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工所楊金鐘教授研發技術,榮獲國科會肯定...

環工所楊金鐘教授、材光系周明奇教授、機電系蔡得民教授及資工系黃英哲教授
   技術卓越,代表本校參展「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榮獲2011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金牌...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產學研究類特聘教授」...

光電系林宗賢副教授-「榮獲本校特聘年輕學者」悠遊學術,自在生活...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電機系 葉家宏老師:啟發式教學,訓練自我思考...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電機系 黃義佑老師:結合學理與產業,激發多元創造力...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資工系 楊昌彪老師:體驗不一樣的教學生活,實踐言教、身教與
   境教
...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資工系 范俊逸老師:互動學習,關注產業發展趨勢...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環工所 袁中新老師:教研併進,樹立典範...

 
電機系黃國勝教授...

電機系張議聰助理教授...

機電系許聖彥助理教授...

資工系王友群助理教授...

材光系楊士禮助理教授...

光電系魏嘉建助理教授...

環工所陳威翔助理教授...

通訊所曾凡碩助理教授...

 
林煒程(電機博二):理解抽象觀念 教具教學使其生活化...

莊額碩(資工博四):艱澀課程隨堂旁聽 預測學生學習困處...

盧世敏(光電博四):反覆溫故而知新 嚴謹樹立專業度...

黃柏榮(通訊碩二):TA到TA+必經之路 具備追根究底的熱忱...

 
2011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中山電機、工學、資訊領域進入三百大...

電機系高家雄教授退休餐會...

2011TICA盃外籍生趣味運動競賽...

外文機電聯合聖誕舞會...

台灣綜合大學系統 整合4校特色 集思廣益永續發展...

跨校選課...

課輔助理跨校支援...

跨校學生學習讀書會...

國立中山大學國際交換學生出國交換徵選資訊...

 
教師風采...

99學年度第2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教師名單...

學生榮譽...

99學年度第2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國立中山大學99學年度博士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獎...

100學年度碩博士班研究生獎學金本院獲獎名單...

國立中山大學2011『工學院大學部專題成果發表競賽』得獎名單...

 
環工所楊金鐘教授研發技術,榮獲國科會肯定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楊金鐘教授開發之同步電混凝/電過濾(EC/EF)技術為百分百純本土研發技術,經國科會選定為100年國科會三項發表技術之一,該機器為可移動式同步電混凝/電過濾處理系統,100/9/29~10/2代表本校參展「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國科會科技創新館」,獲此殊榮,相當難得,全校師生共感驕傲。

       地球資源日益枯竭,地表水水源品質及地下水遭受污染的情況亦日益嚴重,加上高科技業用水量極大,導致廢水含有大量奈米微粒、氮、磷及許多有害物質無法有效去除。近數年來,新興污染物(例如:砷、環境荷爾蒙等有害物質)對人類健康有著極大的危害,而現有生活污水處理廠及自來水淨水場也無法有效去除這些新興污染物,一再凸顯「水質整治」對人類之重要性。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楊金鐘教授開發之同步電混凝/電過濾(EC/EF)技術為百分百純本土研發,該技術可輕易地將晶圓廠化學機械研磨廢水中之奈米微粒去除,也可將受到砷污染之實際地下水整治到符合灌溉水水質標準及第一類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As: 0.05 mg/L),更可將國內某工業區之海洋放流水及陸地放流水輕易地處理至非常接近自來水水質標準。

       市面上一般的掃流過濾方式,容易使較小的膠體粒子穿透過濾件(或謂“濾材”、“濾膜”)或累積在其孔洞,造成過濾件堵塞,本技術則同時結合電化學原理與薄膜過濾技術,在不添加化學藥劑之情況下,使水溶液中產生絮凝現象,進而將水溶液中之懸浮固體物(例如:奈米微粒)及溶解性物質(例如:氨氮、磷酸根離子、環境荷爾蒙、藥物殘留及多種離子)有效去除,達到水質淨化及廢水回收再利用之目的,本技術層次領先日本及他國。除了不需添加化學藥劑外,本技術佔地空間小,處理容量擴充容易,可處理導電度大於100 μS/cm的任何水溶液,相當適用於高科技業、生技產業、食品業、製酒業、畜牧業、廢水處理業、水產養殖業等,本技術已榮獲中華民國發明專利並成功技轉予國內業者。

       為求水質淨化及檢測更具機動性與方便性,本研究團隊已開發出移動式同步電混凝/電過濾處理系統,並於100年度「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國科會創新發明館」展出。該處理系統具備觸控式電腦控制介面、操作簡易、佔地小、自我清洗能力、水質線上即時監測等特點,可單一處理模組或多模組同時操作,該處理系統更可自動監控濾液通量變化,若通量低於設定值,則該系統會自動逆洗清潔過濾膜,提高處理效能。本處理系統採用之管狀陶瓷膜及碳質/陶瓷複合膜,完全由本研究團隊自行開發與製備,該等過濾膜耐高溫/高壓、抗化學腐蝕及使用壽命長,可適用於多種特性之廢(污)水及淨水處理,除了可滿足日趨嚴格之放流水標準外,更可有效去除多種新興污染物,達到水質淨化及回收再利用之境界。未來,本研究團隊期望可與國內相關業者繼續合作,共同為地球的永續環保共盡一份心力。

環工所楊金鐘教授、材光系周明奇教授、機電系蔡得民教授及資工系黃英哲教授
   技術卓越,代表本校參展「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環工所楊金鐘教授、材光系周明奇教授、機電系蔡得民教授及資工系黃英哲教授技術卓越,代表本校參展「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一、環工所楊金鐘教授-「一種利用同步電混凝及電過濾去除水溶液中奈米微粒及乳化液滴之方法
                                                與設備」
二、材光系周明奇教授-「藍寶石長晶技術」
三、機電系蔡得民教授-「多連桿式模具開閉機構」
四、資工系黃英哲教授-「自動備份及還原暫存器內資料之系統及方法」、
                                            「多重指令集切換系統及方法」、「切片轉換式資料壓縮方法與系統」、
                                            「利用快取記憶體之資料追蹤系統及方法」、「反相壓縮系統及方法」、
                                            「應用於循環記憶體之壓縮資料管理系統及方法」、
                                            「三維圖形加速系統單晶片整合及驗證方法」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榮獲2011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金牌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及研究生侯少杰同學代表本校首次參加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研發更有效之系統晶片驗證及除錯發明專利,並一舉獲得本屆金牌獎肯定!

