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 第13期 發行人:陳英忠
校園要聞
工學院新任院長 陳英忠教授—對本院整體發展規劃與願景...
想讓你的暑期生活更加充實豐富,就到本校「開放式課程網」吧!...
學生校外賃居注意事項...
傑出教師特別報導
光電系李晁逵副教授論文榮登「科學」期刊,成就輝煌...
99學年度本校優良導師   資工系 李宗南教授...
材光系年輕學者 郭紹偉副教授 榮獲《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刊登...

新進教師簡介

電機系鄧人豪副教授...
機電系曾建洲助理教授...

活動報導

日月耀中山—國立中山大學日月光半導體公司講座教授暨獎學金頒獎...
電機系翁恆義教授榮退餐會...
中山師生「愛交換」目標:全球華人交換網站...
「中山大學暨金屬中心聯合研發中心」簽約暨揭牌儀式...
產官學金三角通訊天線聯盟成立 就地取「才」打造兆元產業...

師生風雲榜

教師風采...
99學年度第1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教師名單...
學生榮譽...
99學年度第1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99學年度學士班優秀畢業生名單...
100年度「優秀教學助理」名單...
99學年度基礎學科(微積分)競試中山大學獲獎名單...

校園要聞

工學院新任院長 陳英忠教授—對本院整體發展規劃與願景


       中山大學工學院多年來在歷任院長及各系所老師的積極努力下, 無論在教學或研究上,都已有相當良好的基礎。然而在高等教育資源愈來愈緊縮,外在環境愈行艱鉅的今日,如何配合學校中長期發展策略, 全力爭取優秀傑出師資,整合、爭取相關教學與研究資源,協調並解決目前本院各單位在教學與研究工作發展上之瓶頸, 實為本校與本院繼續維持學術影響力與競爭力,保有國內頂尖研究大學地位,必將面臨之挑戰。因此,如何面對競爭與評鑑、 因應變革、開創資源、整合研發能量、提升教學品質以及建立本院特色,皆為院長所須思考與付出心力之處。 陳教授謹提出對未來工學院擬發展方向與工作重點之主張與願景如下:

一、大學部/研究所學生素質之提昇:

1.加強入學招生宣導,積極爭取各校優秀學生對本院大學部/研究所之認同。
2.鼓勵同仁重視教學,加強基礎教學與實驗設備之改善與擴充。
3.定期舉辦學生創作比賽或畢業成果展,活化學生之思考能力,並促進交流合作之機會。
4.補助學生參與校際比賽,以提升研究風氣。
5.配合系所,定期舉辦工廠參觀,使學生了解產業特質,擴展學生視野,規劃未來生涯。
6.加強研究所教學實驗室設備之擴充,積極推動實驗/測試設備共用之觀念。
7.加強招收外籍學生及鼓勵研究生出國研究(國科會千里馬計畫等)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研究成果。
8.重視學務輔導,關懷弱勢學生。
9.建立師生、畢業校友及學生家長之交流管道。

二、整合教學資源、落實認證制度與提昇教學品質:

1.整合教學資源
協調整合全院教學資源及共用教室之使用,並爭取經費改善教學設施以提供學生完善教學環境。
2.落實工程教育認證制度
配合國內目前推行之工程教育認證或系所評鑑制度,確實建立全院與各系所之教育目標, 重視學生意見,並積極強化與校友的聯繫,增進在校生與畢業校友的肯定與認同。
3.提昇學生外語能力與研究風氣
補助學生參加國際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獎勵學生參加國內外論文競賽。
4.區域回流教育之推廣
服務周邊產業、培養區域產業人才專業,鼓勵老師投入回流教育之專業培育工作,建立良好之產學關係。

三、提昇本院之學術地位與影響力:

1.整合具競爭力之研究團隊
加強教師員額之爭取及客座教授與大師級人才之禮聘;整合具學術競爭力之研究群,提升本院研究層次與學術地位。
2.建立具實務特色之研究團隊
積極協助本院教授們爭取研發經費,以維持本院永續發展之根基;鼓勵整合專業建立具實務特色的研究團隊, 結合本院學術單位與研發中心及本校產學營運中心與南區促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並配合相關產業研究單位(如金屬中心、工研院、南科、路科、中鋼與中油等單位) 共同提出具特色之研究構想,爭取中、大型計畫及產學合作案。
3.爭取校內空間或與業界合作成立共同研究室
積極爭取校內空間,或透過獎勵辦法積極促成本院教授經產學合作機制於企業內共同具名設立研發部門, 爭取穩定且長期之研究經費與資源。(e.g.本校與金屬中心/本校與中鋼聯合研發中心)

四、提高工學院國際化指標:

1.落實與姊妹學校之人員互訪與學生交換
積極擴展各單位教師與學生之國際交流,以增加工學院各系所在國際知名度。
2.推廣全英語教學課程與學程
開設具專業吸引力之全英語學程,逐步吸引國際學生來校就讀,以促進國際交流及對外提升學校地位。
3.鼓勵並協助主辦國際學術活動
希經由國際學術會議培養具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之研究學者,提升學校國際學術地位。

五、產學關係之加強與本院知名度之提昇:

1.透過與媒體合作,努力推廣教師或校友之傑出研究成果的報導,提升本院系所在高中生、大學生、家長及企業家心目中之排名。
2.率領同仁參訪廠商,成立對外參訪與企業服務窗口,並建立資料庫,提供同仁參考,爭取建教合作機會。
3.不定期舉辦同仁研究心得座談會,並邀請產研單位負責人,交換彼此研究方向,以利相互溝通並從中尋求共同合作之可能性。
4.積極參與南部地區工商產業界之活動,如市府建設、產業園區規劃等。
5.舉辦或鼓勵同仁參與各種座談會。

六、行政效率之提昇與同仁福利之爭取:

1.強化網站功能,提供及時資訊、相關會議記錄及各項申請案制式表格等。
2.請益同仁,聽取同仁意見,了解同仁所需,鼓勵同仁休閒活動。
3.加強爭取教師升等、獎勵、提聘、出席國際會議等相關福利,及時提供並推薦同仁申請校內外獎項。
4.協助同仁申請國科會相關計畫,協調結合南部產業,形成研發團隊,進行計畫之申請。
5.協助助理教授及副教授同仁發表論文,以順利升等。

想讓你的暑期生活更加充實豐富,就到本校開放式課程網吧!

開放式課程網提供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場域,涵蓋本校各學院的專業課程、通識教育課程、教務處開放式課程。在教務處開放式課程 網中有TA培訓、教師研習及微型教學等相關主題演講,其中一系列的「余光中教授講座」,引經據典談「攝影」、「旅行與文化」、「梵谷」等精彩演講內容,生動精闢,歡迎前往觀看。

•相關連結
   國立中山大學開放式課程
   中山網路大學
   夏日大學


學生校外賃居注意事項

1.利用學校資源
大部分學校都有住宿服務組或生活輔導組,會收集相關優良房東、租屋行情等資訊。

2.安全第一
校園附近有些民眾會在頂樓加蓋房子出租給學生,頂樓加蓋的房子安全性較差,環境也不佳,不建議女生單獨入住; 另外,中南部有些大學建在農地附近,夜間照明、安全問題都需注意。並注意是否有消防設備,以及注意逃生路線是否僅有一條。

3.測試家電
走進欲考慮租下的房子後,要先確認屋中的家電運作是否運作正常或有無雜音出現,若有些家電壞掉需要修復, 最好先與房東溝通,並且在租屋的合約中註明修復日期與金額,以免日後會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及困擾。

4.交通便利
選定租屋範圍,最好早晚去看一次四周環境,確認是否有早市、夜市,環境可能較吵雜,也觀察交通便利性, 若平常騎機車、單車,則還須看停車處是否安全。

5.觀察室友
細心觀察已入住室友的生活習慣與清潔程度,以及陽台、曬衣場等公共空間是否髒亂, 若室友的生活習慣看起來不佳,建議再多看看其他的房子。

6.「日租套房」屬非法旅館,為保障個人生命及財產安全,請勿因便宜方便而入住。

7.鼓勵同學至「西灣租屋資訊網」(http://140.117.147.234/RHMS/index.php) 搜尋合適的租屋處,該網所屬房東與租屋處均由學校確認過非二房東。(以上資料摘錄自工學院導師會議—學務處簡報內容)

