付出,和對母校的支持。郭所長也表示,中山大學已經與澎湖縣政府簽訂策略聯盟合約,未來在公共事務研究、人才培育、在地生態等各方面將有更深入的合作。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8期)
●TOP

海內外中山人一家親 台南市校友會與馬來西亞校友會熱情交流


       台南市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辦理「105年馬來西亞企業參訪暨文化交流活動」,4月1日晚間由陳素蓁理事長及蔡秀芬主任秘書率隊拜會馬來西亞校友會,受到馮許全會長與大馬校友熱情接待,台馬兩地校友熱烈交流不見隔閡。另有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章計平大使、馬來西亞留台聯總會李子松會長等當地重量級貴賓蒞臨座談會與歡迎晚宴,深化台馬雙邊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之了解。

       台南市校友會陳素蓁理事長(EMBA-5)表示,此次參訪活動的契機來自於去(104)年11月25日,大馬校友會馮許全會長(企管系81級)、朱秉生副會長(電機系86級)等成員返台為母校慶賀35週年校慶,在交流餐會中,陳素蓁理事長談到105年預計安排到日本參訪交流,馮許全會長也歡迎台南市校友會未來可前往大馬參訪,於是陳素蓁理事長當場決定活動地點由日本改為馬來西亞,兩會理事長與幹部就此展開4個多月的密集籌備。

       台南市校友會參訪團4月1日下午抵達吉隆坡後,即由大馬校友會前來接機,前往「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以下簡稱留台聯總)之會館進行座談,由留台聯總李子松總會長親自出席與大家交流大馬留台學生發展、社會文化等議題,隨後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章計平大使率僑務組林謂德組長、經濟組張明組長、僑務組林素珠秘書等人也來到現場,進行台馬雙邊教育與經濟議題之互動。章計平大使表示,國立中山大學名列亞洲百大,不但推動校務發展國際化,也鼓勵優秀境外學生就讀,並設立優渥的獎學金,辦理各項學生照顧措施,讓學生安心就學,並且留台學生回到大馬之後均有優秀表現,參與留台聯總各種活動也相當活躍,對於促進台馬雙邊關係相當有貢獻。此外,參訪團成員對於台馬之經濟政策發展、人才培育之教育問題,也踴躍提問,對於大馬整體環境有更深層認識。

       當晚由馬來西亞校友會舉辦歡迎晚宴,台馬校友及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章計平大使、留台聯總李子松會長、馬來西亞台灣商會吉隆坡分會陳柏淞會長等各界貴賓逾百位出席,場面隆重而又充滿中山人齊聚一堂的歡樂溫馨。本校蔡秀芬主任秘書致詞時表示,非常感謝陳素蓁理事長與馮許全會長兩人的精心規畫,章大使與駐馬辦事處各位長官、留台聯總李子松會長對中山校友之重視與關照,馬來西亞留學中山之校友目前共有330位,在第一屆會長楊仁標(資管系82級)、第二屆會長傅順利(機械系79級)與第三屆會長馮許全等校友的努力下,已經有152位校友加入校友會,將近5成之比例,在幅員廣大的馬來西亞相當不容易。

       蔡秀芬主任秘書並帶來楊弘敦校長特別錄製的致意影片,楊弘敦校長表示,馬來西亞校友會是本校第一個海外校友會,具有指標性意義,因此每次會員大會均由楊校長或蔡主秘親自出席以表重視。而馬來西亞校友在大馬的優異發展成績,令母校引以為傲,其中一位代表性人物就是104學年度的傑出校友-馬逸騰(資管95級),他在馬來西亞之藝文媒體界的出色表現,讓母校全體師生感到與有榮焉。馬逸騰校友當天亦出席與師長敘舊,晚間的接待晚宴在台南與大馬校友的熱烈交流下,直至10時30分才在依依不捨中互相道別,台馬校友席間熱情互動,是「中山人一家人」的最佳詮釋。

