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2012畢業系友回娘家...

國立中山大學機電系30系慶活動–歡迎系友回娘家...

藍天白牆玻璃磚 西子樓豔陽下閃耀風采...


頂尖研究團隊整合 中山大學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成立...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光電系鄭木海教授、材光系周明奇教授及環工所高志明教授...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光電系鄭木海教授:研究就是集合團隊的力量...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材光系周明奇教授:創新突破嚴謹精進...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激發潛能無所不能...

101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環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特聘教授、
  材光系黃志青講座教授
...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當選英國工程技術工程學會(IET)之會士(Fellow)...

機電系嚴成文教授-記得,擁抱理想...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以中山大學為榮,以第一學府自許...

光電系魏嘉建助理教授-懷抱夢想,萬全準備...


教師風采...

學生榮譽...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2012畢業系友回娘家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創立已超過三十年了,於7月21日舉辦系友回娘家的活動,邀請76級、81級、86級、91級及86級系友(大學部及研究所)、及其他有意共襄盛舉之系友攜眷再度回到西子灣,與老師們、同窗敘舊,了解母校及母系之變遷與現況;並頒發系友會獎學金,和學弟妹們分享職場心得及求學時的溫馨小故事。會後有校友表示,當天大家對以前有趣的校園生活、目前求才求職及在職現況都有感性的發言,感覺不錯,希望校友們每年有空多回母校看看。

國立中山大學機電系30系慶活動–歡迎系友回娘家

中山機電創立30載了!「三十而立、開創新局!
您可記得在依山傍海的西子灣,渡過你年輕歡愉的歲月,
在這兒!有你曾經認識的同窗縶友、有曾指導你的師長,
在系慶這一天,我們歡迎機電系的伙伴們,再度回到西灣來相聚。
當天,最新籌劃的多功能系文物陳列室也將揭牌啟用,為系的發展留下紀錄,
我們也誠縶的邀請機電系友們提供老照片及值得紀念的文物,
我們將製作一份最美好的回顧檔案,於當天中播放,
一同回顧機電系走來的歷程,也讓我們回憶過去的美好經歷。
當日將有機電系老相片欣賞,以及更多的歷史文件呈現,歡迎蒞臨。
部份老相片連結
活動日期:101年中山大學校慶活動日,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活動內容:

14:30 報到、話家常/名片交換(工2021A會議室)
14:40 出席系友及老師入座(工2028演講廳)
14:50 影片回顧
15:00 楊校長弘敦致歡迎詞
15:10 機電系第一任系主任谷家恆校長致詞
15:20 主席致詞
15:30 資深退休老師致詞
15:40 機電系第一屆系友俞大明班代致詞
15:50 介紹本系歷屆系友會會長
1.鄒國益2.林偉煌3.龔皇光4.黃榮泰
及系友會的成長與推動
16:00 系史館揭牌(請移駕至工1020室)
16:20 30系慶大合照(請移駕至工學院中庭)
16:40 茶敘、話家常/名片交換/照相留影
17:00 校園巡禮
18:00 晚宴聚會/話家常
20:00 賦歸

參加對象:本系各系級大學部及研究所系友及眷屬。
餐 敘:
1.晚宴餐敘將以桌菜方式進行,每10人為一桌次(大人每人酌收餐費500元、孩童免)。
2.歡迎本系歷屆畢業同學及各研究室共襄盛舉。
聯絡窗口以及提供舊照片及相關資料:(07)5252000#4205 陳雯斐小姐
                                                                     email:wfc@mail.nsysu.edu.tw
報名網頁:http://mem.nsysu.edu.tw/files/87-1090-939.php

藍天白牆玻璃磚 西子樓豔陽下閃耀風采

       西子樓校友會館第二期裝修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白色清水模外牆幾乎完工,余光中老師詩牆也安上了模型預備施作,今(101)年五月底前可拆除外部圍籬。在高雄的藍天艷陽下,西子樓校友會館的白色外觀和玻璃磚牆相當醒目耀眼,充滿地中海風情,可說是本校最具特色的一棟建物。

       西子樓校友會館自99年籌建起,一直是校內師生和校友矚目的焦點,預計今(101)年9月完成建築主體和硬體設施,並期待今年校慶能開幕營運。如今隨著完工日期接近,西子樓的輪廓也從設計圖中立體起來,白色清水模外觀和玻璃磚的視覺效果正如預期地出色,就像墾丁或地中海等地的海濱建築一樣,在藍天和碧海的映襯下顯得愈發亮眼,引起各地遊客好奇,未來西子樓將是本校迎接賓客的第一個地標。

