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創可攜式雷達 乳肉品質獲保障-電機系洪子聖教授...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材光系周明奇教授...

研發可撓式OLED 手機電腦捲進口袋-光電系張美濙副教授與黃文堯教授...

土壤清道夫 中山高志明研究微生物吞吃地下水汙染物-環工所高志明教授...

 
電機系施信毓助理教授...

機電系林韋至助理教授...

 
本校105學年度高階碩士學程在職專班招生考試...

104學年度本校「菁英博士生入學獎助學金辦法」...

2015晶電獎助學金...

「2016 TSIA博士研究生半導體獎」與「2016 TSIA新進研究人員半導體獎」...

第十六屆旺宏金矽獎競賽...

 
中山LED創意競賽 綠能科技生活化...

漫聯奇妙創意新發想 跨領域工程專題競賽...

女生限定!小小科學家 實驗精神向下紮根...

 
教師風采...

103學年度第1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本院教師名單...

103學年度第2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本院教師名單...

學生榮譽...

103學年度體育獎學金名單...

103學年度第1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103學年度第2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103學年度學士班優秀畢業生名單...

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國立中山大學分會104年度工學院推薦榮譽會員名冊...

 
獨創可攜式雷達 乳肉品質獲保障-電機系洪子聖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洪子聖耗費六年時間,研發出可攜式雷達,此尖端發明令美國酪農系統設備開發商讚嘆驚艷,今年雙方簽約合作,授權金額高達美金200萬元,同時每年可收取全球銷售額3%之衍生利益金,打破電子資通領域國內紀錄,成為該領域最大技術移轉案,史無前例。

       洪子聖表示,這項發明可準確偵測動物的生理狀況,及早發現異常之動物,且無需接觸;由於可攜式雷達可測得自然活動下動物之心跳、脈搏及呼吸等,可穩定監測評估動物之生理狀況,避免病畜之乳品或肉品流入市面,有效保證乳肉品質,解決動物不易受控制、生理訊號微弱等難題。本技術擁有國內外專利保護,藉由中山大學授權技術給美商進行國際合作,同時帶動國內下游雷達零組件製造商之代工商機。根據英國農業與園藝發展協會(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Board)統計,全球有超過2.5億頭乳牛,市場需求強烈,每年國內代工廠商可期待之商機無限。

       這項研發技術獨步全球,已獲得國內外多件專利。洪子聖教授利用物理學上的都普勒(Doppler Effect)及自我注入鎖定(Injection locking)兩項原理,研發出體積小、功耗低且靈敏度高的自我注入鎖定式(Self-injection-locked)雷達,可內建至手機、手錶及眼鏡等物件中,突破傳統雷達偵測準確性易受障礙物或身體動作影響及成本太高等限制,靈敏偵測正在移動之對象。 此技術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醫學上的各種生理訊號監控,如:嬰幼兒健康照護、跑步時的心跳、呼吸頻率,可有效預防猝死;智慧型家庭監控,包括安全防護、遠距手勢辨識(如手一揮就能啟動電視、冷氣等),甚至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測謊,未來可望應用於各種災難搜救、動物疾病監控甚至反恐偵測。

       洪子聖教授強調,傳統的雷達偵測技術遭遇靈敏度不足、訊號不夠強等困境,無法偵測微弱訊號,同時因為攜帶不便,無法作為消費性用途;這項發明將雷達靈敏度大幅提高為原本的平方倍(傳統雷達頻率若提升10倍,靈敏度亦提升10倍,可攜式雷達的靈敏度則可提升100倍),偵測範圍無極限。

       影音新聞網址:https://youtu.be/6DCU3kTRCTc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材光系周明奇教授

       科技部日前公佈103年度「傑出研究獎」獲獎人名單,國立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周明奇教授、教育研究所洪瑞兒教授、政治學研究所曾國祥教授名列其中,全校師生同感榮耀,科技部將擇日舉行頒獎典禮。部將擇日舉行頒獎典禮。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是學界普遍重視的研究榮譽,自75年起設置,以鼓勵及表揚學術或產學研究成果傑出之人員,每年遴選傑出人才,由於審核嚴格,獲獎不易,學術研究類得獎人須於近五年內研究績效傑出,今年共有72位得獎人,每位傑出研究獎獲獎人可獲90萬元獎勵金。

        材光系周明奇教授專長為晶體生長、光電材料及磊晶生長,成功突破生長單晶的關鍵技術,帶動國內晶體生長技術的產業化。教育所洪瑞兒教授2007年至中山,專長為性別研究、道德發展研究、生命教育研究、人格發展研究,長期致力於科學教育,關心青少年成長發展。政治所曾國祥教授1999年便於中山服務至今,此次為政治學門唯一獲獎人,曾教授專長為當代政治哲學、西洋政治思想史、歷史哲學與社會科學哲學,授課深受學生歡迎。