       黃教授率領嵌入式系統實驗室團隊,經多年的開發及專利佈局,研發更有效之系統晶片驗證及除錯發明專利,加上研究室全員的耐心與用心,一步一腳印,已在國際上為校及為國爭光。

       德國政府在紐倫堡創設12個大型國際展覽館,全年無休輪流展出各行各業產品,由於規模最大,人潮最多,因此成為來自全球工商界、貿易商、採購商暨相關廠商列為首選前往參觀之國際性發明作品展場,該展亦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指定為少數著名國際發明展之一,中華民國代表團歷年參展(賽)獲獎成績優異,紀錄輝煌,除參展(賽)之個別發明人能榮獲各大獎項,同時連續數年榮獲團體總冠軍。

       本次黃教授在眾多甄選者中脫穎而出獲代表團之參展資格,並以參展的發明專利『反相壓縮系統及方法』榮獲紐倫堡發明展金牌獎,該項發明專利結合『切片轉換式資料壓縮方法與系統』、『利用快取記憶體之資料追蹤系統及方法』及『應用於循環記憶體之壓縮資料管理系統及方法』等研發成果,開發便於系統晶片除錯元件的設計,其技術利用演算法改進壓縮率,已達到更有效且更大量的資料追蹤,使得設計者可以更為簡單的對於系統晶片驗證及除錯,達到更好的除錯效率。

       黃教授許多專利及技術已成功移轉國內外業界共14家廠商,適用微處理器之IC設計、SoC開發及嵌入式系統開發等,讓IC設計產業具有與國際大廠競爭實力,此次獲獎更是給予黃教授國際級的榮耀及肯定!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產學研究類特聘教授」


       電機系教授王朝欽榮獲中山大學99學年度產學研究類特聘教授,認為「教育訓練應結合產業需求」的他,目前已有50項專利獲證,申請中的還有將近百件,對此他謙虛地表示,「拿到專利不難,讓廠商願意買你的專利才難」。而他給指導學生的畢業門檻之一也是申請專利,但這並不是因為通過專利這件事有多麼重要,也不是貪圖其帶來的附加價值,而是要讓學生提前做好就業準備。

       王朝欽教授說,電機系畢業的學生,將來在職場上幾乎一定都會接觸到專利,所以一定要懂得怎麼看專利;「自己按照專利申請流程走一遍是最快學會的方式」,除此之外,當專利申請通過,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肯定。任教十九年來,王朝欽老師一直保持著「老師是商標,學生是商品」的信念,他笑說,學生在外面如果表現不好,「大家打聽之後知道是我教的,我就丟臉丟大了」。因此他對於自己門下出產的「商品」皆採取嚴格控管,不允許任何瑕疵品外流;嚴禁把任何私人問題帶入實驗室,他說,「進到實驗室就必須專注,有任何私人問題,出了實驗室的門再說!」且學生必須達到他所設立的畢業門檻才可畢業。但在他的堅持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皆是能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

       王朝欽教授的實驗室目前主要有兩大研究走向,一是結合生物醫學,希望研發出能體外篩檢過敏、肝癌、大腸癌等的前期生醫標幟之快速檢測晶片系統。王老師說,「居住在醫療資源較不足地區的民眾,想做類似癌症的檢查比較不容易,所以希望能研發方便的居家型快篩晶片,自己在家就能針對血液或和尿液做快篩。」實驗室的另一個主要研發方向是車用電池系統的控制,因為已知的石油來源若照現在的消耗速度,將會於未來幾十年內耗竭,未來汽油車勢必會被電動車取代。因此目前王老師正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希望能成功改善目前車用電池的主要問題,幫助充電時間縮短、電池組儲存與監控等。王朝欽老師的研究定位是「對人類社會有幫助」,他希望致力研究的一切能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同時這也是他對學生的期許。

       王朝欽教授提到,大多數人認為「我看見所以我相信」,「但我認為是『我相信所以我看見』」,他鼓勵學生不要太執著於眼前短暫的利益,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不僅是在求學過程中,將來畢業後求職更是如此,「找的工作應該要是年資越久越值錢的,不要太在意起薪,要考慮前瞻性」,王朝欽老師於2009年接任電機系主任至今,相信在他的帶領下,中山大學電機系(所)必定能穩定地成長,繼續栽培出更多的菁英,能在社會上發揮所長,成為一股良好的推動力。

光電系林宗賢副教授-「榮獲本校特聘年輕學者」悠遊學術,自在生活


       推開電資大樓4023室的大門,先看見的是一塊白板,上頭寫著:「閒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中要有悠閒的趣味。」這裡是光電系林宗賢老師的研究室,這段話是太太送他的座右銘。這種態度,亦是林宗賢老師能自在悠遊於研究、教學、生活、興趣的主因。

       林宗賢老師,國立成功大學光電博士,任教於中山大學第五年。林老師自大學做專題開始,就進入了液晶光學、平面顯示器的領域。積極的個性使然,他比別人花更少時間取得碩、博士學位。然而,林宗賢老師充沛的能量,更來自於研究之餘所培養的多樣興趣,例如:水族養殖、製作音響、攝影等。他亦常將專業與興趣做有趣的結合,例如:「攝影」與「光學」,他說:「攝影受光影變化極大,有光學理論及光學系統設計作基礎,拍照更有心得。」現在的他雖然已較少攝影,但各式單眼相機鏡頭卻成了上課教具,「興趣」與「課程」的結合,使他的課程充滿了吸引力。

       研究液晶光學領域多年,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阻礙?這個提問,林宗賢老師給了很妙的回答:「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問題!如果沒有問題要解決才令人擔心!」除了執行兩個國科會計畫這種偏重學術性的研究外,林老師在產學合作部份也著力甚多,友達、奇美電子等面板廠都跟他有合作計畫,共同開發新型顯示技術及解決所遇到的瓶頸。此外,林宗賢老師也和工研院長期合作,做軟性彩色電子書的研發。林老師表示,以塑膠為基板的軟性電子技術目前已有許多突破與成果,各類產品的開發和普及,指日可待。

       雖然林宗賢老師熱衷於研究,教育亦是他非常重視的區塊:「我非常喜歡老師這個工作,希望透過教育,傳導自己的知識與見聞給學生,並達到教學相長。」在這樣的熱忱支持下,林宗賢老師總是耐心地引導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與學生有良好的互動,私底下和學生的關係也很好,學生總會拿各類的疑難雜症來請求他的協助,關於這點,林宗賢老師則謙虛地表示,可能因為自己的年齡和學生較相近,所以較能了解他們的想法,較適合扮演個稱職的聆聽、開導者的角色。