       目前母校規劃西子樓校友會館一樓將公開標租委外經營,其場租收入將回饋母校發展與作為校友服務費用,二樓以上則是服務校內師生與校友的聯誼活動空間,並設置校友服務辦公室,期待在西子樓落成啟用的帶動下,規劃更多校友服務活動,吸引更多校友回娘家,以發揮西子樓校友會館的最大效益。


頂尖研究團隊整合 中山大學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成立

        為整合國內新穎材料開發,單晶成長與薄膜製備,由行政院國科會經費支持下所成立第一個國家級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團隊(Taiwan Consortium of Emergent Crystalline Materials, TCECM),聯合實驗室5月2日於中山大學正式揭牌運作。

        國科會自然處經由學者專家同儕嚴格審查機制,找出對台灣具有國際競爭優勢與產業價值的新穎材料成長與研發研究團隊,給予相對充裕之經費支持。這項由國內在單晶薄膜製備與應用學術團隊中,選出技術與經驗均達國際水準之五個頂尖團隊係跨校組合而成,可望積極推動新穎材料相關研究的發展,加速國內新穎材料研究成果產業化之腳步。

        國科會補助建置的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分別設置於全國五處不同專長之實驗室並擴大橫向發展整合而成。包括新材料開發與研究用單晶成長之國立台灣大學凝態中心周方正研究員、石墨烯單層原子晶體研究之台灣大學材料系陳俊維教授、尖端薄膜材料元件研究之交通大學電物系周武清教授、功能性氧化物薄膜磊晶製備之交通大學材料系朱英豪副教授、以及特殊單晶成長之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周明奇教授。經過一年多的積極籌備,此結合五種專長的聯合實驗室現正式成立開始運作。

        台灣最近十年來在單晶成長與薄膜磊晶製備上有數個研究團隊已達到甚至超越現有國際水準,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周明奇教授的研究團隊開發出領先全球的生長c-軸藍寶石單晶的技術,可廣泛應用在發光二極體LED產業,相關技術已技轉給國內數間公司。也生長出用於尖端醫療產品正子斷層顯影術(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所需的閃爍晶體,PET是目前醫界診斷癌症及神經疾病的重要診斷工具,目前國際上只有幾個單位可生長此類晶體,中山大學是全國唯一能生長此晶體的單位,目前已技轉相關技術給國內廠商。此外中山大學也擁有國內外多項專利,未來將以專利授權方式進行技術移轉。

        此次於中山大學成立「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即規劃在透過國際間領先之技術、設備密集與人才密集之群集(Clusters)理念,推動中、長期計畫,穩定支持台灣材料物理研究在高級精密技術與特殊材料取得上之需求,整合現有經驗豐富技術傑出之五處單晶與薄膜磊晶團隊,充分發揮各團隊現有在材料製備上之世界級實力,逐步扶植擴大其研究影響力,並以開發未來材料相關新興產業為目標。

        此聯合實驗室將設立單一窗口,逐步統整資訊交換,達到促進單晶與薄膜材料研究樣本及研究成果交流之平台。五所聯合實驗室依專長分布於從北到南3所大學5個系所,除將各自獨立在其專長領域上追求學術卓越,並擴大橫向合作分享研究樣品,加強人才訓練及資訊交流。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成立後更可與現存之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及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有效合作,未來必能以世界級的學術研究成果來支持國家產業所需,強力支援新材料從基礎到應用研究相關之發展。

閃爍晶體 雷射用途晶體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光電系鄭木海教授、材光系周明奇教授及環工所高志明教授

       4月5日下午一場由楊弘敦校長主持的「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慶祝茶會」熱鬧登場,一同向本校今年獲得傑出研究獎的五位優秀教授表達祝福及恭賀,也慰勞辛苦的教授及團隊學生,期許未來中山能夠持續有精湛的學術成果。

       校長表示:「100年傑出研究獎得主有五位,是歷年新高,表現更是和交大及成大並列。」這五位傑出研究獎得主分別為光電工程學系鄭木海講座教授、通識教育中心林煥祥講座教授、資訊管理學系陳年興教授、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周明奇教授環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教授。五位中有三位是來自工學院,因此茶會當天工學院院長陳英忠也特別出席祝賀,並讚揚大家優異的表現。

       第三次獲獎的鄭木海講座教授說:「只要繼續努力,透過團隊的合作,就能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高志明教授說:「非常感謝學生的用心,還有研發處同仁的溫暖問候,營造了很好的研究環境。」,周明奇教授說:「研發處的優良績效,系所對學術的支持,學生在實驗室付出,都造就了研究成果的順利。」