        中山大學學術副校長黃志青表示,中山大學建校35年,歷年有許多年輕學者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肯定,近年逐漸發揮學研能量,也有多位學者發光發熱,拿下多項榮耀,希望透過薪火相傳,讓學術研究持續榮耀中山。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35期)
●TOP

研發可撓式OLED 手機電腦捲進口袋-光電系張美濙副教授與黃文堯教授

       手機薄如紙,捲一捲放進口袋裡;從包包裡拿出一捲膠膜,打開來就能看電視。這些場景不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未來將會真實上演!國立中山大學光電系副教授張美濙與黃文堯教授,共同研發三種應用於可撓式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縮寫)元件的關鍵材料,包括功能性軟性電子基板、可撓式透明導電薄膜和深藍光高分子發光材料;這項研發未來可應用於各種光電器材,包括電視、手機等,隨身帶著走。

       所謂可撓式元件就是可彎曲折疊的元件。張美濙老師強調,這種可撓式OLED元件比50 圓硬幣還要薄,可應用在手機、電腦,或用於生醫領域;不少新生兒出生時因為被測出黃疸必須照藍光,但LED光線會傷眼(俗稱的藍害),所以新生兒都必須遮眼保護,但若使用OLED藍光,可直接製作貼附於毛毯或被子上,再蓋在新生兒身上光療,不但能達到治療黃疸的效果,還能避免傷眼的危害。

       黃文堯老師表示,新開發的可撓式透明導電薄膜具有高可見光穿透率、良好導電的特性,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光電元件,涵蓋的領域包括太陽能面板、觸控面板(如手機、電腦、電視等)、光電偵測器到日常生活中各式顯示面板,未來應用上更可朝向超薄、大面積顯示設備、可撓式或可折疊式顯示幕等發展。根據2014年Nanomarket提出「透明導電材料應用的8年預測報告」,其中預估2017年透明導電材料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美元,商機無限。中山大學這項研發同時與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合作,成為全國首批獲得經濟部補助的共同開發計畫,獲得政府高度重視。未來兩位教授也將協助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事業部門,並引薦優秀學生直接就業,成為產學合作的最佳典範。

       「為了鑽研可撓式OLED,我們投入了近二十年的時間。」黃文堯教授說。黃文堯老師與張美濙老師在美國攻讀博士班時便認識,兩人回國後各自進入大公司任職,之後又先後進入中山大學任教,如今兩人連手產學結合,立志做出最大貢獻。據了解,目前國內的電子及OLED照明產業許多上游關鍵製造材料大多仰賴國外進口,透過中山大學與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齊力合作開發,若能順利量產,可望使台灣在基礎物料上能自主供應,減少產業供應鏈的不確定風險,進而降低生產製造成本,提升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極具市場商機。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土壤清道夫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研究微生物吞吃地下水汙染物


     養肥了再吃!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高志明利用生物復育技術,有效整治地下水汙染,將營養劑均勻擴散至土壤孔隙中,刺激土壤微生物成長,將含氯有機溶劑汙染吃光光。此研究獲得有庠科技論文獎「綠色科技」類講座肯定,學術成就已應用於相關汙染場址,可加速整治時間及降低成本。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於民國89年實施,使得地下水污染整治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內目前的廢棄物及工廠操作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已超過200個,高志明發展綠色整治技術,針對受含氯有機溶劑之地下水汙染進行復原,他說明,含氯有機溶劑為造成國內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之主要污染來源之一,過去被稱為台版永不妥協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事件便是著名地下水汙染事件,導致廠區工作人員及居民罹癌風險極高。

   高志明建立一套以「緩釋型聚合膠體基質」為主的新穎現地生物復育技術,將食用油及糖蜜乳化為細密基質均勻擴散於土壤孔隙,供給微生物養分,利用微生物吞吃汙染物,由於基質可緊密分佈黏著於土壤孔隙,因此減少基質流失率,大為降低整治成本,較以往微生物整治技術更具經濟效益。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39期)
●TOP

 
電機系施信毓助理教授


       施信毓助理教授於1982年出生於彰化。分別於2004年、2006年及2010年畢業取得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及博士。
     
 取得博士學位之後,隨即服務於「聯發科技」,擔任「資深工程師」一職,負責許多前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並協助團隊將研究成果發表於ISSCC和TCAS-I等重要國際論文會議與期刊。
     