       林宗賢老師於九十九學年度榮獲「國立中山大學年輕學者獎暨年輕特聘學者」,關於這點,他相當謙虛的說:「承蒙學校給予我豐富的研究資源,謝謝大家給我的肯定,未來還會繼續努力!」最後他想給莘莘學子一些建議:「光電是一個變化很快的領域,學生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並具備多元學習和吸收新知的能力,才能跟上時代腳步。」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電機系 葉家宏老師:啟發式教學,訓練自我思考

       突破傳統、引人省思的啟發式教學,是葉家宏老師多年來堅持的教學理念。透過提出問題,由學生自行分析、推論及歸納,進而讓學生的思考更為靈活,更能夠觸類旁通,避免被動地接受知識,進而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樣的方式受到學生的肯定,師生之間的互動熱烈,學生學習的效率自然提升;此外,家宏老師特別重視外語教學,每學期皆有一門課程是以全英語進行教學,鼓勵學生開口提問,並安排口頭報告,讓每位學生都有上台表達的機會。此嚴謹且有系統的訓練,不但讓學生的學習更扎實,亦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在業界的競爭力。

       借助科技及數位工具的輔助,家宏老師將課程內容製作成簡報、影像及影片等,努力將複雜的問題以簡易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得到最佳的吸收效果;在特別設置的課程網頁上,各門課程的講義及練習題都會即時上傳,方便學生在課後進行複習。除了專業知識的交流之外,家宏老師也主動了解學生在生活上的點滴,定期舉辦餐敘、球賽,進行班遊等戶外活動,以更貼近地觀察學生,並適時給予協助。家宏老師的用心及為學生付出的心力,在每一屆學生心中灑下鮮活的種子,並漸漸在家宏老師的教學道路上,開滿了豐美的花朵。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電機系 黃義佑老師:結合學理與產業,激發多元創造力

       「教學認真且熱情幽默,教材豐富且多元」是多數學生對黃義佑老師教學的看法,每每上課之前,義佑老師都會將教材電子檔上傳至網站,讓學生能夠先作預習並減少上課時抄筆記的時間。上課時,除了非常有層次地傳授專業學理知識之外,總是會適度的加入課本以外的相關產業資訊或實務介紹;並且擅長以多元且互動的方式,例如適時撥放動畫特效或影片、將上課內容與生活/自然/時事作有趣之連結,以及導引式問答方式來進行教學,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和吸收程度。課後之餘,老師也非常樂於與學生進行討論與分享,談的不僅僅是課業內容,還包括瞭解班級相關活動,以及

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等,甚至進一步提供協助。上過黃老師課程的學生,大都認為他是一位可以將不容易理解的學理知識,藉由特有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很容易學會,同時也是一位能夠關懷學生的老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義佑老師對於教學的熱忱與努力,幾乎展現在每一課堂中,為導引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義佑老師甚至費心安排全班學生到產業界(例如:日月光半導體公司、飛利浦公司、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建準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參訪,路途中也會與學生們進行多面向的交流,因此獲得學生熱烈的迴響。學生們常說義佑老師「在上課時是老師,下課時變朋友」,可見義佑老師是位散發著熱情與親切感的人,使得學生非常樂於和他互動,藉此增進對課業學習與研究的興趣。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資工系 楊昌彪老師:體驗不一樣的教學生活,實踐言教、身教
   與境教

       在課堂上,楊昌彪老師是授與知識的傳達者;在課堂外,是履行豐富、多元生活的實踐者,並以此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楊老師多年來的教學堅持,是注重學生的上課出席率,倘若有學生學習狀況不佳,甚至多次缺席,楊老師會設法了解原因,並適時給予幫助。透過付出關心及實際行動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逐漸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及認同感。楊老師也曾做過學生「心目中冀望的老師」調查,用柔性、深度了解的態度,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樑,期待從學生的眼光看到自己,並做適當的改進與檢討。

       楊昌彪老師除了用心傳授課程內容外,課後亦指導學生參加程式設計

比賽,曾榮獲多次獎項。楊老師常帶領學生進行更深度的研究,並能夠善用數位教學資源,例如將程式設計的題目分等級,讓學生進行練習與討論;楊老師也設置個人網頁,裡頭有各教授課程的教材及錄影,方便學生回家後再次複習,更特別的是,還有楊老師撰寫的雜記類文章,讓學生可以更認識老師在課堂外的另一面。你會發現,除了投入教學、研究與服務外,楊老師曾經泳渡日月潭、環島一日遊、登玉山山頂等等,同時也擔任過好幾任橋藝中心的委員,原來擔任教授也可以熱愛山林,體驗豐富生活,並能夠適時與同學分享生活經驗,徹底實踐「言教、身教與境教」!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資工系 范俊逸老師:互動學習,關注產業發展趨勢

       在這個現代科技進步飛速的時代,范俊逸老師引領著學生走向多元的領域,不侷限在課本裡,而是分享資源和了解社會趨勢,並注重與時事結合,抓緊最新的產業發展;俊逸老師也依循著因材施教的方式,針對每位學生的個別差異,做最適合的調配,來進行恰當的教學方式;尤其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如此一來,不僅增進學生學習的樂趣,老師也能從中獲得教學方式的啟發及思考,例如在資訊安全課程中,俊逸老師會提出各項議題,與學生討論資訊安全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透過提出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除了吸收基本的理論知識外,也能深刻地認識實際應用的意義。

       此外,在安全電子商務課程中,俊逸老師選擇使用的實習設備,是時

下大多數銀行所採用的,讓學生能夠提早體驗產業界的環境。俊逸老師這樣的堅持,對於學生頗有助益,講課時亦會提供最新的產業發展現況,與社會接軌,期待學生能夠將所學運用於畢業後的工作上。體會到科技進步的迅速,俊逸老師在教學與研究上的精進亦從不停歇,舉凡榮獲優良導師、教學研究獎勵、網路通訊國家型優良計畫、教學績優教師等,在在顯示俊逸老師豐碩的教學研究成果。

99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環工所 袁中新老師:教研併進,樹立典範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認真教學的老師」,秉持這樣的教學理念,袁中新老師付出許多心力於教學及研究上。袁老師以多元的方式傳授知識,例如安排學生到工廠參觀及實驗,結合基礎知識與實務的經驗,訓練學生靈活的思辨能力,並將理論實際運用於生活中;再藉由分組實驗,讓學生按步驟分析、操作,親身瞭解污染物採樣及化學成份分析方法,由此也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同學彼此間的凝聚力;同時,強化學生文獻蒐集及資料歸納的能力,期末讓學生都有機會上台

呈現成果報告。袁老師也經常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專業研習會或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活動,以擴展學術視野,而不侷限於自我的研究裡,兼顧學術研究的「寬與深」。