       學生也為教授們精心製作了影片,又溫馨又幽默的內容,讓教授們感動萬分,也在其中看見師生間可貴的情誼。還有成功的幕後推手家人到現場獻花,讓教授們流露出感性的一面。

       曾擔任國科會副主任委員的校長最後也勉勵:「國科會評審的過程嚴謹,今年能夠有這麼優異的表現絕非僥倖,也希望未來每年都能創新高。」

       慶祝茶會在歡愉的氣氛下落幕,全體師生衷心的恭賀今年亮眼的學術表現,並為所有在研究上默默耕耘的老師們至上感恩,期待明年會有更好的成果。

光電系鄭木海教授

材光系周明奇教授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光電系鄭木海教授:研究就是集合團隊的力量


       光電系鄭木海教授在中山大學服務至今已18年,在他的參與下,中山大學的光電研究能量不斷提升。

       鄭教授於1994年自美返台,即擔任中山大學光電所首任所長及工學院院長。鄭教授在美國工作時間長達15年,曾任美國洛克威爾國際公司首席工程師,及美國大眾光電公司資深工程師,長年累積研究知識與豐富的工作經驗,鄭木海教授回台後沒多久即領導研究團隊主持國科會大型產學研究計畫,並榮獲第一屆國科會傑出產學研究獎(2004)。後又主持經濟部學專六年期計畫,參與中山大學五年五百億計畫─尖端晶體光電科技,及目前主持能源國家型計畫,大幅提昇中山大學研究能量。鄭教授在中山大學18年服務期間,主要研究工作為開創前瞻光電構裝材料、元件及模組技術與學理基礎,光電構裝研究成果領先台灣各校及亞洲與世界團隊,因此研究成果榮獲2007OSA Fellow及2010IEEE Fellow。

       鄭教授十多年來致力於300-nm頻寬參鉻光纖之研究,其研究內容受全球專家學者高度重視,並曾被世界最著名光電期刊Photonics Spectra報導、引用。此外,他更受國際電機電子學會(IEEE)所屬之光電學會頒發光電工程成就獎及光電學會傑出講員獎,光電工程成就獎項已舉辦19屆,獲獎者為近十年對雷射或光電技術有傑出貢獻、明顯影響力的個人或研究群,鄭木海教授是台灣首位得獎者。

       鄭木海教授在光電領域的研究成果非凡,本年度再次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他將此份榮耀與實驗室全體人員共享,因為研究一事,出力的並非只有個人,而是整個團隊,「研究若是孤軍奮戰,就算有實力,依然會很吃力。」鄭教授說。除了個人與學生的努力外,同時密切與校內外相關領域教授或研究機關合作,能有如此突破性的成果,可說是匯集了大家的智慧,腦力激盪後發揮出來的能量。

       鄭木海教授認為,榮譽是鼓勵也是鞭策,督促他未來在學術研究及技術創新方面,更努力地服務及打拼。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材光系周明奇教授:創新突破嚴謹精進


       材光系的周明奇教授以自身專長晶體研究,榮獲100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他表示,相當感謝學校對研究的支持,奈米研究中心所提供的協助,以及研究生的努力。

       由於周明奇教授的研究成果傑出,國科會自然處於中山大學設立第一個國家級「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經過國科會嚴格的審查機制,找出對台灣具有國際競爭優勢與產業價值的新穎材料成長以及研發研究團隊,由來自台灣大學、交通大學與中山大學的五個頂尖研究團隊共同組成,並給予相對充裕之經費支持。希望藉由實驗室的成立,推動新穎材料相關研究的發展,加速國內新穎材料研究成果產業化之腳步。

       周明奇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熱力學原理,改進晶體的品質,降低多晶界及第二相(second phase)的缺陷,開發出領先全球的生長c-軸及a-軸的藍寶石單晶的技術。周明奇教授說:「單晶材料一直是每個國家的重要戰略物資,同時也是發掘新穎材料的重要途徑。」但單晶生長是一項曠日費時的研究工作,且不易發表論文。因此過去台灣在單晶材料的研究多仰賴國外提供的樣品,國內並無專門生長單晶的研究機構。

       周教授自2004年返台至中山大學服務後,便立志建立國際上最著名的單晶生長研究機構,提升台灣在各式新穎單晶研究領域的知名度,並進一步將研究成果技術移轉至產業界。目前已開發出可應用在正子斷層顯影術(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的閃爍晶體(Scintillator),PET為醫界診斷癌症及神經精神疾病的重要工具,中山大學是全國唯一能生長此晶體的單位,目前已技術轉移給相關廠商。

       周明奇教授感謝國科會提供的資源,實驗室的長晶設備較國內外許多研究機構還具規模。他與研究團隊仍持續開發新穎單晶,以提供學界及業界使用。目前只要國內企業界需要任何晶體生長方面的諮詢工作或是研發人員,多數都會直接至中山大學晶體生長實驗室洽談。周教授更希望能培養國內更多的晶體生長人才,達到國內的單晶生長自主化的目的,進一步提高國內的產業競爭力。