 歷經4年多的業界工作經驗,於2015年8月正式加入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研究團隊,主要研究領域為通訊系統晶片設計、數位電路設計、數位訊號處理和錯誤更正碼。施教授的豐沛研究能量跨足了「國際論文」、「IC競賽」、「學術榮耀」、「專利發表與技術轉移」等各種不同領域。          
      在國際論文發表上,總共發表了十多篇IEEE論文,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國際期刊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JSSC),此為IC設計領域最高的國際期刊;而此期刊論文更在短短7年之內,累積了141次的論文引用數(Google citation),廣泛被全世界相關領域的研究學者所關注,目前此論文引用數仍持續累積當中。       
 
     
其他重要研究成果,在台大拿到了「最佳碩士論文獎」和「學生傑出研究獎」;在國內拿到了7座「旺宏金矽獎」(包含設計組評審團金獎 : 從139支參賽隊伍當中脫穎而出拿到首獎)和2座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的「優良晶片設計獎」等;在國際上榮登第一屆2009 ISSCC Student Forum (全世界每年只有遴選30位博士生參加)。不僅如此,並取得中華民國和美國的兩項發明專利,成功在2013年技術轉移給國際知名廠商。
     
究竟施教授是如何在學術研究領域上持續揮灑創意想法的呢?我們可簡單歸納出通往捷徑的四大步驟 -「起、承、轉、合」:
1.「起–起頭」: 萬丈高樓平地起。
        所有事情總要有個開頭,否則永遠只停留在原點,遲遲無法前進。也就是說,「起」是最困難的步驟之ㄧ,當我們在選定某個大方向為主軸的時候,就要廣泛地在網路上尋找前人走過的足跡,包含相關的研究文章或是論文發表,正所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的更高更遠。


2.「承–承接」: 參觀了別人建造的遊樂園,開始規劃屬於自己的度假村。
        參考了許多文獻,總不能只停留在欣賞前人巨作的階段,要在適當的時機設下停止點,在完全不考慮可行性的原則下,試圖構思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哪怕是越發散或越瘋狂的不可思議想法,都要將它一一納入可以發揮的題材之中。當然,有很大的機會仍然完全沒有頭緒,這時候更要耐著性子,回頭再多找些參考資料,累積更多前輩的經驗,提升相關題目的廣度,企圖調整一下方向再出發。

3.「轉–轉化」: 發散只是開端,收斂才是王道。
        將發散的想法全部羅列在一張大大的白報紙上,開始把每個想法轉化成為可行的方案。在轉換的過程當中,或多或少會再出現一些之前沒有思索過的靈感,甚至可以將多個想法合併成為另一個新的方法。在眾多想法之中,挑選出真正感興趣的部份,透過進一步的實驗或是模擬,來評估實現的可能性和各項效能提升。經過一連串的驗證,以及去蕪存菁的步驟,就有機會慢慢地收斂出別具心裁的可行方法。同一時刻,也別忘記再回頭看看現今研究上有沒有類似的方法,一來是要避免跟前人重複而被認為抄襲,二來能激盪出更炫爛的火花。

4.「合–收合」: 包裝是為了完美的出場。
        當選定的想法經過所有試驗,得到可行性的佐證後,就要將它包裝成更優雅的風貌,賦予它更豐富的生命力,如此一來就能輕鬆粉墨登場,用最亮眼的姿態展現在其他人面前了。
 
●TOP

系 林韋至助理教授


        林韋至博士於中山大學機電系服務前,曾有十二年左右的研究與技術開發經驗。研究領域以微奈米元件製作整合、一維奈米材料合成與應用、生物相容性材料開發與應用為主。個人對於新領域相關的研究與開發,有著高度的興趣與熱誠。目前研究主要著重於仿生工程技術和材料的開發與研究。未來除了期望能將研究成果達到國際水準外,並希望能與國際頂尖機構合作,讓研究生能有國際交流的機會。此外,亦希望能將開發的技術商品化,提昇研究價值,降低研究與應用間的落差。

        以下內容為轉貼由近期指導專題生所寄的郵件內文。學生的意見回饋,對個人以及實驗室,具有莫大的正面鼓舞。反之,亦正向的傳遞出學生們,希望能在大學四年生涯中,由學校中所能學習到的學問與技術。因此,在個人未來的中山學術生涯中,將會把此期許作為追求的目標與方向,保持一顆熱誠的心在教學與研究上。最後,特別感謝系上多位教授的幫助,以及學校、工學院及機電系的研究經費支持,讓我可以開心及快速的投入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