本校學務處於3月30日邀請房東們在理工長廊舉辦租屋博覽會,參觀人數絡繹不絕,更有多位同學當場便安排隔天看屋!材光系102級的於敬均同學, 則是笑說自己可是發揮貨比三家,絕不吃虧的精神,仔細的分析好多家房屋的資料,希望透過此次租屋博覽會,能順利找到自己未來的夢幻家園; 除了30日的租屋博覽會外,學務處生輔組也在31日舉辦租屋法律講座,讓學生們了解租屋相關法律,除了慧眼挑房外,也能小心不上當受騙,維護自身權益。


傑出教師特別報導

光電系李晁逵副教授論文榮登「科學」期刊,成就輝煌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李晁逵老師參與之聯合研究團隊,在光波範圍上對阿秒-as (1 as = 10-18秒) 脈衝電場直接調變與即時量測之重大進展, 獲科學 (Science) 期刊接受,該重大突破並即刻收錄於科學快訊 (Science Express) 上網公開。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系李晁逵老師,與中研院原分所孔慶昌研究員、交大電物系趙如蘋教授、及台大光電所彭隆翰教授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 透過全光學式之技術-整形輔助線性互相關技術 (shaper-assisted linear cross correlation - SALC),首次成功加以控制與監控, 該重大突破實現科學界對光波波形產生器 (optical function generator) 與光波示波器 (optical oscilloscope) 長久夢想。科學 (Science) 期刊編審之總評意見認為此一成果確為光波系統之重大突破里程碑,是一項高明卻簡易之科技,未來會有極寬廣之光電應用。

        身為計畫構想參與人之一,李晁逵老師表示,首次接觸與學習CEP光源是在2005年的日本,當時這種光源剛拿到諾貝爾獎,是非常新穎且正要起飛的領域, 受限時間以及設備與環境無法配合,冒出的想法及實驗設計就擱置下來,李老師笑說,「當時的實驗設計現還用磁鐵貼在辦公室白板上呢」。 後因李晁逵老師的論文指導教授牽線,認識了中研院孔慶昌研究員,就一些想法加以討論,也因此結下了合作的機緣,李晁逵提到,期刊論文中, 在協波基礎與線性互相關量測上的提出,便是加入研究團隊所蘊釀出來的。

        李晁逵老師回想,很多實驗上的突破最大的困難往往是「要把它做出來」,需要很多面向的配合,例如液晶元件與提高穿透與導電特性的薄膜, 因此,孔教授當時能邀請到台大彭隆翰教授加入並協助紫外波段導電膜製作,可說是讓整各團隊完整的關鍵,另外,現在MIT念書的賴建任則因退伍後回到實驗室做研究助哩, 提出可利用整形做相關實驗,則解決了環境對實驗影響的問題。「加上詹瀚松、謝智民博士日以繼夜的實驗及梁為弘在趙如蘋老師與彭隆翰老師那完成的元件」,這些才得以完成。

        李老師說明,阿秒科學還是個非常前沿的領域,應用主要還是針對光物質作用與原子、分子內的動力學過程。實際上,目前已開始針對這種光源的特色加以應用, 如生物動態影像,李晁逵與清大物理教授潘犀靈、博士陳蔚然則是計畫應用在加工與光源開發,「這是個大膽嘗試,希望能得到支持並有進展。」。