10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激發潛能無所不能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是國科會為獎勵研究成果傑出的人才所設立的獎項,中山大學環工所的高志明老師為100年度得獎者之一,關於本次獲獎,高老師表示一切真的不容易,這是一項需要長時間努力,並且不斷嘗試失敗,才能逐漸進步的功課。高老師在得獎之前曾經歷一段辛苦的過程,不僅要熬過多次被提名卻擦身而過的失落感,還得自我鼓勵,以維持「努力的能量」。因為最難的其實不是如何讓力量衝高至頂,而是讓它永續發展。

       高志明老師畢業於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土木及環境研究所,回台前曾在美國工作過一陣子,這份工作經驗之於他十分寶貴,甚至影響到他面對研究的態度,以及教導學生的方式。他認為研究應該要能夠與實務結合,因為當時的工作是個很好的舞台,讓他發揮所長,即便後來成為大學教授,他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被實際應用。高老師的研究團隊目前的研究方向與土壤、地下水的整治有關,他預計五、六月間學生將會有新的論文產生。

       環工所的學生大致上對於關懷環境有一定的熱忱,因為在做研究的過程中常需要進行田野調查,接受風吹、日曬、雨淋等磨練,倘若缺乏熱情,可能難以承受這些考驗。高志明老師指導學生時,特別注重他們的獨立研究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這是在美國的工作經驗帶給他的影響,當時的老闆願意完全信任員工,放手讓員工自己進行,所以希望員工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高志明老師也以相同的態度面對學生,他認為學生們都很有潛能,只需要幫助他們將潛力激發出來,而他所教導的學生也沒有讓他失望,畢業後在業界都備受肯定。

       高志明老師說,在致力研究的過程中,常常必須犧牲其他事物,譬如自己的休閒時間,更甚者是與家人的相處時間,這次能獲獎,高老師特別想感謝家人對他的體諒與支持,使他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投入,而他也希望接下來能有時間多陪伴與關心家人。除了家人,高志明老師也感謝學校提供的資源、其他老師給予的鼓勵,以及學生的努力。

101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環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特聘
  教授、材光系黃志青講座教授

       中國工程師學會公佈「101年度傑出工程教授當選名單」,九位得獎人中,國立中山大學便有三位教授名列其中,分別為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環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特聘教授、材光系黃志青講座教授,教授們傑出的表現讓全校與有榮焉,中山大學堪稱今年最大贏家。

       「中國工程師學會」創立歷史悠久,自詹天佑於民國元年創立「中華工程學會」,後幾經更名與合併,民國二十年正式更名為「中國工程師學會」。為表揚對我國工程實務或工程教育有傑出貢獻之工程教授,中國工程師學會特設置「傑出工程教授獎」,於每年年會時,由理事長頒發金質獎章及獎牌。今年的中國工程師學會將聯合22個專門工程學會,於6月1日假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101年聯合年會暨慶祝工程師節大會。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曾獲美國自動車工程學會年度最佳論文、世界第一位開發出導熱系數高於銅之散熱材料,至今仍為世界紀錄、2008年獲成大李國鼎科技獎金質獎章、近日榮獲中山大學99學年度產學研究類特聘教授,認為「教育訓練應結合產業需求」的他,目前已有50項專利獲證,申請中的還有將近百件。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曾獲2010中山大學研究績優獎、2011 中山大學特聘教授、2011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以及2011中山大學論文高引用獎,自2002年至2012年期間共獲得27次國內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研究成果質量並重。且為美國科學促進學會、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士(Fellow),並擔任12個國際期刊編輯委員。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不僅研究成果豐碩,並屢獲學術獎項。黃教授已三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獎、MRS-T學會會士、出任多國合作的鎂合金跨國研發計畫的台灣區總主持人、擔任研究績優團隊國際合作計畫與國家型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

環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特聘教授

材光系黃志青講座教授

計畫之總主持人、並帶領學生團隊在國內外的競賽或是發表中屢獲佳績。黃教授也是推動創立材料光電科學系的重要功臣,並曾任中山大學材料所所長、國科會材料學門召集人、以及研究發展處的研發長。現為教育部學審會、高教評鑑協會材料學門的召集人以及材光系中山講座教授。

       中山大學歷年曾獲傑出工程教授表揚不在少數,包括100年度環境工程研究所袁中新教授、97年度電機系李明逵教授、96年度資訊工程系黃英哲教授、94年度電機系盧展南教授、93年度電機系翁金輅教授、86年度機械系蔡穎堅教授、82年度機械工程系楊冠雄教授、80年度電機研究所黃廣志教授。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當選英國工程技術工程學會(IET)之會士(Fellow)