       袁老師目前亦擔任工學院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帶領整個研究所向前邁進,未來將籌劃遠距教學,規劃拍攝教學錄影課程等,以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管道,期待能夠培育出具有專業技術、環境倫理概念的學生;除了擘畫願景之外,袁老師也不斷地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並開設英文授課課程,以增強學生國際學術交流的基本能力。藉由豐碩的研究成果(12項發明專利)及學術研究著作(69篇SCI期刊論文及472篇研討會論文),可見袁老師一直在研究及教學上持續精進,並已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學習的典範。

 
電機系黃國勝教授

       黃國勝教授於1993年獲美國西北大學電腦工程博士學位,旋及被國立中正大學電機系延攬回國任教並繼續從事於機器人科學技術方面的研究。這幾年曾擔任過中正大學電算中心組長、電機系系主任、光機電所所長、國科會自動控制學門規劃委員、國科會院控管計畫複審委員、行政院跨部會數位落差策略小組會議委員、教育部全國微電腦應用系統設計製作競賽-機器人與自動機具組召集人、大學院校工程教

育認證中心認證委員、大學院校評鑒委員、IEEE機器人及自動化台北分會主席、自動控制學會理事、機器人學會常務理事等。目前其研究興趣主要在於多機器人合作的研究議題及智能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應用議題。除此之外,對於其他機器人科學相關的研究課題亦抱持著相同的研究興趣。因此,黃教授目前在國內及國際上乃是機器人科學界相當知名並且有卓越貢獻的研究學者之一。由於其優秀的學術表現受到國際人士的認同,因此被提名與接受任命為歐洲電子電機學會院士(IET Fellow)。黃國勝教授的研究頒域與興趣包含了機器人路徑規劃、機器足球員系統、加強式合作學習。

電機系張議聰助理教授

       電機系張議聰助理教授在2007年在台灣大學電子所拿到博士學位。2007-2011年臺灣大學新興物質與前瞻元件科技研究中心作博士後研究, 研究的方向是以奈米光電-表面電漿子應用於紅外線熱輻射元件、太陽能電池和具有極化有機發光二極體為主。於2011年8月加入了中山大學電機系電子組的行列, 以奈米光電和材料、能源光電和半導體元件技術作為研究方向。

機電系許聖彥助理教授

       Dr. Sheng-Yen Hsu completed his B.S. and M.S. degrees in 2000 and 2002 respectively at National Cheng-Kung University (NCKU)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After that he became a 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NTU for two years. In 2004, he accepted the admission to the Ph.D. program in the Dept. of Mechanical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WRU) with Case Prime Fellowship and graduated in 2009.

       Before joining the Dep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NSYSU in 2011, he was a research associate at CWRU. 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fire safety, reacting flow modeling and combustion applications.

資工系王友群助理教授

       You-Chiun Wang(王友群)received the BEng and MEng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rom the National Chung-Cheng University and the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Taiwan, in 2001 and 2003, respectively, and the Ph.D.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the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Taiwan, in 2006. He w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Taiwan, during 2007-2011. Since 2011, he joined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iwan, where he 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professor.
       Dr. Wang served as a guest editor of The Computer Journal (2009), on the editorial broad of IAR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Advances in Networks and Services (2009-present), and as TPC members of more than 30 communication/computer conferences. His research aims at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distributed network algorithms. Currentl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ensor & actuator networks, and mobile & pervasive computing.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30 academic papers in these fields. He is a member of the IEEE and the IEEE Communication Society.

材光系楊士禮助理教授

       After obtaining the B.S. degree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e completed his master degre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Syracuse University, New York. To pursue his research career, he went to Florida and studied in the optical center, CREOL, at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I obtained my Ph.D. degre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2000. Nonlinear optics was his research area and the subject on passive optical limiters had pushed the best performance by more than 15 times. In the

past few years,he worked on coherent light generation of organic thin film on various photonic crystal structures. Currently, he intends to study the bio-imaging techniques.

光電系魏嘉建助理教授

       Chia-Chien Wei (魏嘉建) received his Ph.D. degrees in Electro-Optical Engineering from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n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 in 2008. In 2010 he joined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and in 2011 he joined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where he 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Photonics.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signal processing, advanced modulation formats,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and radio-over-fiber systems.

環工所陳威翔助理教授

       Dr. Wei-Hsiang Chen received his B.E. degre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t Tamkang University in Taipei, Taiwan in 2000, his Master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ittsburgh, PA in 2004, and his Ph.D.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nor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Davis, CA in 2009.
       After graduation, Dr. Chen worked as a Post-Doctoral Scholar in the Center for Affordable Technology for Small Water Systems in UCD until joini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July 2011. Among many application domains in which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to solve problems posing risk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Dr. Chen’s research interest mainly focuses on toxic byproduct formation, environmental fate and transport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alternatives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He has publications and is a reviewer for a number of peer reviewed journals and technical reports. Dr. Chen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 (ASCE), and American Public Works Association (APWA).

通訊所曾凡碩助理教授

       通訊所曾凡碩助理教授於2002、2004、2009年分別畢業於輔仁大學電子工程學系、中央大學通訊所及交通大學電信所博士班。博士班畢業後,於交通大學從事短期博士後研究,其後擔任陸軍通信排排長,2011年七月退伍後,同年八月加入中山大學通訊所行列。個人主要研究領域為無線通訊之協力式系統傳收設計,多輸入多輸出系統,統計訊號處理等。

 
林煒程(電機博二):理解抽象觀念 教具教學使其生活化

課程名稱:微波元件導論

理解抽象觀念 教具教學使其生活化
電機領域專業課程存在抽象觀念,也是電機系學生必備能力,讓學生完全了解抽象觀念為TA職責首要任務。協助授課教師製作教學輔具,以及批改學生的考卷。藉由批改考卷了解學生吸收課程知識的程度。依此向授課教師回報,讓授課教師彈性調整上課內容,進而使學生吸收到最完整的課程知識。

優秀TA提升教學品質小撇步
1.在每次考試過後,讓授課教師了解學生的解題狀況,增加上課效率。
2.協助授課教師製作具體化的教具。

莊額碩(資工博四):艱澀課程隨堂旁聽 預測學生學習困處

課程名稱:演算法

艱澀課程隨堂旁聽 預測學生學習困處
除了幫助教授準備教室與教材之外,助教旁聽教授的課程以了解教學內容及進度,並注意課程重點及較困難部分,協助同學解決可能會遇到的學習困難。

優秀TA為學生加油打氣 教學過程合宜不躁進
當同學覺得課程太過深澳,容易萌生放棄念頭,因此優秀TA常給予同學鼓勵,增進同學學習信心,盡可能協助同學跟上課程進度,協助方式有:

1.提供一至兩個時段讓學生發問。對於較難題目,仔細講解,過程中注重雙向溝通,反覆詢問對於
   已講解部分是否尚存疑慮,而非一次把題目全部講解。
2.對於無法在該時段前來發問的同學,以Email、BBS或另外約時間解惑。
3.批改作業要讓同學知道那些觀念不正確、並了解如何修正。

盧世敏(光電博四):反覆溫故而知新 嚴謹樹立專業度

課程名稱:工程數學(一)

反覆溫故而知新 嚴謹樹立專業度
為了建立擔任教學助理的專業度,並正確無誤地將課本觀念教授學生,我要求自己在老師授課期間每課必到。即便在擔任這次教學助理前,我已經旁聽過老師的工程數學(一)許多次,但我仍舊相信每一次的上課,都能像看書一樣溫故而知新,每次都能有更深層的認知、不同的體悟,讓自己對內容能有更全方位的認識和了解。

隨堂聽課 掌握學生學習狀況
我會要求自己每課必到另一個原因,在於每屆學生的資質並不相同,對於老師的授課內容理解程度也有異。由於老師授課內容較偏理論性,學生因經驗上的不足,對老師所描繪的理論模組缺乏想像難以產生共鳴,而容易放棄學習機會。所以我會藉由每次課程旁聽,了解學生聽課上可能出現的盲點,並在課後輔導以實務概念和簡易案例代替理論進行說明,激發學生學習原動力。

結合虛與實 打造全方位學習環境
與老師討論後,我會針對學生的程度和反應,設計一些題目讓同學練習;課堂之餘,除了每次會在原教室與同學進行討論外,也會定期安排網路課後輔導時間,提供學生教學詢問,並將與學生的討論內容反映給老師,以達到教學的立即反應。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協助老師架構一網路系統,可下載輔助教材,以及師生溝通平台,讓溝通可以更雙向,並安排時間定期上網維護網路空間,以維持網路平台的穩定性。

黃柏榮(通訊碩二):TA到TA+必經之路 具備追根究底的熱忱

課程名稱:數位通訊

掌握觀念 選擇考題面面俱到
擔任優秀TA最具挑戰性之一的任務為勾選課本習題。勾選考題時需要注意考題深度與寬度的代表性。同時也要注意老師上課進度中哪些章節著墨較多,以此為標準勾選題目之比例,使同學容易準備也抓住本科知識精隨。

閱卷著重觀念的融會貫通
批改考卷在秉持公平公正的精神下,評分標準著重觀念是否正確。當同學解題過程觀念正確,卻因計算失誤導致答案錯誤,我會斟酌僅扣些許分數。批改時,要在考卷上清楚寫明該題扣分原因,考卷發放後並鼓勵同學詢問。平時同學發問若無法當下解答則請同學留下聯絡方式,當解出答案時再跟同學聯繫。

優秀TA具備追根究底的熱忱
優秀TA保持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以及「追根究底」的熱忱。比如跟老師討論「投影片上這樣寫是想要表達什麼?」或者在習題方面思考「除了這樣解,還有其他方法嗎?」。成為TA,自身對該科的觀念一定要很清楚,這樣才可以了解同學的問題出在哪,觀念錯在哪,進而幫助同學。


 
2011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中山電機、工學、資訊領域進入三百大

        日前公布的2011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國立中山大學於分領域排名共有四學門進入世界前三百大,數學為全國第2名,電機為全國第5,工學是全國第6,資訊則為第16。

        2011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指標共分「學術生產力」、「學術影響力」、「學術卓越性」三大構面,含八個指標,分別為「領域近十一年論文數」、「領域當年論文數」、「領域近十一年論文被引次數」、「領域近二年論文被引次數」、「領域近十一年論文平均被引次數」、「領域近二年h指數」、「領域內高被引文章數」及「領域內高影響期刊論文數」,評鑑各校學術品質及數量上於近期與長期累積的科研論文成果,並考量學校規模及優質研究進行綜合評比。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學門表現突出,世界排名第75名,全國排名第5名,其中,h指數為全台最高。工學院院長陳英忠表示,電機在去年便進入百大,今年又再度進步,值得高興。雖然有很多評比都把中山電機排在全國第六、七名,是因為我們的論文總數量無法與其他大校比較;但以品質而言,在被引用以及影響力上,「中山是不輸人的」。雖然工學領域整體尚未進入百大,但是電機學門領域的表現突出,「這是不錯的成果」。

        陳院長提到,中山整體工學領域已經在全世界進入前兩百大,資訊則是進入三百大。未來工學院將再加強學術影響力的提升以及整體能見度的行銷,舉辦各工學領域甚至全校跨領域的創意競賽,將研究成果應用到生活中,也能提升一般社會大眾對於研究型大學的了解,讓學生對於專業應用的感受度加深。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陳英忠教授


2011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國立中山大學分領域學門排名
電機:全球75、全國第5
工學:全球183、全國第6
資訊:全球242、全國第16

電機系高家雄教授退休餐會

       電機系於2011年10月28日舉行「電機系高家雄教授退休餐會」,對老師多年的辛勞表達感謝與祝福之意;會中由電機系、工學院分別致贈紀念品,高老師發表感言,在溫馨的餐敘下畫下圓滿的句點。

2011TICA盃外籍生趣味運動競賽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與崑山科技大學共同主辦的2011TICA盃外籍生趣味運動競賽,由全國17所國合會聯盟大學協辦,參賽者來自30餘國,超過280名外籍學生參加之外,索羅門大使暨夫人、貝里斯代辦、宏都拉斯公使、布吉納法索參事、史瓦濟蘭一等秘書暨夫人、聖多美一等秘書、甘比亞等貴賓也都參與這場盛會。

        此項運動會主要以增進外籍生團體默契與身心靈健康為主,比賽項目有雙人夾球、拔河比賽、臨門一腳,及大隊接力。其中,國立中山大學電機電力學程由學程助理簡明美帶領來自貝里斯的碩二學程生馬依凡與甘比亞碩一學程生戴沛參加,並與台北醫學大學國際醫務管理碩士學程及高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學程合併聯隊參賽。經過激烈競逐,四項趣味競賽總成績優勝名單分別是:第一名崑山科大,第二名屏東科大,第三名元智大學,第四名中山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及高雄醫學大學聯隊。

外文機電聯合聖誕舞會

        2011年的第一個聖誕舞會,是中山大學機電系與外文系的聯合聖誕舞會,十分盛大的在華園飯店舉行。兩大系學會的結合,使得這場舞會更有看頭,不但有高級且不間斷供應的Buffet,還有人手一杯的紅酒,現場整個呈現出華麗、璀璨、高貴的風格,非常氣派!