        "第一次見面,就對你與學生相處的方式感到訝異,雖然你是教授,我是學生,但是卻可以相處的像朋友一般,也許是這樣帶有濃濃的年輕氣息,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讓我常常跑去你的辦公室與你討論工作進度,相處的過程中,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你那年輕且具有衝勁的心,不僅僅是對於自己的實驗與課程,對於學生也是百般用心,雖然有時候會聽你發學生的牢騷(包括我),卻可以感覺得到妳想要我們持續進步的心情,也許有學生不理解,並對你的認真感到厭煩,但對我來說,這份認真帶學生的心,讓我覺得這個老闆可以跟!當我一度放棄繼續升學的時候,你強烈的個人特質與想法,讓我覺得也許跟著你會有什麼不一樣的事情發生,我並不想為了一張文憑而繼續待在學校內,但在你身上,我卻看到了我能夠前進的方向,而不是單單只是為了畢業證書而已。"
●TOP

 

 

本校105學年度高階碩士學程在職專班招生考試

一、簡章查詢網址:
http://exam.acad.nsysu.edu.tw/exam_netlist/netlist_main.php?ExmNo=32

二、本校不販售紙本簡章,考生請自行上網瀏覽與下載列印,為因應無紙化政策,103學年度起採線上書審形式,報名及備審資料皆採網路上傳電子檔方式(推薦信及切結書另寄),報名前請務必詳閱簡章。

三、各項時程日期:
預計時程 高階碩士學程在職專班
簡章公告 104.10.14(三)
上網取繳費

帳號時間

104.12.1(二)中午12:00起
報名日期

(網路報名)

104.12.1中午12:00∼104.12.29下午2:00
面試日期 EMPP:105.3.4∼6 EMBA:105.3.18∼20
(至遲於3天前公告於專班網頁)
放榜日期

(預定)

105.3.15(二)

下午5:00

第一階段:105.3.15(二)下午5:00

第二階段:105.4.11(一)下午5:00


四、相關公告請詳見招生最新消息
(摘錄自教務通訊第82期)
●TOP

104學年度本校「菁英博士生入學獎助學金辦法」

一、說明:為讓具有研究潛力之優質博士生,在校期間能專注研究、開發創意,貫徹執行高階人才躍升,積極為國家留住菁英並培養國際移動人才。

二、辦理方式:自104學年度起入學本校的全職博士生,經由系所提出申請後並審查核定者,每學期可獲獎助經費18萬元。

三、相關辦法請詳見【國立中山大學菁英博士生入學獎助學金辦法】。

四、業務承辦單位: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承辦人:王苡晴小姐,分機:2162,電子信箱:sunny917@staff.nsysu.edu.tw

(摘錄自教務通訊第78期)
●TOP

  2015晶電獎助學金

一、報名日期:即日起∼2016/01/31止

二、報名資格:電子、電機、材料、光電、物理、化學、機械、工業工程、資訊等碩博班在學學生

三、報名方式:
1、步驟一:線上申請。至晶元光電官網之活動網頁申請(http://www.epistar.com.tw/_chinese/05_hr/school/scholarship/index.html)
2、步驟二:郵寄繳件。線上申請後並下載報名表,於申請期間內(以郵戳為憑)以掛號連同其他備審資料郵寄至晶元光電獎助學金專案小組

104年度晶電獎助學金申請表

海報
(摘錄自電機工程學系網站)
●TOP

「2016 TSIA博士研究生半導體獎」與「2016 TSIA新進研究人員半導體獎」

主旨:檢送本會「2016 TSIA博士研究生半導體獎」與「2016 TSIA新進研究人員半導體獎」申請辦法與申請表等相關附件,請惠予公布並推薦優秀博士研究生與博士後研究員參選。

說明:
一、本會為獎勵國內博士研究生及新進研究人員積極從事半導體之學術研究、發明或致力投入產業合作活動並有具體貢獻,特舉辦「2016 TSIA博士研究生半導體獎」與「2016 TSIA新進研究人員半導體獎」選拔活動。

二、檢附相關申請辦法、申請表、推薦函等文件,惠請公布並推薦貴校優秀之博士研究生與博士後研究員參選。

三、受理申請日期為2015年10月15日至2015年12月15日止。請於上述截止日前,依申請辦法相關規定將推薦資料以掛號郵寄至或親送予本會遴選委員會總幹事,聯絡資訊請見申請辦法第13項規定。

四、得獎名單將於2016年3月公布於本會官網www.tsia.org.tw並通知貴校。
中華民國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函

2016 TSIA 博士研究生半導體獎 2016 TSIA 新進研究人員半導體獎
(摘錄自光電工程學系網站)
●TOP

  第十六屆旺宏金矽獎競賽

由旺宏電子及旺宏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十六屆旺宏金矽獎─半導體設計與應用大賽」即日起受理報名至2016年1月5日。

「旺宏金矽獎」自創辦以來,已有超過三千支隊伍、上萬名師生曾用心投入這項競賽中。「第十六屆旺宏金矽獎」持續秉持鼓勵科技創新的精神,提供高達376萬元的總獎金作為獎勵,熱烈歡迎同學與師長的參與,為自己和學校系所留下光榮燦爛的一頁!