       IET在全球127個國家擁有15萬以上會員。亦由歐洲規模最大、全球第二的國際專業工程學會。

       更擁有的Inspec全球工程技術完線索引可供查詢全球之工程技術及科學學術論文摘要,佔世界主導地位的英文工程出版物索引,資料涵蓋全球範圍內超過1000萬篇科技論文、專業科技出版物及其他多種語言之出版物,內容涉及電子、電器、製造、生物、物理、電信、資訊技術等多個工程技術領域。

       該會士不僅成功地成為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更每年都在全球各地舉辦大量國際會議和其它國際交流活動,出版500多種出版物。

機電系嚴成文教授-記得,擁抱理想


       「教育,是人類史上最優秀的進化方式!」因此,千百年來,人類社會不管如何變化,「教育」的地位與意義未曾被取代。

       對機電系嚴成文教授來說,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對自我負責的表現。教學20多年來,他的熱忱不曾減退。本次獲頒中山大學教學類特聘教授可說是實至名歸,嚴成文教授認為,老師是否有表現出對教學的熱情,學生一定有所感受。他說:「我讓學生知道我很在乎他們有沒有來上課,有沒有在課堂中認真學習。」嚴教授相信努力、認真的學習一定會學到東西,吸收的東西總有一天會有發揮的機會。他希望同學不要認為課本上都是理論,與實務無關,課本列出的理論是能實際應用於產業的最大公約數,透過訓練後就能讓兩者結合,為了獲得文憑而唸書,會錯失很多學習的機會。「我現在能和不同領域的業者溝通,靠的就是以前所學的累積。」嚴教授說。

       目前嚴教授的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國科會計畫是與醫學領域結合的研究,主要著重在睡眠與運動醫學兩大項。睡眠品質是評估身心健康指數的極重要指標,嚴教授希望能開發自動判斷的儀器,每個人都在家就可以定期為自己做健康檢查;在運動醫學的部份,則偏重在復健、診斷的應用。嚴教授之所以對工程與醫學的結合這麼有興趣,是出於「想救人」的理想,他說:「把人照顧好,才能提高社會生產力,進以提升生活品質。」這也是醫學界沒有不景氣的原因。此外,工程與醫學的結合,目前仍是新領域,故有相當多的著力點。

       嚴教授本身就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正因如此,他能比別人更早看見未來的趨勢。雖然專業是工程,平時他也看其他領域的課外書,對法律、人文類特別有興趣,他認為科技應該與人文結合,因為文化幫助我們豐富生命,也才能增加科技的價值。因此,就讀人文科系的同學,並不需要小看自己的重要性,也不必受社會上普遍對人文科系觀感的影響,社會中本來就應該存在不同的分工,才能維持運作的平衡。

       對於大學生們趨之若鶩考研究所的現象,嚴成文教授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先就業之後,再回來研讀碩士班,會有更多體會。碩士班主要是在培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且較有機會接受教授、學長姐的指導參予大計劃,這些是大學生較缺乏的資源。進入職場,有助於學生確定自己的方向,該產業和想像的是否一樣,自己實際接觸過後會更明白。而且,進入社會後再回來當學生,學習的效率常常比一路唸上去的人好。

       嚴成文教授常在上課時和學生分享各式各樣的故事,一方面激起學生未來身為工程師的使命感,一方面也告訴學生職場可能會有的變化。他認為現在的學生擁有很多自由,但自由不代表幸福,而大家最缺乏的是立志的勇氣,「在我唸書的階段常聽到鼓勵人們立志的話,現在卻不知道被埋到哪裡去,大家都遺忘了。」

       嚴成文教授說,這或許是時代緊縮的關係,時代中的人越來越膽小,學生們也越來越不敢冒險,但是不冒險怎麼抓的住自己真正的夢想呢?嚴教授以達賴喇嘛的話鼓勵大家:「失敗,是偽裝的福報。」年輕人要有膽識、不要怕失敗,勇敢追夢!在過程中一定會遭遇瓶頸,但也會獲得成就感,要懂得發揮創意,創造一套個人價值觀,個人價值觀沒有標準,只有幾個原則:記得,不可以自私,以及擁抱理想,當你找到的那天,你一定會知道。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資工系的黃英哲教授獲獎無數,2011年11月更遠征德國紐倫堡,在國際發明展上一舉奪得金牌!他同時也是日月光半導體公司所提供的榮譽講座教授,並獲中山大學選為產學研究類的特聘教授。

       參展其實是黃英哲老師給自己的一項挑戰;德國國際發明展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發明比賽,以往的參賽作品,大都是與生活物品相關的實用性器具,這與黃老師學術性質的研究有所差異,因此他必須克服學術研究的複雜性,以生動、吸引人的方式向評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訣竅就是,設身處地的思考:「如果我是評審,參賽者說什麼我會有興趣聽?相反的,哪些內容會讓我難以消化、失去耐心?」這樣的反向思考讓他從眾多參賽者的傑出創意中殺出血路,順利抱回大獎!