99學年度本校優良導師   資工系 李宗南教授

具體輔導理念與做法如下:
1. 「視生如親」的心態
有人說導師是異鄉遊子的父母,李老師在接派擔任100 級半數男生的導師, 對這樣的說法感覺特別強烈,主要是自己也有同年齡的小孩在外地念大學,所以較能利用同理心及以視學生如自己小孩的心態來與學生相處。 這樣心態也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2. 系統性的思考與規劃活動
為避免導生活動流於形式,李老師在不同階段,給以不同的內容來輔導學生。 在對象為個別、小組、自己的導生、或班級為單位也依活動內容決定。在大一上學期新生開學,設計自我介紹,輔以導引資料, 讓同學介紹另位同學,有趣活潑,加速彼此認識;本學期另外藉小群組聚餐,瞭解學生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大一下學期為了解學生生活情況, 讓學生訓練自我表達能力。大二上學期帶領生學登山健行,讓學生了解校園之美,並訓練體力,舒緩壓力。另外也舉辦全班吃火鍋聯誼。 大二下學期舉辦全班包水餃,了解廚藝樂趣。大三上學期因有許多同學需住宿校外,特別注意居住同伴與環境。大三下學期則結合二、三年級導師, 聯合舉辦?具風味土窯活動,並擴大學長姐、學弟妹聯誼。大四上學期舉辦升學指引、就業須知、鵬程萬里,來協助學生就業、甄試之準備。

3. 寓生命教育於專業課程
除了透過導生活動外,最直接就是透過課堂上在適當時機, 利用一些人生小品、名人演講與文章做機會教育,在艱澀難懂理工課程中注入輕鬆氣氛,並能同時給予學生全人教育,讓學生瞭解生命價值、團隊精神、工作倫理。

4. 積極參與學生活動
平常學生並不太會主動找導師聊天,相反的因學生辦活動非常花時間與精神, 通常也希望老師能參與,這對他們來講是最大鼓勵與肯定。藉著參與學生活動可以瞭解的他們的想法、生活態度、休閒活動,因此只要有空, 李老師皆盡量參與。過去三年除導生活動外,參與系友回娘家、期中大會、校外參訪等十餘次。

5. 積極鼓勵學習落後的同學
每個學生學習進度皆不一樣,李老師對於學習落後同學瞭解原因、給予建議與鼓勵,並配合學校機制,在課業給予追蹤輔導。

6. 留下美好的回憶
就像大多父母會為小孩留下成長照片,導師若能盡量搜集學生在校四年生活活動照片,未來做成光碟或網站,能讓老師與學生留下一份屬於導生共同的回憶。

材光系年輕學者 郭紹偉副教授 榮獲《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刊登



        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系郭紹偉副教授其論文獲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刊登,回顧高分子材料領域之研究;本校材光系蔣酉旺助理教授同年亦有文章獲此期刊刊登,期許未來不斷自我提升。

        郭紹偉老師說明,此篇論文主要講述新一代之高分子奈米複合材料-多面體聚矽氧烷(POSS),為回顧性文章。郭紹偉解釋,此類材料約在20年前由美國空軍所發展出來, 主要應用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上。在過去的10至20年期間,研究此材料的論文總計約為100篇,而近五年已增加至約1000篇左右,代表此領域近幾年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相當重要。

        郭紹偉老師在博士畢業之後,開始從事此材料的開發。郭老師笑說,此領域原本與自己的博士論文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他利用博士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首先提出此材料因為可能會與高分子產生某些特殊的作用力,而開始了此一系列的研究,並在2002年首先發表了第一篇相關的文章,此篇論文並入選了高倍引用數論文。 郭紹偉老師提到,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山的研究團隊在該領域發表的數量及質量已是世界頂尖,因此郭老師從去年開始便著手撰寫該領域的回顧性文章。其表示「能被期刊接受感到相當的高興」。

        郭紹偉老師提到,研究的動力可以分為很多層面,一方面是對此領域研究的熱忱,當然還有一方面是實際的考量。但郭老師強調, 「如果沒有研究的熱忱,是不可能會有好的研究成果」。研究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瓶頸,「但我覺得遇到瓶頸其實是研究中過程中最重要的」, 郭老師認為,如果實驗的結果,跟預期的一樣,那其實就沒有研究的必要了。一般解決的方法,就是大量閱讀相關的文獻,並加入自己的想法。 提出一套理論,解釋實驗觀察的結果,「我覺得這樣的過程是研究中最有成就感及樂趣的部份」。