若您對旺宏金矽獎有任何指教或建議,敬請與我們連絡,不吝給予指導,再次謝謝您!

第十六屆旺宏金矽獎http://www.mxeduc.org.tw/SiliconAwards

※活動聯絡人:
若魚整合行銷/勤淑瑩(02)2327-8060
財團法人旺宏教育基金會/陳怡安(03)666-3168

16th金矽獎介紹

海報
(摘錄自光電工程學系網站)
●TOP


 
中山LED創意競賽 綠能科技生活化

       電機工程學系元宵節在通往校園的西子灣隧道,舉辦「2015全國LED創意設計競賽」,展示結合科技與創意的花燈,來自全國各大專院的參賽隊伍,在260公尺長的隧道,展示精心設計的LED創意作品,燈光影變化中顯得炫耀奪目。

       今年參賽隊伍的作品設計多元化,生活運用如不同溫度會有不同顏色的LED奶瓶、導芒磚,而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有參賽隊伍將設計重點放在老人居家照護。

       另外,也有隊伍的將太陽能與LED結合,相同的綠能概念還有人設計出可以隨著植物生長所需的光合作用的全天候照明,不僅更加省電,也延長使用壽命。創意趣味部分則有LED沙漏計時器、LED鞭炮和LED黑白棋。

       電機系莫清賢教授表示,今年競賽項目包括「創意花燈設計」及「應用產品設計」,吸引來自全國各級學校組隊參加,共收到 302件參賽作品,設計稿經過初審有245件,3月5日下午三點至3月8日上午十點在西子灣隧道口展出入選作品,提供民眾元宵節賞燈好去處,現場還可以票選最佳人氣王,歡迎民眾參觀。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34期)
●TOP

漫聯奇妙創意新發想 跨領域工程專題競賽

       為鼓勵學生將所學之工程技術進行跨領域合作分工、刺激創新,工學院舉行「跨領域工程專題競賽與成果展」,邀請多位校友以專業領域擔任評審,學生跨領域、系所組隊參加,成果豐碩。

       配合科技部計畫「工程技術導論與專題實務創新模組」,工學院以實用創新為目標舉辦競賽,比賽分為「訂題組:以海洋為主的未來生活想像」及「不訂題組」兩大類,由本校學生自行組隊參賽,並鼓勵跨領域、系合作方式組隊,希望學生探問多元、跨科際、跨領域的複雜議題,參加的組別包括電機系、機電系、環工所、通訊所、海工所等系所,共收到36件作品參賽,設計稿經初審有24件參賽。

       競賽邀請學界及業界優秀校友擔任評審,使競賽更具可看性,此次參賽作品多元,有使用船舶搖晃狀態來產生能量、火災偵測系統設計與應用等具創新及可商業化之作品呈現。參賽者們將原理及應用以創新創業的方式展現,過程中各組互相學習及交流,並接受評審們的指導,讓學術與業界接軌。

       評審重點為作品原創性、個案價值,獲得金牌獎的不訂題組「改善光阻剝除液對BGA之錫球產生侵蝕反應之配方開發」因其實作完整,且具備與廠商(日月光)合作實測及效能評估,評審針對其商業價值給予高度肯定。獲獎組員白祥廷、高子雯、陳彥伶紛紛認同,「跨領域工程專題競賽真的是一個學術研究與產業進行衝擊的平台」。

       閉幕典禮由工學院院長王朝欽教授代表致感謝詞,並由決賽評審中興大學洪瑞華教授及高雄應用大學周至宏教授蒞臨頒獎。教育所鄭英耀教授為本次科技部計畫發起人,他表示下一屆跨領域工程專題競賽將不限於本校參賽,將擴大舉辦開放校外同學參賽,使本競賽更具競爭性也使全國能更著重並推展創新課程之教學。