       本次參訪團共有30位團員,包含校內師長、校友與寶眷,校內除蔡秀芬主任秘書之外,另有機電系程啟正主任、產學處創業中心林芬慧主任與通識教育中心戴妙玲老師參與。校友方面則有劉守源(EMBA-6)、蔡東霖(EMBA-17)、黃泰嶂(資管所90級)、林沂錡(EMBA-13)、張展國(IEMBA-2)、馮薇庭(EMBA-AP102)、尤素珍(EMBA-16)、林嘉柏(MBA-92)、聶東南(企管所102)、陳信吉(EMBA-8)、張文雄(EMBA-16)、余柳瑩(EMBA-17)、陳柏宇(企管系94級)及陳素蓁理事長友人-蔣永裕總經理等人及寶眷參與。大馬方面則有23位校友由各地前來吉隆坡團聚,尤其馬來西亞國土廣大,多位校友如馮許全會長、何茂貴、傅順利等校友自行開車數小時由新山地區趕來,再開夜車返回新山。馮許全會長、何茂貴兩位更是於最後一天陪同大家直到機場入關為止;劉興源校友(機械系86級)則是於馬六甲行程中充當地陪協助導覽介紹,大馬校友的濃誼盛情令參訪團員相當感動。

       在5天4夜的參訪行程中,透過兩會理事長的用心規劃,走訪馬來西亞知名企業與文化歷史古蹟,參訪團成員均收穫滿滿,並成功聯繫台馬校友關係,雙邊校友均期待未來能有更密切之互動。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9期)
●TOP

台北市校友會召開理監事會議 期許逸仙會館成為校友聚會基地


       本校台北市校友會於7月22日(五)下午假台北逸仙會館舉行第二屆第二次理監事會議,蔡秀芬主任秘書特地北上出席參與支持。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李雄慶及新任校長鄭英耀教授分別因公出差台北,亦先後到場致意;北區EMBA校友會陳暐仁理事長也受邀蒞臨提供校友會運作建議。

       台北市校友會此次理監事會議由祝鳳岡理事長主持,包括邱靖惠常務理事、林芳如常務理事、李春麟理事、吳秋南常務監事、游智惠監事及鄭明德候補理事出席,會中熱烈討論包括會務發展方向與團隊分工模式等議題,也規畫8月27日(六)上午召開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希望能號召會員踴躍出席。

       此次會議也建立共識希望能多招募各學院新進會員,透過理監事們分屬不同學院的背景,多吸引所屬學院校友加入,以擴大會員基礎和增加活動力。祝鳳岡理事長表示,過去校友會辦活動通常是找餐廳或借用理監事公司來聚會,比較不容易凝聚情感,現在有了美輪美奐的逸仙會館,可以固定辦理活動,也較有歸屬感。

       蔡秀芬主秘也感謝祝鳳岡理事長促成母校能承租逸仙會館場地,做為母校在此辦理各種活動的基地,母校重新裝修逸仙會館之後,不論是辦理產學合作記者會、各類會議,或者出借校友辦理聯誼活動等,都相當方便,希望未來台北市校友會的活動能更加熱絡。

       蔡秀芬主秘也感謝祝鳳岡理事長促成母校能承租逸仙會館場地,做為母校在此辦理各種活動的基地,母校重新裝修逸仙會館之後,不論是辦理產學合作記者會、各類會議,或者出借校友辦理聯誼活動等,都相當方便,希望未來台北市校友會的活動能更加熱絡。

       校友總會李雄慶榮譽理事長亦恰好北上,聽說台北市校友會有活動,即利用難得機會趕來與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們敘舊並表達支持,也提供許多會務發展之建議。北區EMBA校友會陳暐仁理事長也受邀出席分享北區EMBA校友會會務運作經驗,祝鳳岡理事長也當場邀請陳暐仁理事長加入台北校友會,兩位理事長均期待未來兩會之間能夠有更多互動與資源共享。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12期)
●TOP

校友福利-校友證特約優惠新增賓果專業留遊學、舊振南等數家廠商

為服務廣大中山人,校友服務中心陸續簽訂校友證特約優惠廠商,並與人事室共同合作,未來雙方簽訂之特約廠商將同步互相認證,使優惠對象擴及教職員(含退休人員)與在校學生,歡迎本校校友、教職員工生持相關證件(校友證、教職員證、學生證)至以下商家消費。

[新增優惠廠商]
• 賓果專業留遊學
• 舊振南食品公司
• 覓奇頂級料理
• 文雄眼鏡
• 紅頂穀創樂園(馬玉山食品公司)
• 漢來大飯店
• 蓮潭會館
• 天使青旅
• 華王大飯店
• 願景軒餐廳