        一開場就重金禮聘到國標社,帶來了幾段性感與可愛兼具的舞蹈,接著還讓男女玩著有互動的遊戲¬用脆笛酥傳像皮筋,兩位主持人不斷得炒熱現場氣氛,用完餐點後,緊接著進入今晚的最高潮,雙雙對對的跳舞時間,燈光美氣氛佳,紅男綠女都沉浸在愉快之中,各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多美麗的一個畫面!

        人人手上都拿著一杯紅酒,在這個時候,可以認識新的朋友,或是邀請舞伴再度共舞,男生大方的詢問女生名字,讓整個場面又是臉紅又是心跳,最後的尾聲,不免俗的交換禮物和抽獎時間,戴在手上的號碼牌不斷的往右傳著,到底哪一個號碼落入手中呢?抽出的大獎到底會落入誰家呢?

        快樂的夜晚就這樣悄悄的消失,對於這次舞會如此成功,兩系系學會會長林逸誠及蔡宜婷皆表示:「能夠給大家一個開心的夜晚是我們的榮幸!」

台灣綜合大學系統 整合4校特色 集思廣益永續發展

        台灣綜合大學系統(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System of Taiwan)於100年10月8日召開「校長及副校長會議及暨行政單位工作圈會議規畫討論會」,四校主管共四十多人與會,決議以3年、5年、10年做為具體目標達成的時程表,共同宣誓台綜大系統永續發展,不僅4校合作,並且帶動台灣高等教育向上提昇。

        台灣綜合大學系統由中山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及中正大學共同組成,從96年中山、成大、中興、的「T3大學聯盟」,直到99年中正大學申請加入,短短幾年內,已經獲得教育部肯定,並且積極運作發展中。此次召開「校長及副校長會議及暨行政單位工作圈會議規畫討論會」,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中興大學副校長徐堯煇、中正大學校長吳志揚皆出席討論,四校宣誓未來永續發展的願景,並且展現旺盛的整合企圖心。

        經過校長副校長會議,以及行政工作圈分別討論,台灣綜合大學系統高效率的達成多項決議,由各校校長分別宣達;台綜大已經具體明訂未來發展願景,將以2013年達成帶領區域發展短程目標,2015年達成大學自主,並且跨國學位學程中程目標,2020年尋求全球頂尖大學長程發展目標。

        至於台灣綜合大學發展經費,由各校分別匡列預算,中山大學、中興大學、中正大學各挹注五千萬元,成功大學挹注一億元,共兩億五千萬元的預算將交由總校長靈活運用,為發展四校整合計畫預算,以及尋求政府支持的配合款。

        中山大學楊弘敦校長則表示,台灣綜合大學系統有效整合之後,可望開設跨校學位學程,學士班、碩博士班都適用,學生可以在台綜大系統內自由選校選系,提高聯合招生效益;尤其延攬大師,更可聯合4校的經費與力量,讓諾貝爾大師和國際級的講座教師,可以穿流在台綜大4校校園內。中正大學校長吳志揚對於未來4校的圖書系統與數位系統,也多所建言,包括未來昂貴的電子書資料庫、電子期刊,4校可共同訂閱,資源共享降低成本,對於貴重儀器的購買與使用,4校資源也彼此分享。

        地主成功大學黃煌煇校長表示,台灣綜合大學秉持南部人腳踏實地的特色,「我們不好高騖遠,但是會集思廣益」,黃校長認為,在各個工作圈中,鎖定最獨特頂尖的主題,短期之內做出具體成效,發揮整合四校特色實質效益。目前教育部已經由成功大學試辦大學自主治理方案,尤其在財政和法規部份,已經頗為成熟,成大經驗可供參酌,也希望台綜大各校主任祕書和財務長共同合作,響應大學自主治理方案推動。


跨校選課

       為整合運用高高屏地區大專校院教學資源,提供學生多元化的學習視野,促使學生在全方位的學習空間獲得自我提昇,特於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夥伴學校開設課程提供學生校際選課。100學年度第一學期跨校選課合計提供1,884門課程,分別本校100門、屏東教育大學972門、高雄大學632門、高雄師範大學19門、高雄醫學大學21門、義守大學137門、臺東大學3門,跨校選課總計人數為30人,對於跨校選課有興趣的同學可點選以下相關網址。


教育部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跨校選課網站


課輔助理跨校支援

       為提升夥伴學校學生學習效能,以各校研究生擔任課輔助理相互支援夥伴學校,教育部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補助夥伴學校學生進行課輔助理跨校支援。100學年度第一學期課輔助理跨校支援共計支援6校17門學科,分別為本校1門、屏東教育大學3門、高雄大學4門、高雄醫學大學5門、義守大學3門、臺東大學2門。本校之宿舍區學習輔導角落課輔助理值班表如下表所示,歡迎同學多加利用。


跨校學生學習讀書會

       為鼓勵區域內學校學生成立跨校學習讀書會,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動機,建立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表達溝通等核心能力,教育部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補助夥伴學校在校學生組成讀書會。100學年度第一學期跨校學生學習讀書會申請通過共15案,獲補助之計畫如表所示,學期結束後並將成果發表於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跨校學生學習讀書會網頁

讀書會小組名稱計畫主題 成員數跨校性
野外調查安全實務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8 中山3 高大1 高醫2 高師2
中山大學物理系104級普通物理學讀書會 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6 中山6
資料探勘相關論文進階研讀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6 高大5 成大1
設計競賽創意發想社團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6 義守5 高師1
微積分進階學習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8 高大8
C語言程式設計進階研讀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6 高大8 中山1
生命力開發研究小組中外經典 6 台東6
JLPT一級日語語法讀書會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10 高大10
波導光學討論讀書會 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15 高大13 中山1 義守1
性別教育研究讀書會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7 中山7
人文思辨之旅中外經典 12 中山12
財金領域專業進修研討會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6 中山6
全方位開發-探索人生小組中外經典 6 中山3 高醫1 高師1 義守1
太陽能光電新知讀書會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9 義守6 高大3
科技新知讀書會專業學科進階學習 9 義守7 高醫2

國立中山大學國際交換學生出國交換徵選資訊

申請對象:大學部一至四年級及碩士班一至二年級(不包含延畢生),且英語能力優良(iBT 53 or                     IELTS 4.5 or 其他同等有效語言測驗成績)。
申請條件:符合交換學校各項限制。
申請時間:一般地區之學校約每年11月,日本地區之學校約每年9月,大陸地區之學校約2月中旬                     (101年起新增)。
徵選程序:英文成績佔70%,其他有利審查資料佔30%,以總分高低順序依學生志願序分發。
交換學校資訊每年均會調整,詳細資訊請參閱本校國際事務處網站,網址為http://oia.nsysu.edu.tw/bin/home.php