2015跨領域工程專題競賽得獎名單
獎項 系所 指導老師 學生 作品名稱
訂題組-銀牌獎 機電系 王郁仁 朱珮瑀、李宜蓁、江益賓 藍色海洋限定版船舶呼拉圈獵能器
訂題組-佳作 光電所 陳俐吟 楊佳容、林書嫣、盧育暘、盧禹晉、沈侑穎 空氣調節系統
不訂題組-金牌獎 機電系 林哲信 高子雯、白祥廷、陳彥伶 改善光阻剝除液對BGA之錫球產生侵蝕反應之配方開發
不訂題組-銀牌獎 機電系 王郁仁 傅國杰、黃建綸、李奕、江益賓、林冠龍、李健 微型壓電定位平台
不訂題組-銅牌獎 機電系 彭昭暐 陳宏融、賴建瑋、林宗軒、盧人瑜、陳冠銘 火災偵測系統設計與應用
不訂題組-佳作 機電系 林哲信 劉照瑄、鄭良謹、李岱恩 應用於快速農藥檢測之紙基微流體電噴灑游離晶片開發
不訂題組-佳作 通訊所 溫朝凱 張豐丞、林家葳、施宛廷、鍾惠閔、梅嘉洋、許致豪 FACEssify(面相導向人才分類系統)
不訂題組-佳作 機電系 劉耿豪 蔡政哲、高振翔、許家偉、吳明祥 硬性與軟性分類演算法於醫學影像之應用
(摘錄自中山新聞)
●TOP

女生限定!小小科學家 實驗精神向下紮根

        誰說女生不能讀理工科?中山大學舉辦女性科技人才培育科學活動,特別邀集12位科學家開放實驗室,藉由課程教學與實作培養學生實驗精神及興趣,吸引兩梯次約200位國高中女生,有趣的實驗及多位女性科學家親身分享讓眾人直呼大開眼界。

        今年3至7月中山大學陸續舉辦26梯次女性科學家演講活動,邀請女性科學家至國高中演講分享,此次實驗室實地參訪也吸引許多學校學生報名參與。中山大學開放理學院、工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女學生走進實驗室,進行化學濃度淬鍊、疲勞試驗、垂直振動試驗等實驗,也參觀海下機電研究室、固力實驗室,對於各科學領域有進一步了解 。

        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鄭英耀教授表示,參訪活動希望讓學生親身體驗與操作科學活動,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對科技人才生涯發展有更深刻認識。鄭英耀教授說明,此次特別開放中山大學各科學領域實驗室,邀請7位女性科學家及5位教授,提供國高中女學生進入實驗室體驗參訪,並了解不同科學領域的研究內容,女性科學家們也現身說法,分享個人生涯型態。

        多數女性科學家表示,科學生涯中所遇到的困難多半來自進入科學領域後,職場上「女生能力不足」的刻板印象,但經過努力後會扭轉顛覆職場同事的舊有思維。中山大學機電系助理教授吳美玲回憶在國外唸書時被質疑嘲笑,最終取得班上最佳成績的經過,鼓勵學生不要灰心。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蔡秀芬則提到自己身體健康不佳,有先天上的弱勢,但是她認為,女性在物理探索領域中,「細心」的特質能幫助觀察自然生態中的小細節,對於科學領域的注意相當有利。蔡秀芬也表示,細膩的女性特質也曾幫助她在與同行競爭時脫穎而出、獲得肯定。
(摘錄自中山新聞電子報第39期)
●TOP

 

 
教師風采

◆工學院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104年度產學合作績優單位。
◆2015年8月1日起新上任之主管如下:
  (1)電機系系主任:高崇堯教授。 
  (2)材光系系主任:張志溥教授。 
  (3)光電系系主任:邱逸仁教授。
  (4)通訊所所長:黃立廷教授。
◆電機系洪子聖教授榮獲IEEE Fellow。
◆電機系陳英忠教授榮獲日月光集團講座教授。
◆電機系黃義佑教授榮獲103年度國立中山大學產學傑出獎。
◆材光系郭紹偉教授榮獲2015年高分子學刊(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最佳論文獎。
◆材光系吳欣潔教授榮獲美國礦物金屬材料學會(TMS)年輕領袖獎(Young Leader Award)。
◆恭賀以下老師們通過升等!!
  (1)資工系李淑敏老師升等為教授。
  (2)光電系林宗賢老師升等為教授。
  (3)環工所林淵淙老師升等為教授。
  (4)電機系莊子肇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5)光電系魏嘉建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材光系周明奇教授榮獲科技部103年度「傑出研究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榮獲「第十三屆有庠科技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當選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
◆電機系莊子肇副教授、光電系于欽平副教授榮獲本校「103學年度優良導師」。
◆機電系錢志回教授、機電系嚴成文教授榮獲本校「103學年度傑出教學獎」。
◆電機系莊子肇副教授、電機系謝東佑助理教授、資工系楊昌彪教授、光電系于欽平副教授、環工
  所袁中新教授榮獲「103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獲得美國金屬材料學會 (ASM International)會士。
◆通訊所李志鵬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高雄市分會104年度「工程教授獎」。
●TOP