詳細優惠內容與校友證申請資訊請至校友服務中心網站瀏覽: http://alumni.sec.nsysu.edu.tw/files/11-1068-15035.php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8、9、10、11期)
●TOP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中山大學工學院3人上榜


       學術界重量級獎項「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揭曉!國立中山大學創紀錄,共八位正副教授上榜,在全國大專校院中佔八分之一強,與國立清華大學並列第二,並首次超越成大、交大,僅次於台大。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表示,這是創校以來最好成績,中山是小而美型大學,教師人數僅其他綜合型大學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仍有此亮眼表現,展現中山在學術研究上的堅強實力。

       中山大學共八人榮獲104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包括電機系教授洪子聖〈電信工程〉與盧展南〈電力工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紀乃文〈管理學一〉、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高志明〈環境工程〉、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陳年興〈資訊教育〉、經濟學研究所教授楊淑珺〈經濟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鄭英耀〈科學教育〉與中文系教授賴錫三〈文學一〉。

       其中電機系教授洪子聖的研究專長為無線系統級封裝、功率放大器線性化、以及雷達感測器等;盧展南教授的學術專長則為電力系統分析與保護、電力品質、分散式電源運轉、智慧型電網;人管所副教授紀乃文的研究領域為工作心情、團隊管理、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態度與行為;環工所教授高志明主攻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整治、整治系統設計與應用、廢水回收再利用、濕地及水資源管理;資管系教授陳年興的研究主題則包括同步網路教室的教與學、傳統紙本與數位教材的無縫整合,及最近全力投入的體感與腦波整合之研究。

       此外,經濟所教授楊淑珺研究專長為總體經濟、財稅政策之總體效果、DSGE模型與發展經濟;教育所教授鄭英耀的學術強項為教育心理學、創意思考教學及教育管理;中文系教授賴錫三則採用古典與當代的視域融合、西方與東方的跨文化交織,企圖系統性地重建所謂「當代新道家」和「道家型知識分子」的思想圖像,近年出版《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丹道與易道》、《當代新道家》、《道家型知識分子論》四本專書。

       中山大學強調,過去一年,中山從政府各部會、建教、推廣教育所贏得的競爭型經費,包括科技部約6.8億元、建教約3.2億元、其他部會約1億元、頂尖計畫2.6億元、推廣教育0.4億元,一年即累積約 14 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外,中山大學頂尖技術的技轉金,一年累積超過 8000 萬元;全校登上《Nature》與《Science》 頂尖期刊的論文數量,一年也累積達 5 篇,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同時,中山在 WOS 與 QS 全球各子領域排名,今年分別進榜10領域與13領域,為創校以來最好成績。中山大學與台大、清大、交大、成大,為全國僅有的五所大學,同時在泰晤士報THE、QS、上海交大ARWU三大世界排名進榜的學校。
(摘錄自校友服務中心電子報第08期)
●TOP

電機系翁金輅教授與通訊所溫朝凱副教授-全球唯一5G手機8天線實用設計 MIMO量測
  系統實測



       國立中山大學研發團隊領先全球成功開發可應用於5G手機的8天線設計,並透過MIMO(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量測系統進行實測,速度可為單天線手機的8倍,成功加速5G進程,可望確立手機多天線應用的可行性,加速手機開發製程並降低開發成本。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翁金輅研發手機多天線設計,成功研發全球唯一手機8天線實用設計,翁金輅教授說明,手機天線主要功能為接受訊號,在相同外部訊號流量下,8天線設計等於開了八道閘門供訊號傳輸,以下載一部500MB的電影為例,同樣頻寬下,單天線手機需耗時4分鐘,8天線手機則僅需30秒。實測結果顯示,8天線在8x4MIMO通道流量每秒可達24.6 bps/Hz,為一般單天線速率至少4倍,預期8x8MIMO通道流量速率為單天線的8倍。

       天線設計從傳統外露式到隱藏式,隨智慧型手機發展,天線設計挑戰難度日漸加高,目前手機保留2G、3G、4G功能,天線亦並存於手機中,翁金輅教授天線團隊將5G天線設計於手機螢幕側邊與邊框的狹窄區塊,有效利用機體空間,適用於大螢幕手機,並可兼顧外觀美感設計。