        郭紹偉老師認為「教育的部份當然比研究重要。」大學的存在功能,除了探索未知的知識,還有一部份是如何培養下一世代年輕的學生, 成為社會的中堅。而如何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必須鼓勵學生嘗試未知領域的開發,這是相輔相成的概念,而郭紹偉老師未來也希望自己能持續提升自我。

新進教師簡介

電機系鄧人豪副教授

電機系鄧人豪副教授,1987年畢業台南一中,1991、1993及1996分別畢業於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班、 電機工程碩士班及電機工程博士班。1996年博士班畢業後,擔任陸軍通信排長,1998年退伍後,加入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擔任助理教授, 2002年升任副教授,2006年升任教授。因生涯規劃,很幸運的在2011年2月回到自己的母校電機系擔任副教授。個人主要的研究在於能源管理系統、 配電自動化、智慧電網與綠能系統及其應用。

機電系曾建洲助理教授

機電系曾建洲助理教授在台灣大學機械系拿到學士以及碩士學位,並且於畢業後擔任了一年的教學助理。 之後出國深造,於美國密西根大學拿到機械博士學位,於九十九學年度下學期加入了中山大學機電系的行列。專長是計算流體力學以及數值模擬。 目前於大學部教授流體力學,熱傳學,和熱工實驗,並教授可壓縮流等研究所以上課程和專題討論。


活動報導

日月耀中山—國立中山大學日月光半導體公司講座教授暨獎學金頒獎

        日月光集團為鼓勵教師致力於學術研究與社會服務,並培育工程領域人才、獎勵優秀學子能安心向學,於5月25日由日月光集團工程中心資深副總洪松井代表捐贈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近370萬元, 做為講座教授及獎學金補助。中山大學行政副校長鄭英耀也代表中山大學舉行表揚儀式,獲獎教授及同學皆出席表達感謝。

        日月光集團設立「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日月光半導體公司獎學金」、「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日月光半導體公司講座教授設置辦法」, 每月捐贈超過30萬元,做為獎學金及講座教授獎勵金,針對中山大學學術研究及社會服務貢獻卓著的工學院專任教師及中山大學工學院各系所在學之大學部大二、 大三學生及研究所碩一、博一及博二學生,予以獎勵。

        中山大學行政副校長鄭英耀提到對日月光的第一個印象來自於過去在高市府任職時,曾聽同事提起日月光為高雄提供許多就業機會,「高雄不能沒有日月光」, 而第二個印象則來自於自己的博士生便是在日月光就職,今日日月光的多位主管可說是校友回娘家。鄭英耀提到,日月光集團是全球第一大封測集團, 也是高雄地區數一數二的大公司,鄭英耀也感謝日月光集團在業界卓然有成之餘,願意擔起社會責任,熱心投入社會公益與照顧鄰里。

        日月光集團工程中心資深副總洪松井同時以中山校友的身分向學弟妹說明日月光近況,並且希望未來能做得更好,他提到,日月光去年總收入40億美金, 高雄廠便占了一半,除了在技術上經常與中山大學合作交流外,更希望透過在地企業及在地學界的結合,共同讓高雄有更好的生活,「高雄會變得不一樣」。

        日月光半導體公司人力資源副理林顯堂本身也是中山EMBA校友,他分析,日月光員工約有16000人,其中重要的技術人員約佔4000位,其中的主力, 「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在比例上數一數二」。林顯堂透露,未來日月光的十年計畫中,高雄產值要達到60億美金,人才投資是很重要的部分, 「未來要在高雄加蓋六棟可個別容納7000人的大樓」,未來日月光的在地化產業會繼續深耕,增加核心競爭力。

        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光灼華認為,雖然南部的大學生畢業後多往北移,但是據他觀察,研究生回流的比例極高,許多研究所以上的人才畢業後都留在南部, 相信有優質的產業必能推動良好的就業環境,中山大學也能在人才培育、產學合作上與日月光更多合作。