一般地區之交換學校名稱
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
馬尼拉雅典耀大學(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Philippines)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中央大學(Chung-Ang University)
梨花女子大學(Ewha Women University)
成鈞館大學(Sungkyunkwan University, Korea)
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葛瑞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
澳洲La Trobe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
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波特蘭州立大學(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 U.S.A)
馬約大學(Universidad Mayor)
CETYS大學(CETYS Universidad, Mexico)
里昂第二大學(Universite Lumiere Lyon 2)
波爾多政治學院(IEP de Bordeaux)
烏特列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
波蘭大學(Polonia University in Czestochowa)
林奈大學(Linnaeus University, Sweden)
夸美紐斯大學(Comenius University in Bratislava)
中東科技大學(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法提大學(Fatih University, Turkey)
拉 脫 維 亞 大學(University of Latvia, Latvia)
皇家理工學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
捷克科技大學(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札格拉布大學(University of Zagreb, Croatia)


日本地區之交換學校名稱
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 Japan)
法政大學(Hosei University, Japan)
創價大學(Soka University, Japan)
國士館大學(Kokushikan University, Japan)
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 Japan)
專修大學(Senshu University, Japan)
山形大學(Yamagata University, Japan)
琉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Japan)
中央大學(Chuo University, Japan)

 
教師風采

◆光電系鄭木海教授、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材光系周明奇教授榮獲國科會100年度「傑出研究獎」。
◆材光系周明奇教授、電機系黃義佑副教授榮獲本校100年度「國立中山大學產學傑出獎」。
◆電機系榮獲「2011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電機類世界排名75。
◆電機系黃國勝教授榮任Associate Editor,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 Cybernetics。
◆電機系葉家宏副教授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100年度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
◆電機系林惠民教授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100年度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榮獲臺灣國際發明得獎協會頒發「國際傑出發明家終身成就獎」。
◆機電系潘正堂教授參加國科會工程處98及99年度技術及知識應用型產學合作計畫成果發表及績效
  考評會榮獲大機械領域海報展示優良獎。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榮獲臺灣國際發明得獎協會頒發「國際傑出發明家學術國光獎章」。
◆資工系楊昌彪教授、資工系陳嘉平教授、材光系楊士禮教授暨本校財管系郭修仁教授、應數系
  黃毅青教授榮獲「100年度全國大專盃教職員工橋藝錦標賽冠軍」。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榮獲「2011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光電系鄭教授木海獲選為中華民國光電學會一百年度「光電工程獎」得獎人。
◆光電系陳永睿講座教授榮任南台灣光電卓越研究中心主任。
◆環工所楊金鐘教授開發之同步電混凝/電過濾(EC/EF)技術,經國科會選定為100年國科會三項發表
  技術之一。
◆環工所林淵淙教授榮獲台灣氣膠學會「秋森獎」,台灣氣膠學會所發行之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為台灣唯一之環境科學類SCI期刊。
◆環工所陳威翔教授發表學術論文「新興鑭基氧氫氧化合物吸附技術去除水中砷污染物質」,榮獲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評選為「100年度土壤與地下水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99學年度第2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教師名單

單位教師 課號課程名稱
電機工程學系葉家宏 B3011202微分方程
謝東佑B3012102 電工實驗(二)
B3011203 數位系統設計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吳學鑑B3021102應用力學(一)
潘正堂 B3021203機電材料
B3022205微機電製成實務
邱源成 B3023105機械設計實務
錢志回 B3021202應用力學(一)
曾建洲 B3023202熱傳學
資訊工程學系范俊逸 B3044005資訊安全
柯正雯B3043007 數位影像處理
張玉盈B3043002 編譯器製作
楊昌彪B3042004 高等程式設計與實作
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 高伯威B3103007 材料機械性質
郭紹偉B3102001 物理化學
蔡宗鳴B3103003 材料與光電實驗(二)
謝克昌B3103003 材料與光電實驗(二)
光電工程學系于欽平 B3092004電磁學(二)
陳俐吟B3092002 電子學實驗(二)
B3092001電子學(二)
通訊工程研究所 李志鵬B3013202 通訊系統