       傳統單天線設計訊號為單輸入單輸出系統(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運算較為簡單,多天線設計另一難度為運算複雜度,需要在訊號相互混雜的情況下,重新排列出正確訊號。中山大學通訊所副教授溫朝凱進行MIMO量測系統建構,透過自行開發的軟體接收機,可直接處理來自LTE 8x4、4x4 MIMO下行鏈路的訊號,即時分析訊雜比、通道容量、吞吐量、錯誤率等系統效能,在訊號效能與處理速度中取得最佳平衡。

       傳統手機開發流程耗時一至兩年,最後階段才導入天線設計,這樣的流程,將可能造成手機生產時程延長甚至完全失敗。中山大學翁金輅教授在研發手機多天線的同時,聯合中山大學通訊所溫朝凱副教授進行MIMO量測系統建構,與量測儀器廠商台灣羅德史瓦茲成功展示手機多天線MIMO量測平台,也是目前唯一手機8天線在5G MIMO實務驗証上捷足先登的先例。未來透過此MIMO量測系統,可即時獲得重要的系統效能指標,在手機開發初期進行天線適用評估,降低開發風險;而在手機開發階段,也可透過實測提供設計建議,加速開發投資。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光電系李晁逵副教授-研發獨步全球 榮登Nature子期刊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系副教授李晁逵研究非線性吸收材料─拓樸絕緣體有重大突破!李晁逵發現,利用拓樸絕緣體低飽合的特性,可以讓雷射幾乎一出光就形成脈衝,效能之快,如同「剛出生的嬰孩就會跑步」;此項發現為全球第一,未來可望應用於生醫科技及各式雷射儀器等,大大提高能源使用率並降低成本,深具環保效益。此項研究並獲得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科學報導》 (Nature-Scientific Reports) 發表,創新研發獨步全球。

       「拓樸絕緣體」(topological insulators)被科學界形容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材料,這種絕緣體最神奇的特質,在於它只有表面會導電,內部並不通電,背後的理由則牽涉到微妙的數學推導。中山大學李晁逵教授、材光系周明奇教授與國外團隊合作,在透過拓樸絕緣體的飽和吸收特性與在固態雷射中鎖模(mode-locking)的研究工作中發現,相較於石墨烯(碳原子的一種特別排列方式,厚度僅有0.334 nm,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拓樸絕緣體除了有表面態提供它高速的動力學特性之外,更有塊材態大幅降低了飽和吸收,這項發明為低功率鎖模光緣系統的重大突破,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各類生醫及光電領域。

       「我花了3、4年的時間在研究這個」李晁逵說。科學研究最大的困難,就是有了結果後,「還要找出最適當的解釋方法。」建立新的模型、將研究模型化(modeling)是最大挑戰。這三年來,李晁逵教授彷彿是「空中飛人」,頻繁往返國內外,與跨領域學者腦力激盪,從農曆年後投稿至今,半年內大幅修改論文兩次,嘔心瀝血,這項優異的研究成果終能揚名國際。

       李晁逵強調,研究不可能一蹴可幾,經常是耐力賽。這次的發現,雖然材料是關鍵,但與國外合作夥伴通力合作的過程,才是激發他創新思考的泉源。目前拓樸材料科學仍是相當前沿的研究領域,應用主要針對自旋電子學(Spintronics,是利用創新的方法,來操縱電子自旋自由度的科學,是一種新興技術),在光電相關領域上的應用亟待突破,中山大學團隊已針對這種材料的特色加以應用。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43期)
●TOP

環工所凃耀珽博士後研究員-研發整治戴奧辛汙土 勇奪科技部大獎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凃耀珽研發生物整治技術處理戴奧辛污染土壤,以「八氯二聯苯戴奧辛污染土壤以Pseudomonas mendocina(NSYSU)菌株進行加強式厭氧生物分解--模廠試驗及基因研究」論文榮獲科技部104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為該獎項唯一環工領域得獎人。涂耀珽的研究未來可應用於戴奧辛污染場址之整治,不但節省能源及操作成本,並可避免二次污染問題,達到永續及綠色整治目的。

      有世紀之毒稱號的戴奧辛,對人體健康及環境污染造成極大之危害。過去使用物理化學及熱處理的方法,雖能有效處理環境中戴奧辛污染物,但費用非常昂貴。生物技術處理花費少、省能源、對生態破壞小,且不造成二次污染,在時間成本、珍惜資源、操作複雜度等方面更有其獨特優點,最易為大眾所接受,在國際間已成為最新且最具發展潛力之污染復育技術。