        日月光此次提供36個名額給工學院各系所同學,得獎同學每月可獲3600~5000元獎金,時間長達一年,讓這些優秀學子能減輕家計、安心向學。 此外,獎勵3名致力於學術研究與社會服務有成之教師,包括電機系教授洪子聖、機電系教授任明華、資工系教授黃英哲, 給予日月光講座教授之榮譽,希望獲獎教師持續在學術研究及社會服務方面發光發熱。



獲獎同學名單:

姓名系所 學號獎助金額
錢弘彬電機系 B973011013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黃心柔電機系 B973011014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林建安電機系 B973012016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陳彥翰電機系 B983011054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吳艾璇電機系 B983012026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溫達乾電機系 B983012049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郭雅雯電機系 M993010086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蕭介勛電機系 D983010017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陳俊佑電機系 D983010030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蕭于哲機電系 B973021027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林懿伶機電系 B973021037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曾柏融機電系 B973021050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張晏維機電系 B973021057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關淮中機電系 B973022005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蕭培需機電系 B973022036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洪育祥機電系 M993020021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楊仲軒機電系 M993020074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劉宗鑫機電系 D983020013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謝泓仰資工系 B973040001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謝政佑資工系 B973040043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陳志瑜資工系 B983040044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黃 珣資工系 M993040002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陳佳妏資工系 M993040033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許妙鸞資工系 M993040038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林萬豐材光系 B973100037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林易生材光系 B973100053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朱怡璇材光系 B983100037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黃凱偉材光系 D983100010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官聖堯材光系 D983100012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王成宇光電系 B973090003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陳映安光電系 B973090008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陳俊彥光電系 B983090008 3600元/月,共12月計4萬3200元
何首毅光電系 M993090003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吳瑞彬光電系 D983090001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楊宗翰環工所 M993030005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蔡依烜通訊所 M993070014 5000元/月,共12月計6萬元
電機系翁恆義教授榮退餐會

電機系於2011年4月29日舉行「電機系翁恆義教授榮退餐會」,對老師多年的辛勞表達感謝與祝福之意;會中由電機系、工學院分別致贈紀念品,翁老師發表感言,在溫馨的餐敘下畫下圓滿的句點。

中山師生「愛交換」目標:全球華人交換網站

        愛交換( i Change)網站是由中山大學電機系林惠民教授和中山能源管理實驗室的學生一起成立的以物易物交換平台。 其網站成立目的是鑑於地球資源有限,為節省能源和做到回收再利用的環保功能,中山師生成立了愛交換(www.ichange.com.tw)。

        愛交換網站於今年三月成立,至今會員人數已達73人,共有336項交換物,目前成交件數約90件。 透過這個網站,大家可以以物易物,減少資源和金錢的浪費,以最小的代價得到大的利益。能源管理實驗室的黃信誠身兼網站管理人, 他說「每個人對於物品的價值認知不同,便宜的東西也能以小搏大。」很多曾在網站進行交換的使用者都給予正面的評價和推薦。

        今年三月底時,愛交換曾理工長廊做過實體行銷的擺攤交換活動,第一波主打以目前很受歡迎的便利商店Hello Kitty吊飾為主,反應熱烈, 黃信誠表示再來會以六月多的畢業季為第二波,主打學期末大家已的不需要的物品,如宿舍日常生活用品,或是以不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等等, 作為交換的主要項目。

        電機系林惠民教授說「未來希望做到不僅止於物品交換的功能,還能擴展到資訊的交換,如飲食、風景名勝等等的資訊交換。目前網站仍在創立初期, 未來會新增更多功能,如小遊戲、養寵物等等。」目前的推廣對象以中山大學學生為主,未來希望能逐次推廣到全高雄、全台灣,而後至全華人地區, 甚至是日本等東亞國家,目前網站已另有簡體中文版本。相對於西方國家的交換網站,以物易物並不風行於東方,但林惠民教授仍然看好此領域的發展, 「以現今的趨勢來看,節能減碳是相當重要的議題之一,因此本網站可能會帶動趨勢,讓人人都可簡單的做到節能減碳救地球。」