學生榮譽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指導研究生郭容齊、曾信遠、劉人瑋等同學參加PRIMEASIAN 2011國際研討
   會,榮獲「最佳論文獎」。
◆電機系陳遵立教授暨機電系蔡得民教授、光灼華教授及南華大學黃冠雄教授研究團隊帶領研究
   生:劉立祥、陳韋廷、蘇謙懷、潘屏榮、黃聰謀等同學參加2011台灣風能學術研討會,發表論
   文:「應用於風力發電之激磁式同步發電機最大功率追蹤控制方法」,榮獲論文評比「優等論文
   獎」。
◆電機系陳遵立教授暨機電系蔡得民教授、光灼華教授研究團隊帶領研究生:劉立祥、潘屏榮、
   黃聰謀等同學參加第十屆海峽兩岸冷凍空調學術技術交流會,發表論文:「以DSP為基礎高效率
   無感測直流變頻壓縮機驅動器之研製」,榮獲論文評比「第二名」。
◆機電系林哲信教授指導郭書銘同學參加台灣及中國地區「上銀科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榮
   獲四等「優秀獎」。
◆機電系許正和教授指導研究生龐業軍同學榮獲第八屆上銀科技碩士論文獎佳作獎。
◆機電系黃永茂教授指導研究生郭宗育同學榮獲第八屆上銀科技碩士論文獎特別獎(工具機)。
◆機電系朱訓鵬教授指導研究生翁盟雄、黃文政、林根凰等同學榮獲「2011 China Nano –BEST
   POSTER AWARD」。
◆機電系朱訓鵬教授指導研究生黃文政同學榮獲「2011 NCHC HPC研討會海報競賽」佳作。
◆資工系黃英哲教授、侯少杰同學暨嵌入式式系統實驗室團隊榮獲「2011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
   (IENA)」金牌獎(作品名稱:Backward Compression System and Method)。
◆資工系官大智教授與本校資管系陳嘉玫教授共同指導資工系碩士生蘇群凱榮獲「The 6th Joint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Security(JWIS 2011) Best Paper Award」。
◆資工系范俊逸教授指導碩士生侯凱彤榮獲「臺灣網路智能學會99學年度碩博士論文獎」。
◆資工系范俊逸教授指導碩士生黃士韋榮獲「臺灣網路智能學會99學年度碩博士論文獎」。
◆資工系范俊逸教授指導碩士生陳俊成榮獲「中華民國資訊學會2011最佳碩士論文獎佳作」。
◆資工系范俊逸教授指導碩士生黃士韋榮獲「臺灣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最佳博碩士論文獎-碩士組
   佳作」。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指導博士生劉名哲同學榮獲「國家奈米影像競賽」第二名。
◆光電系邱逸仁教授指導博士生吳祖修同學榮獲「第廿屆學生論文獎」。
◆環工所袁中新教授指導學生任翼秀、蔡政謀發表學術論文「高雄都會區環境敏感點大氣汞濃度時
   空分佈及環境因子」,榮獲「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評選為100年度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優
   秀論文獎」。
◆環工所楊金鐘教授指導學生陳旻聰、蔡佳伶發表學術論文「電動力輔助板框式壓濾機提升都市下
   水生物污泥脫水之研究」,榮獲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評選為「100年度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
   優秀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學生洪偉哲、楊博名發表學術論文「以組合式薄膜技術處理受三氯乙烯污
   染之地下水」,榮獲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評選為「100年度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
   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學生王思凱、楊宗翰發表學術論文「以高錳酸鉀緩釋技術化學整治受三氯
   乙烯污染之地下水」,榮獲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評選為「100年度土壤與地下水研討會優秀
   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指導學生郭育嘉、邱漢瑜、劉嘉庭發表學術論文「利用乳化型釋碳基質提昇
   三氯乙烯污染地下水之生物降解效率:現地模場試驗」,榮獲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評選為
   「100年度土壤與地下水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環工所高志明教授及學生蔡在唐、黃文彥、饒瑞萍共同發表地下水風險評估學術論文,榮獲美國
   土木工程學會「Samuel Arnold Greeley Award」論文獎。
◆葉公節教授紀念受贈款獎助100年度得獎名單為:電機系胡毅同學、材光系李貞儀同學及通訊所
   鄧竹亨同學等3名。
◆張道源講座教授紀念獎學金100年度得獎名單為:電機系林秀瑛同學及光電系王俊達同學等2名。
◆電機系張皓欽同學、林栢暐同學及盧文哲同學、機電系蔣鎮宇同學、材光系李政樺同學及許瓊文
   同學、光電系郭祐禎同學、環工所許藝騰同學、通訊所李文泰同學等9名榮獲本校100學年度博士
   班獎學金。
◆電機系林孟誼同學、電機碩呂姿儀同學、資工碩林順意同學、材光系林偉勝同學、材光系蔡尚霖
  同學、材光系龔婉菱同學、材光系李昆耿同學及光電碩吳宜儒同學榮獲「陳梧桐先生清寒獎助學
  金」,核發獎學金每人10,000元。
◆電機系曾振家同學及光電碩賴韋銘同學榮獲「吳錦安先生紀念獎學金」,核發獎學金每人10,000
  元。
◆機電系林孟誼同學、電機碩呂姿儀同學及資工碩林順意同學榮獲「夏張秀枝女士殘障清寒獎助學
  金」,核發獎學金每人10,000元。
◆資工博董庭吉同學榮獲「夏張秀枝女士殘障清寒獎助學金」,核發獎學金30,000元。
◆電機系彭依涵同學、電機系胡繹煌同學及電機碩羅時偉同學榮獲「張希達校友清寒獎助學金」,
  核發獎學金每人8,000元。
◆資工系喬峯同學及材光系鍾承佑同學榮獲「七七級吳宗和校友紀念獎學金」,核發獎學金每人
  5,000元。

99學年度第2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系別/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電機系甲班 羅   傑、鍾喬登 黃欐雅、林昱宏、游依穎 黃心柔、錢弘彬、鄭創元
電機系乙班 周廷、李正勳 江玉心、蔡柏原、吳艾璇 林建安、賴政元、魏柏勳
機電系甲班 廖宜霆、葉祐良 許丞瀚、陳孟杰、賴贊仰 張晏維、魏廷霖、曾柏融
機電系乙班 林羿呈 翁銘宗 關淮中、何欣潔、蕭培需
資工系 歐尚錞、黃君瑋、歐鎧誼 柯享雨、王可人、黃柏翰 楊毅、邱宏文、謝泓仰
材光系 林偉勝、王俊雄、許琳 朱怡璇、許婉平、林甘軒 林易生、林宗昇、巫淑宇
光電系 張彥彬 洪宜諼、黃予筠 林軍豪、喬欣

國立中山大學99學年度博士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獎

系所別 獲推薦學生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電機系 康庭維 翁金輅 LTE/WWAN與LTE MIMO 行動通訊裝置天線研發
光電系 戴志豪 朱安國 張鼎張 先進SOI與High-k/Metal Gate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電性分析與可靠度研究

100學年度碩博士班研究生獎學金本院獲獎名單

                 (一)100學度碩士班獎學金獲獎學生名單:
系所學號姓名
電機工程學系M003010008陳民融
M003010020吳宗禧
M993010147謝依潔
M003010029謝沂廷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M003020015林佑安
資訊工程學系M003040012張庭愿
M003040008蔡誠祐
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M003100010李貞儀
M003100011高千惠
M003100018簡偉倫
M003100027鄭力
M003100032陳芸夆
環境工程研究所M993030019蔡政謀

                 (二)100學年度博士班獎學金獲獎學生名單:
系所學號姓名
電機工程學系D003010009林柏暐
D003010012盧文哲
D003010004張皓欽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D003020001蔣鎮宇
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D003100004李政樺
D003100005許瓊文
光電工程學系D003090004郭祐禎
環境工程研究所D003030005許藝騰
通訊工程學系D003070001李文泰

國立中山大學2011『工學院大學部專題成果發表競賽』得獎名單

 
系級 科系 姓名 專題名稱
第一名材光系 王柏翊Hierarchical Self-Assembly of Novel Polymer Bioconjugate An Approach to New Drug Carrier System
第二名光電系 莊友杭摻鉻釔鋁石榴石材料表面組織型態與螢光強度之研究
第三名光電系 王成宇管中粉技術之摻鉻光纖製程與特性
佳作材光系 鍾承佑以雙嵌段共聚高分子混摻PEG-POSS作模板合成中孔洞酚醛樹酯之研究
光電系 林 達可回復之光控染料液晶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分析及應用
電機系 陳楷欣結合USB 隨身碟之隨插即用型電力品質記錄器
最佳人氣獎光電系 戴慧文 銀電沉積
光電系 謝佩樺 無偏振特性的磁控可調相位延遲器在兆赫波段下
機電系 王柏盛蔡承恩 滾筒式近場靜電紡絲製程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學生與家長通訊
聯絡人:劉玥妏
E-mail: aex@mail.nsysu.edu.tw
電話:07-5252000轉4001-4004
傳真:07-5254009
通訊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