      凃耀珽以綠色整治技術作為戴奧辛污染土壤整治方法,利用在戴奧辛污染場址篩選出具有降解戴奧辛能力之菌株(Pseudomonas mendocina NSYSU)作為微生物菌劑,對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壤進行降解實驗,探討不同條件下對八氯戴奧辛(OCDD)降解效率,並搭配分子生物技術(PCR-DGGE技術)探討分解過程菌相變化,並了解微生物生長條件。由批次試驗中挑選出最佳條件進行生物反應器實驗。研究結果顯示Pseudomonas mendocina NSYSU在好氧及厭氧條件下皆能生長,同時能耐受高鹽度,並具有破環及雙加氧酶基因存在,證實此菌株具有效降解OCDD之能力。而添加卵磷脂可將土壤中戴奧辛析出並分配至所形成之微胞當中,增加戴奧辛和此菌株之接觸,因而可有效提升戴奧辛之降解速率。由分子生物PCR-DGGE證明經處理後土壤存在Pseudomonas mendocina NSYSU之菌種,顯示說明該菌種可有效生長於戴奧辛環境中。研究結果顯示Pseudomonas mendocina NSYSU在厭氧環境下經過2.5個月對OCDD之降解效率達75%。

      凃耀珽進一步說明,國內近年污染場址之數目有日益增加的趨勢,但在整治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以生物整治技術,較為便宜且適宜廣大面積使用,同時對環境土地友善。論文研究結果可做為戴奧辛污染場址進行現地生物復育之參考,對於戴奧辛污染場址整治貢獻非常大。使用生物處理可減少化學藥劑使用及避免對土壤性質破壞,而該菌株能有效耐受高鹽度環境,使其應用時不會因土壤之高鹽分而受到限制。研究目前進行至小型反應器階段,證實能有效降解高環數戴奧辛,未來將持續研發並將本次研究反應器放大至現地模廠使用,對於現地整治具有非常高的發展性及可行性。

      凃耀珽專長領域為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流域管理,致力於綠色整治研究。他表示,這項研究由生科系劉仲康教授團隊與環工所高志明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結合了分子生物、土壤與地下水整治的跨領域專長,研究過程經歷多次試驗,不斷與團隊討論及修正,他特別感謝高志明教授的指導及劉仲康教授生物方面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論文。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46期)
●TOP

 

 
105年度上半年歡送退休人員茶會


      中山大學於1月15日舉行105年度上半年歡送退休人員茶會,上半年度共有13位教職同仁退休,包括生科系教授劉仲康、電機系副教授陳志堅、材光系教授陳明、光電系教授陳永睿、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臺珠、通識教育中心講師戴妙玲、通識教育中心講師戴玉林、總務處組長趙崇偉、物理系技士周隆文、化學系技士李福志、機電系技士陳湟銘、海科系技正陳正旺、總務處服務員蔡崇典。

      中山大學楊弘敦校長表示,中山大學建校35年,已進入世代交替的高峰期,許多第一、二批進中山工作的同仁逐年退休,服務年資幾乎都在25年以上,楊弘敦校長感謝所有同仁多年來的付出,才得以成就中山今日的成績。

      生科系劉仲康教授在中山服務已27年半,他回憶第一天來到中山時,與同事一起坐在沙灘上,看著夕陽吃便當想著:「這就是以後要工作一輩子的地方」,一晃眼即將退休的他說,「只有感恩兩字」。在中山教書多年的他認為學生素質不變,改變的只是求學態度及學習方法,老師們也不斷精進改變自己的教學。

      電機系副教授陳志堅感傷的表示,第一天進中山從隧道口進來,兩層樓高的建物,又到海水浴場看了一下,「來中山一晃快30年」,陳志堅老師希望退休後過得更快樂。光電系教授陳永睿提到西藏的轉山轉湖習俗,憑的是信念、想做的事情,陳永睿老師語重心長表示,「在這裡完成了我的轉山」,因為五年前回台灣就是為了自己的願望,不計成敗利害,陳永睿老師感激在此獲得的友誼與一切。