103學年度第1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本院教師名單

單位教師 課號課程名稱
電機系林惠民 EE2400電路學(一)
洪子聖EE3501 電磁學(二)
張議聰EE3102 電子學(三)
莊豐任EE2100A電子學(一)
EE3106半導體元件(一)
黃宗傳GEAE2502數理分析
黃義佑EE2006電工實驗(一)
葉家宏EE4610資訊理論與編碼技巧
盧展南EE2400A電路學(一)
謝東佑EE1700A數位系統設計
GEAE2404多媒體通訊之應用
機電系 王郁仁MEME102圖學
林洸銓 MEME401A熱流實驗
林哲信 MEME314微機電系統概論
邱源成 MEME305機械製造實驗
MEME305A機械製造實驗
曾建洲 MEME302A流體力學
程啟正 MEME304電子電路實驗
MEME304A電子電路實驗
黃永茂 MEME410工程日文(一)
潘正堂CE102科技前沿
錢志回MEME202應用力學(二)
資工系江明朝CSE291程序導向程式設計
李宗南CSE391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柯正雯CSE121微積分(一)
范俊逸CSE121科技前沿
CSE110離散數學
蔣依吾 CSE131C程式設計(一)
CSE133程式設計實習(一)
鄺獻榮 CSE220數位系統
CSE221數位系統實驗
材光系 吳欣潔MOES312相變化
洪金龍MOES232有機化學(一)
孫佩鈴MOES314材料物理性質
郭紹偉MOES313高分子材料導論
蔣酉旺MOES201工程數學(一)
光電系林宗賢EO2016幾何光學實驗
洪勇智 EO2014電磁學(一)
張美濙 CE102科技前沿
陳永睿 EO2012 電子學實驗(一)
環境工程研究所
林淵淙 CE102 科技前沿
通訊工程研究所
黃立廷 EE3009 電工實驗(五)
溫朝凱 EE3009A電工實驗(五)
GEAE2404多媒體通訊之應用
ICE503數位信號處理
●TOP

103學年度第2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本院教師名單

單位教師 課號課程名稱
電機系 莊豐任 EE4107半導體元件(二)
CE102科技前沿
陳有德EE2101A 電子學(二)
EE2007A電工實驗(二)
謝東佑EE2007電工實驗(二)
GEAE2404多媒體通訊之應用
鄧人豪EE5413 電力系統運轉
EE2400A電路學(一)
葉家宏EE1201A 微分方程
邱日清 EE2710嵌入式軟體設計
機電系 吳學鑑MEME105應用力學(一)
曾逸敦MEME309控制實驗
MEME309A控制實驗
錢志回 MEME105A應用力學(一)
莊婉君CE102科技前沿
程啟正GEAE2410科技發展與人類文明
林哲信MEME209應用電子學
許正和MEME208機動學
資工系江明朝 CSE270作業系統
范俊逸CSE490安全電子商務
陳嘉平CSE280機率學
張玉盈CSE360編譯器製作
王智弘CSE480資訊安全
蔣依吾 CSE134 C程式設計實習(二)
材光系 吳欣潔MOES212 材料熱力學
郭紹偉MOES216物理化學
蔣酉旺 MOES203工程數學(二)
孫佩鈴MOES333材料機械性質
光電系于欽平 EO2020電磁學(二)
張美濙 CE102 科技前沿
陳俐吟 EO2018電子學實驗(二)
環境工程研究所 樓基中CE103 自來水工程導論
林淵淙 CE102科技前沿
通訊工程研究所
溫朝凱 GEAE2404 多媒體通訊之應用
●TOP

學生榮譽

電機系莫清賢教授指導研究生吳宗禧參加2015 IEEE 工業科技國際研討會 (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發表學術論文榮獲Student Travel Scholarships
光電系顏子翔研究生榮獲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之「103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樂合奏大專團體B組優等
資工系李宗南教授指導學士班林敬哲與林家賢二位同學參加教育部「2015全國大專校院軟.體創作競賽」,獲智慧感知與互動多媒體組銅牌獎
光電系洪勇智教授指導陳家發研究生榮獲「2015ISNE優等學生論文獎: Merit Student .Papers Award
機電系林哲信教授指導學生王育翔於2015年高雄國際儀器展研究論文壁報比賽獲得優等
機電系林哲信教授指導學生蘇姵宇於2015年高雄國際儀器展研究論文壁報比賽獲得優等
環工所陳威翔教授指導學生楊浚泓於2015年高雄國際儀器展研究論文壁報比賽獲得特優
環工所袁中新教授指導學生楊文彬於2015年高雄國際儀器展研究論文壁報比賽獲得佳作
環工所林淵淙教授指導學生陳上權於2015年高雄國際儀器展研究論文壁報比賽獲得佳作
環工所林淵淙教授指導學生楊博名於2015年高雄國際儀器展研究論文壁報比賽獲得佳作
機電系彭昭暐教授指導陳冠彥同學、蔣宜潔同學、謝秉叡同學及劉培宇同學榮獲「第十五屆旺宏金矽獎優勝獎」
資工系楊長錱同學 、光電系吳宜儒同學、光電系葉啟崙同學獲選本校 104 年度優秀教學助理。
●TOP