       黃老師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指導教授要求他將畢業論文的技術實際地應用在美國一家著名的航空電子廠商所設計的直升機飛航控制處理器上。當時的他一開始認為這是指導教授不合理的要求,但為了畢業只好硬著頭皮去做。因為這份額外的任務,他的學業又多花了兩年的時間。

       這段時期裡,聖經哥林多後書四章17節「因為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成了他最大的安慰。經過了這段熬練的過程,他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經驗,體會到將學術研究成果實際地應用到工業界的秘訣,也學會了珍惜感謝指導教授所安排的成長機會。

       這些經歷促使他回台灣任教後勇於熱心搭起學術界與工業界的橋樑。因為有這樣的經歷,黃老師相信,只要能克服恐懼、踏出第一步,再加上多一點點的努力,突破困難、比之前更進步,並非難事。他總是告訴學生,不需要與任何人比較,只要贏了過去的自己,就是勝利了。

       在教學方面,黃老師喜歡與學生互動,用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更懂得雙管齊下。他認為每位學生都有潛力,但就像蝴蝶,必須忍受破蛹那刻的痛楚,才能展翅飛翔;適當的壓力加上適時地鼓勵,能更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敢於破蛹、翱翔天際。在黃老師的指導下,多位碩、博士生皆表現優異,找到了發揮所長的舞台。

       獲中山大學選為產學研究類特聘教授,黃英哲老師的成就感除了來自研究、教學,另外就是對「學以致用」的堅持,本身為日月光半導體公司的榮譽講座,與各業界皆有合作關係,黃老師更訓練學生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工業界,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未來能很快適應職場,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以中山大學為榮,以第一學府自許

       國立中山大學材光系黃志青教授,研究成果豐碩,並屢獲學術獎項。黃教授已三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獎、MRS-T學會會士、出任多國合作的鎂合金跨國研發計畫的台灣區總主持人、擔任研究績優團隊國際合作計畫與國家型計畫之總主持人、並帶領學生團隊在國內外的競賽或是發表中屢獲佳績。

       黃教授也是推動創立材料光電科學系的重要功臣,並曾任中山大學材料所所長、國科會材料學門召集人、以及研究發展處的研發長。現為教育部學審會、高教評鑑協會材料學門的召集人以及材光系中山講座教授。

       黃教授於1986年從UCLA博士畢業,1989年自美國洛斯阿摩司國家實驗室返國,開始投身教育界並積極認真投入教學以及研究,迄今已經進入23個年頭,更屢為本校在國內外的學術相關比賽或是研討會中爭取最高的榮耀,近日更獲得「侯金堆榮譽傑出獎」的肯定,全體師生表達祝賀並感到與有榮焉。黃教授表示:「其實當初並沒有預期自己會得獎,真的很感謝上帝的恩典、與評審們的肯定和認同,不管有沒有得獎,都一定會繼續努力貢獻在教學和研究上。」

       近年有趣且有成果的研究,現在有兩大成果:
第一方面,因為鎂鋅鈣金屬玻璃有生物可溶性,也就是一種數個月後會自動在人體內分解且不會造成任何後遺症的新興材質,可以替換生醫鈦材骨釘,在生醫植入應用上,或能免除二次手術。另一方面,高反射金屬玻璃鍍膜則被視為非常有開發潛力的技術,若運用在背光板上,可以加強反射的效率並且降低材料的成本,運用範圍甚廣,包含日常生活中的電視、日光燈、太陽能聚光板等。

       近年來,黃教授的研究團隊積極與金屬中心、中鋼公司、中鋼鋁業公司等,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以推動高效能的產學合作,黃教授也經常擔任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營建署等單位的計畫審議和諮詢人員,以盼能夠將學術的專業背景回饋給社會。

       黃教授已經將23年的黃金歲月奉獻給中山大學,與學生的關係感情非常親密深厚,經常大筆投資研究生出國研習與交流。黃教授表示:「我在高雄出生,也就是高雄在地人,所以應該根留台灣和高雄,現在如此,以後也會是如此。在未來的年頭會繼續為中山大學奮鬥,以打造最好的教學環境,帶領年輕學子。」黃志青教授勉勵每一位中山大學的同學,中山是一個很精緻卓越的學校,北台大、南中山,中山本來就是精緻的一流學府,自許不要看輕自己,要以中山為榮,有一天中山以我們畢業的同學為榮。