      材光系教授陳明回想當年來到中山時,第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沒有宿舍」,由於沒有排上教師宿舍,當時匆忙南下,在甘德新老師的宿舍住了一個月。當時來中山後,在國外一起打過球的同事說可以一起相約,「結果現在來了二十幾年都沒打過籃球」,日子就是匆匆忙忙的過去,未來希望留給自己一些空間,系上也貼心準備了退休老師辦公室,有機會大家能回來相聚。

      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臺珠最被人所稱道的就是曾經離開中山又順利回校的經過,黃臺珠老師謙虛的說,其實當時跟趙大衛老師都在生科系,夫妻倆覺得「夫妻同系不太好」,同時也希望擴大影響力,因此決定至他校服務,在高師大一待18年。黃臺珠老師透露,當初跟高師大請辭時,理由就是「先生在中山等我18年」。臺珠老師回中山後關心服務學習領域,她認為一個人做不了所有事情,於是結合許多老師一起,讓中山走出洞外,帶領學生付出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生命價值成長。

      通識教育中心講師戴妙玲在中山服務超過30年,她笑說以前最不想當老師,但感謝中山,學校是她的第二個娘家,自己致力於教學及服務上,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也成長很多。戴老師提到最近許多同仁相邀餞別宴,她戲稱「不要那麼用力送我」,因為下學期還兼了三門課,也承諾在校長任期結束前會「做好做滿」,持續推動校友服務。

      物理系技士周隆文除了管理系上財產,也協助一些實驗室相關事宜,蔡秀芬主任秘書笑說,周隆文先生前陣子剛好得了登革熱請假在家,「突然發現諸多不便」,顯現出其重要性,在中山工作26年的他可說是將青春奉獻給中山,周隆文技士也十分感謝校長、主秘及所以長官同事,認為在物理系工作獲益良多,也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105年上半年退休人員名單】
生科系劉仲康教授,在校服務年資27年6個月;
電機系陳志堅副教授,在校服務年資27年6個月;
材光系陳明教授,在校服務年資26年6個月;
光電系陳永睿教授,在校服務年資5年;

通識教育中心黃臺珠教授,在校服務年資10年6個月;
通識教育中心戴妙玲講師,在校服務年資30年6個月;
通識教育中心戴玉林講師,在校服務年資25年6個月;
總務處趙崇偉組長,在校服務年資30年8個月21日;
物理系周隆文技士,在校服務年資26年8個月2日;
化學系李福志技士,在校服務年資25年3個月6日;
機電系陳湟銘技士,在校服務年資25年6個月3日;
海科系陳正旺技士,在校服務年資28年1日;
總務處蔡崇典服務員,在校服務年資28年5個月18日。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45期)
●TOP

歡送機電系技士陳湟銘先生及環工所技士梁雅閔小姐

機電系技士陳湟銘先生於2016年3月3日退休,機電系於1月21日系務會議上舉辦頒贈紀念牌儀式,對陳先生多年的辛勞表達感謝與祝福之意;會中並由工學院院長致贈紀念品。

環工所技士梁雅閔小姐於2016年2月16日榮調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環工所於該日舉辦歡送茶會會中陳康興所長特別題詩詞祝賀梁小姐。

●TOP

105年度下半年歡送退休人員茶會


      中山大學舉辦退休人員歡送茶會,祝福18位105年度下半年退休人員,雖然有多位同仁已退休而無法到場,仍有許多教職同仁到場歡送,顯見彼此多年共同打拼的情誼。中山大學也祝福退休同仁「芬芳中山,暢意心寬」,感謝所有同仁貢獻心力、造福中山,希望退休同仁繼續擁抱生命的熱情。

      中山大學代理校長吳濟華表示,此次共有18位同仁退休,看到退休同仁曾經立下的豐功偉業,十分感動,也感謝他們為中山奉獻了大半青春。吳濟華代理校長認為,台灣政府沒有好好運用退休勞力,許多退休同仁其實都是重要資源,擁有豐富行政及學術經歷,人生階段正是最精彩之時,學校期待這些退休同仁多多回來,也希望退休後的人生第二春過得更愉快、健康、美滿。

      首創結餘款抽5%制度的材光系教授何扭今十分驕傲創立彈性薪資制度,一手創下許多典範章程的他帶著歡欣的心情退休,「我絕對不做和別人一樣的事情」,他提到退休後不當志工、不兼課,也呼籲大家照顧老伴、經濟獨立,「不要只靠18%跟退休金」,他認為退休的人也能為國家經濟做一番事業。