103學年度體育獎學金名單

系所 姓名
電機系 胡仁柏
電機系 劉梓渝
電機系 蔡志強
電機系 徐子恆
電機系 李承昊
機電系 陳韋名
機電系 蔡侑庭
材光系 戴銘宏
材光所 李祐全
光電系 黃煒翔
通訊所 張文鈞

●TOP

103學年度第1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系別/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電機系
甲班
王子豪
葉承叡
張維巖
范嘉玲
鄭捷方
洪郁翔
李昱圻
何建頫
呂時旭
洪昀廷
魏辰翰
陳柏任
電機系
乙班
蘇育玠
周晏圻
溫宗庭
邱 楓
郭婷渝
吳芮蓁
呂學儒
廖乙璇
林柏呈
林書嫣
楊孟霖
王喻柏
機電系
甲班
林源強
朱紫萌
楊 恂
鄭郁潔
朱珮瑀
邱奕嘉
蘇立珩
李岱恩
鄭良謹
龔家輝
吳斌鑫
劉欣哲
機電系
乙班
楊上德
黃婉瑈
曾紹涵
李宜蓁
孫侑宏
石雅琪
倪培榮
盧冠憲
蔡佳翰
許祐禎
吳佳鴻
曾柏升
資工系 董濟鈐
蘇盈安
陳彥璋
陳怡婷
廖哲優
蘇煒廸
陳理琦
蔡承倫
陳重佑
莊弼堯
郭真爾
吳宜謹
材光系 蔡政錩
林餘敬
李柏中
林仕鎧
吳易軒
章景舜
莊文豪
楊恩婷
程千甄
林文彥
光電系 杜袖慈
陳立欣
馮渟懋
王建元
何昕霖
郭端毅
張梓洋
林凱晨
鄭至軒
許亘亞
(摘錄自教務處公告)
●TOP

103學年度第2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系別/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電機系
甲班
羅翊方
張維巖
王子豪
侯懿桐
鄭捷方
范嘉玲
黃乃軒
唐銘利
賴韋霖
電機系
乙班
蘇育成
蘇育玠
鍾文傑
王韋傑
郭婷渝
邱 楓
吳芮蓁
林柏呈
魏榮增
機電系
甲班
朱紫萌
林源強
楊光城
朱珮瑀
鄭郁潔
邱奕嘉
蘇立珩
周益民
李岱恩
機電系
乙班
楊上德
陳奕憲
張肇熙
李宜蓁
孫侑宏
石雅琪
蔡佳翰
洪沛志
盧冠憲
資工系 陳彥瑋
蘇盈安
葉子銓
黃譯賢
顏義洋
葉致廷
陳重佑
陳彥鋒
蘇學翔
材光系 蔡政錩
林餘敬
林仕鎧
吳易軒
杜怡慧
陳柏宇
莊文豪
章景舜
光電系 馮渟懋
張偉信
戴茂洲
郭端毅
林敬富
(摘錄自教務處公告)
●TOP

103學年度學士班優秀畢業生名單

系所 姓名
電機系甲班 莊旺霖
電機系乙班 林皓陽
機電系甲班 王鵬瑞
機電系乙班 蔡謹容
資工系 莊弼堯
材光系 程千甄
光電系 黃宇薪

(摘錄自教務處公告)

●TOP

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國立中山大學分會104年度工學院推薦榮譽會員名冊

 
系所 姓名 所獲學位 系所 姓名 所獲學位
電機系 蕭介勛 博士 材光系 吳承憲 碩士
電機系 彭依涵 碩士 材光系 程千甄 學士
電機系 吳秉學 學士 光電所 李承璋 博士
機電系 蔡明儒 碩士 光電所 鄭軒麟 碩士
機電系 林逸城 碩士 光電所 鐘俊麟 碩士
機電系 蕭宇傑 碩士 環工所 楊宗翰 博士
機電系 吳益州 學士 環工所 楊欣怡 碩士
資工系 張存信 碩士 通訊所 許銘峰 博士
資工系 莊順賢 碩士 通訊所 李聖弘 碩士
資工系 翁丞世 學士      

 

●TOP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學生與家長通訊
聯絡人:劉玥妏
E-mail: aex@mail.nsysu.edu.tw
電話:07-5252000轉4001-4004
傳真:07-5254009
通訊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