光電系魏嘉建助理教授-懷抱夢想,萬全準備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系去年八月份新聘教師─魏嘉建,研究專業就是光通訊領域。魏嘉建老師大學就讀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後來他發現自己對光電的興趣更大,因此研究所時轉唸光電所。對於人生中這個小小的轉彎,魏老師說:「大學學的是一些比較基礎的東西,所以雖然對材料不是非常有熱情,也還應付的來。」但基礎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很大,魏老師認為,大學生雖然把「社團」、「戀愛」也視為必修學分,他鼓勵同學多參加社團,但根本的課業也別忘了照顧到,應該把握時間認真學習,找到自己未來生活的核心價值。而對他而言,現在生活的核心價值,就是工作與家庭。

       魏嘉建老師國立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畢業後,博士班時透過國科會的千里馬計畫前往交通大學的姐妹校─美國馬里蘭大學交換一年,回想當時一個人在異地求學的過程,魏老師說:「現在想想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當時真的覺得很辛苦、很挫折。」魏老師雖然是以交換學生身分出國,不必擔心學費,國科會每個月還補助1000美金的生活費,但在當地光是一個月的房租就逼近1000美金,經濟壓力是他當時很大的煩惱。在有限的一年之中,除了要很快適應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還要靠自己克服困難,完成博士論文,縱然魏老師如今將一切說的雲淡風輕,仍然能夠想像他博士論文之得來不易。

       魏嘉建老師一直都對教職懷抱夢想,他說:「因為求學過程中碰到很多好老師,讓我也想傳承。」他希望教的東西是自己有興趣,學生也能產生共鳴、共同進行討論交流,這是他選擇來大學教書的原因。魏老師因為是去年八月才來中山大學,所以目前只在大學部授課,以及幫忙其他老師指導部分研究生,尚未有獨立指導的學生。

       不過,魏嘉建老師持續有研究計畫進行,目前國科會計畫申請的主要內容是高單位光訊的傳送,希望在符合成本考量的情形下,將光訊號傳送一次的距離拉得更遠。魏嘉建老師說,日本積極建設國內高速網路以後,台灣等其他亞洲國家也都開始在國內鋪設光纖網路,目前中山大學教學區內幾乎都可無線上網。台灣光通訊的市場規模主要取決於中華電信等業者的舖設進度,而根據中華電信提供的資料,2010年時光纖用戶數已達兩百四十萬戶,宣告光通訊世代已來臨。

       來到中山大學這個新環境,魏老師期待不管在學術研究,或是產學合作上,都能有新的突破,相信魏老師一定能為中山大學光電系帶來一番新氣象。


教師風采

◆8月1日起新上任之主管如下:
   一、學術副校長:盧展南教授。
   二、產學營運中心主任:王朝欽教授。
   三、產學營運中心副主任:黃英哲教授。
   四、國際事務處處長:郭志文教授。
   五、電機系主任:李志鵬教授。
   六、材光系主任:周明奇教授。
   七、環工所所長:陳康興教授。
   八、通訊所所長:林根煌教授。
◆本院老師通過升等為副教授!!
   一、電機系邱日清老師。
   二、資工系陳嘉平老師。
   三、光電系于欽平老師
   四、通訊所溫朝凱老師。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榮獲「IET Fellow」。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榮獲101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
◆電機系翁金輅教授、光電系鄭木海教授、材光系沈博彥教授獲聘為本校「中山講座」,
  聘期如下:
  一、翁金輅教授和鄭木海教授聘期自101年1月起,為期3年。
  二、沈博彥教授聘期自101年4月起,為期3年。
◆電機系陳英忠教授榮獲101年度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
◆電機系林根煌教授當選101年度日月光集團講座教授。
◆葉家宏導師、莊子肇導師、彭昭暐導師、江明朝導師、鄺獻榮導師、陳俐吟導師、黃婉甄導師
  當選本院100學年度優良導師,其中葉家宏導師並獲選為全校優良導師。
◆電機系李錫智教授、機電系錢志回教授、資工系楊昌彪教授、資工系范俊逸教授、光電系于欽平
  助理教授、環工所袁中新教授等6名當選本校100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
◆機電系魏蓬生教授榮獲美國銲接學會(AWS)Warren F. Savage Memorial Award.
◆機電系魏蓬生教授獲聘為本校西灣講座(聘期自101年1月起,為期3年)。
◆機電系黃永茂教授、環工所高志明教授及材光系周明奇教授獲聘為本校特聘教授(學術研究類)
  ,聘期自101年8月起,為期3年。
◆機電系錢志回教授榮獲101年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傑出機械工程教授獎。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榮獲101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自2012年5月始,獲邀擔任SCI 期刊 Materials Letter 之編輯 (Editor),該期刊
  Impact factor 為2.117。
◆光電系林宗賢教授榮獲潘文淵文教基金會之2012考察研究獎助金。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榮獲101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
◆環工所楊金鐘教授應邀將於The 10th Japan and Kore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courses Recycl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May 28-30, 2012, Daejeon, Korea)擔任大會演
  講講員(Plenary Speaker),演講題目為「A Nove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clamation」。