      亞太所教授顧長永民國78年從美國偶然回到中山,「不知道會在中山退休」,他感謝上帝給他機會來到中山、研究東南亞,還曾首辦東南亞大學校長會議。身為虔誠教徒的他與校內基督徒信仰的老師結為禱告戰友,為每個系所、每棟建築及宿舍禱告。顧老師感謝所辦助理、學生以及妻子廖達琪,他笑說,只有在亞太所時才感覺到自己是某某人,出了亞太所,在校內、外參加會議或研討會時,大多數時候大家對他的問候總是「廖老師怎麼沒來」、「你老婆最近如何」,有時還會聽到招呼聲說「廖先生你好」。顧老師十分高興要退休了,打趣說道,「我可以做出真正的自我」。

      企管系副教授黃北豪來到中山一晃二十幾年,除了在系上,也在行政單位歷練,「一開始是財管系黃振聰老師說『去一下就好、幫我頂一下』」,從此一腳踏入行政單位。在教務處出版組與推教處經過許多歷練,黃北豪老師說,長期與系、所、院級行政單位助理們共事,對於這些位於執行面的同仁十分感佩。黃北豪老師認為中山充滿人文自由研究精神,十分喜歡中山大學的校風,「勝過很多地方」。

      「我們才不怕咧!」曾面對演出者的言語威脅,藝文中心組長張靜琪溫柔卻又堅定地駁回。一路從財管系行政助理、助教、講師到藝文中心組長,財管系講師張靜琪認為自己非常幸運也充滿感恩。張靜琪老師民國78年到財管系服務,歷經推廣教育招生及碩博班成立,主管鼓勵她進修,張靜琪老師便在工作之餘挑燈夜讀,以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中山人管所,畢業時也是該屆優秀畢業生。取得講師資格後,張靜琪老師進入行政單位服務,藝文中心成立以來的11年22季藝術季,張靜琪老師從未缺席。曾獲優良導師、優良課程、TSCI論文肯定,張靜琪感謝二十幾年來的人事物,她自信已在教學、研究、行政服務各面向交出亮眼成績。

      「本來還覺得自己是承辦單位」,人事室黃珊瑜主任對中山有一份奇特深切的感情,她曾於民國90年至91年短暫於中山服務,99年重新回鍋,黃主任認為高屏地區學校中,「只有中山讓自己看得更高、更遠、更深入」,她在上一份職位便告訴自己要回中山,並下決心打算面臨六年輪調時就退休,因為「要做終生的中山人」。黃珊瑜主任認為「服務為快樂之本」,她在替人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獲得喜悅,一直以來也秉持此精神為同仁服務。黃主任也提醒同仁注意健康,不要忽略身體警訊,她希望未來在人資部分推動專業,相信退休人員聯誼會是可以施展的空間。

【105年下半年退休人員名單】
外文系陳艷姜副教授,在校服務年資29年;
物理系徐茹絹助教,在校服務年資27年;
生科系張雅慧助教,在校服務年資25年;
材光系何扭今教授,在校服務年資32年11個月;
企管系黃北豪副教授,在校服務年資24年;
財管系林玉華講師,在校服務年資27年;
財管系張靜琪講師,在校服務年資25年;
亞太所顧長永教授,在校服務年資26年6個月;
人事室黃珊瑜主任,在校服務年資8年2個月28日;
陳水成秘書,在校服務年資9年1個月;
圖資處曾榮泰技正,在校服務年資22年1個月;
駐衛警察隊郭元輝隊員,在校服務年資29年3個月;
海研三號研究船李仁勝船長,在校服務年資16年又18日
應數系邱秀鳳服務員,在校服務年資28年9個月;
機電系莊振勝服務員,在校服務年資32年9個月2日;
總務處黃國明服務員,在校服務年資35年5個月20日;
主計室胡美菁服務員,在校服務年資34年6個月。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50期)
●TOP

歡送材光系何扭今教授及機電系技工莊振勝先生

材光系何扭今教授於2016年8月1日退休,材光系於5月28日於蓮潭會館舉辦退休歡送會,對何老師多年的付出與奉獻表達感謝之意,會中並由工學院院長及材光系老師們致贈紀念品,最後在感人的餐敘下畫下圓滿的句點。

機電系技工莊振勝先生於2016年6月3日退休,機電系於6月24日於海景餐廳舉辦退休歡送會,對莊先生多年的辛勞表達肯定與感謝之意,會中並由工學院院長及機電系主任致贈紀念品,最後在溫馨的餐敘下畫下圓滿的句點。

●TOP
 


教師風采

◆8月1日起新上任之主管如下:
  (一)學術副校長:電機系陳英忠教授
  (二)總務長:電機系李志鵬教授
  (三)環安中心主任:電機系邱日清副教授
  (四)國際長:電機系郭志文教授
  (五)圖資處處長:資工系范俊逸教授
  (六)資工系主任:資工系蔣依吾教授
◆以下老師通過升等!!
  (一)資工系鄺獻榮老師升等為教授。
  (二)資工系王友群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三)材光系蔣酉旺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機電系謝曉星教授榮陞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
◆電機系黃義佑教授榮任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電機系林根煌教授榮任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執行長。
◆電機系盧展南教授、電機系洪子聖教授、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榮獲科技部104年度傑出研究獎。
◆電機系、光電系及環工所榮獲本校104學年度第一學期「新聞亮點獎勵」績優單位。
◆光電系于欽平副教授榮獲「104學年度本校教學傑出獎」。
◆機電系彭昭暐老師及通訊所黃婉甄老師榮獲本校104學年度優良導師。
◆電機系莊豐任助理教授、電機系謝東佑助理教授、機電系錢志回教授、資工系楊昌彪教授及光電
  系陳俐吟助理教授榮獲「104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
◆電機系施信毓教授榮獲第七屆有庠科技發明獎之共同發明人。
◆機電系曾建洲教授、林洸銓教授及應數系黃杰森教授,參加第八屆兩岸震波與複雜流研討會The
  8th Across Strait Symposidum on Shock Waves / Complex Flows-2016,榮獲年輕學者最佳論
  文獎Young Researcher Best Paper Award。
◆資工系李宗南教授榮獲本校104年度「國立中山大學產學傑出獎」。
◆資工系范俊逸教授及楊昌彪教授榮獲105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高雄分會「工程教授獎」。
◆環工所陳康興教授獲邀刊登於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2016(r)(33 Edition)。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榮獲環保署頒發環保專業獎章。
◆環工所博士後研究員凃耀珽榮獲科技部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
●TOP

學生榮譽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指導學生侯宗佑、蔡宗毅榮獲2016大學校院積體電路設計競賽優等。
◆電機系盧展南教授指導研究生盧梓璇、陳品佑榮獲第36屆電力工程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電機系鄧人豪教授指導研究生黃唯豪、廖書鴻、王智彥、劉濱瀚榮獲2015全國大專院校智慧電子
  與資通應用創新創意競賽佳作。
◆電機系鄧人豪教授指導研究生黃唯豪、劉濱瀚、陳盈志、陳冠文榮獲2015全國大專院校智慧電子
  與資通應用創新創意競賽第一名。
◆電機系鄧人豪教授指導研究生黃唯豪、廖書鴻、王智彥、王柏嘉榮獲2015全國大專院校智慧電子
  與資通應用創新創意競賽佳作。
◆電機系葉家宏教授指導學生林佳瑩、羅世煌、黃文容榮獲「2016全國大專院校軟體創作競賽行動
  終端與應用組」第三名。
◆電機系曾凡碩教授、黃宗傳教授導生楊微安榮獲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入學許可。
◆機電系張志傑同學、資工系王建仁同學、材光系張哲銘同學榮獲本校105年度優秀教學助理。
◆資工系范俊逸教授指導學士班學生蘇學翔參加教育部資通訊軟體創新人才推升計畫推動中心辦理
  「2015軟體創作達人暑期成長營」,以「網路安全弱點掃描器研究與改進」專案榮獲佳作。
◆材光系研究生謝中瀚、丁三益、洪一正榮獲104年度中鋼集團教育基金會獎學金。
◆光電系李晁逵教授指導研究生廖挺位、陳宣尹榮獲2016年物理年會優良海報佳作。
◆光電系楊佳容及蔡侑庭同學榮獲2015高雄師大盃全國羽球公開賽一般組混合雙打第四名。
●TOP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校友通訊
聯絡人:劉玥妏
E-mail: aex@mail.nsysu.edu.tw
電話:07-5252000轉4001-4004
傳真:07-5254009
通訊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