學生榮譽

◆電機系洪子聖教授指導葉榮富同學榮獲「2012 晶片製作成果發表會晶片優等設計奬」,專題名稱
  為「整合被動元件技術在2-5GHz寬頻低雜訊前端接收機於三維堆疊之應用(2-5GHz Wideband
  Low Noise Receiver with IPD Technology for 3D Chip Stacked Application)」。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指導曾信遠、楊上賢同學榮獲「2012 晶片製作成果發表會晶片優等設計奬」,
  專題名稱分別為「一個具有製程及溫度補償和電壓迴轉率自動校正之2倍VDD輸出緩衝器(A slew
  rate self-adjusting 2×VDD output buffer with process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高電壓平滑轉換充電模式之充電電路(A High Voltage Battery Charger with Smooth Charge
  Mode Transition in BCD Process)」。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指導研究生羅時偉、陳致霖等同學榮獲100學年度教育部IC競賽研究所/大學類
  比電路設計組佳作。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指導研究生蔡岳達、吳益宏等同學榮獲100學年度教育部IC競賽研究所全客戶
  設計組佳作。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研究生盧宥任、黃奕泉、徐士文、許書桓、陳冠宇等同學榮獲「2012第5
  屆電子工程技術研討會」口頭論文佳作獎。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研究生黃奕泉同學榮獲「2012第5屆電子工程技術研討會」口頭論文佳作
  獎。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研究生林家賢,陳炫旭,王識惟等同學榮獲「2012第5屆電子工程技術研
  討會」壁報論文頭等獎。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研究生林勃劦同學榮獲2012「奈米元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頭等獎及台
  積電獎-獎金兩萬元。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研究生陳韻如、張子豐、黃奕泉、林勃劦、陳鉦欣同學們榮獲「IEEE 2012
  第二十八屆國際微電子會議(MIEL 2012)」最佳論文獎(The Best Paper)。
◆電機系葉家宏教授指導研究生邱怡雯同學榮獲影像處理與圖形識別學會CVGIP2012佳作論文獎,
  作品名稱是「(1010) Self-Learning-Based Image/Video Deblocking via Sparse
  Representation」。
◆電機系葉家宏教授指導研究生曾文郁、林承洋、劉晟志、黃志傑等同學榮獲100學年度教育部IE競
  賽系統應用組佳作,作品名稱是「雨消霧散-車用視訊除雨霧系統」。
◆電機系陳朝順教授指導研究生辜德典、王朝欽教授指導研究生陳致霖榮獲教育部100學年度大學校
  院智慧電子系統(IE)設計競賽核心技術組優等,作品名稱是「節能通信IC晶片開發與智慧型電能管
  理系統」。
◆機電系潘正堂教授指導研究生 歐宗育、劉宗鑫、陳永正、賴昊威同學榮獲「NEMS 2012
  Conference- Best Conference Paper.」。
◆機電系彭昭暐老師指導研究生蔡昀修、陳冠彥、莊政鋼、黃培倫等同學榮獲2012德州儀器亞洲區
  DSP暨MCU應用競賽台灣區DSP軟體演算法組第二名 。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指導研究生黃士桐、黃鋒翔、陳建宏參加「經濟部樂活百年搶鮮大賽」,榮獲
  系統整合實作類優秀獎。
◆資工系李宗南教授指導大學部學生黃浩宇、廖婉婷、周碩建、沈柏誠參加「2012全國開放軟體創
  作競賽」,榮獲智慧感知與互動多媒體組銅牌。
◆材光系郭紹偉教授指導博士生林詠智榮獲國科會與財團法人日本交流協會合作辦理之2012年補助
  博士生暑期赴日本研究計畫補助。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學生吳俊毅、涂耀珽、楊宗翰及傅豫東以「Using Multi-function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Urban Stream Restoration」榮獲2011國際先進工程及科學設計研討
  會優秀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老師指導凃耀珽同學榮獲「2012土木與生態工程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校友通訊
聯絡人:劉玥妏
E-mail: aex@mail.nsysu.edu.tw
電話:07-5252000轉4001-4004
傳真:07-5254009
通訊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