        不同於國內其他的交換網站,「愛交換」並不完全以商業性質為出發點,而是以環保觀念為立足點出發,更以學生風格的年輕朝氣為主, 進一步建立年輕一代學生的信用制度,以以物易物達到自己的需求而不浪費。因此歡迎大家一起「愛交換」救地球!愛交換網址 www.ichange.com.tw,或上facebook搜尋 i Change


「中山大學暨金屬中心聯合研發中心」簽約暨揭牌儀式

        中山大學及金屬中心於3月31日共同簽訂100年度學研合作計畫-「智慧型動態平衡電池組控制網路技術與系統研製」並舉行「中山大學暨金屬中心聯合研發中心」之成立揭牌儀式, 由中山大學楊弘敦校長與金屬中心黃啟川董事長共同主持。中山大學電機系計畫主持人王朝欽主任、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伏和中執行長也出席此會議。

        雙方為建立彼此長期合作關係,結合學研界之優質資源,投入電動車產業升級發展而在中山大學內成立的研發中心,預計五年的合作計畫,以電池管理系統之相關晶片研發為首要研發方向。

        楊校長致詞時表示,金屬中心在台灣金屬工業的技術研發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且與台灣上市上櫃多數公司有著密切的互動,顯示金屬中心在產業界的耕耘甚深。 而中山大學是國內精緻型人文與科技並重的研究型大學,在國際上的學術成就亦不遑多讓。兩個在地最具代表性的學研單位的結合,勢必能擦出更多的火花, 中山大學更不忘貢獻社會,結合企業產學合作致力於社會關懷。今日透過雙方簽訂學研計畫之合作契約以及共同成立「中山大學暨金屬中心聯合研發中心」, 將為雙方的合作關係開啟新的里程碑。

        黃董事長致詞時表示,我國在近年投入大量相關資源研究電動車相關技術,金屬中心在電動車領域的投入也已深耕多年,但在關鍵零組件技術部分還是相當缺乏, 為在我國電動車產業關鍵研發佔有一席之地,自100年起更由傳統產業之底盤設計進入電動車中的電池管理系統,切入晶片設計研發工作。為加速研發能量, 金屬中心將與高雄首屈一指的研究型大學-中山大學建立長期合作之關係,整合雙方互補資源,發揮最大功效。此次金屬中心第一次與學界簽訂長期合作計畫, 正式成立學研聯合研發中心 (先前已有工研院及資策會與各大學簽訂學研聯合研發中心) 。

        研發中心主要任務為落實結合研究理論與工程實務,讓實務工程師深入探討研發課題,同時讓研究生提早接觸業界相關問題與技術,進而促進學、研雙方人員交流, 並透過雙方合作培育晶片與電池領域具前瞻技術能量之核心人才。電池管理是目前電動車急需解決的問題,然而目前台灣業者僅能依靠國外提供晶片進行電池模組開發, 相關產業因無法降低系統建置成本且受制於國外技術來源,因此投入電池管理系統技術開發,運用台灣ICT產業優勢建立自有技術基礎,可協助台灣於電動車產業發展中建立自主模組品牌。

        未來可藉由此平台進入其他傳產領域如:再生能源、薄型馬達等技術項目。該研發中心將積極研製電池管理晶片,提升充電效率,提昇電池充電量,除可增加續航力, 亦能延長電池組壽命與有效降低成本,提昇電動車市場的推動;此技術更可延伸至大型儲能系統與再生能源電源管理。

        透過「中山大學暨金屬中心聯合研發中心」,終能達到「建立台灣工業控制等級、發展至車用等級之高效能電能轉換與驅動系統關鍵IC自主技術, 帶動台灣綠能工業電子及車用電子產業之發展」之目標,成為核心技術研發及人才培育之重要引擎。

產官學金三角通訊天線聯盟成立 就地取「才」打造兆元產業

        「通訊天線聯盟」正式成立,邀集南部地區11所大學院校35位天線領域教授及20間天線產業廠商共同參與,現場並展示學界研究成果, 並提供廠商媒合人才區,希望廠商就地取「才」,共同打造天線領域產業環境。

        為推動南部學界通訊天線領域發展,中山大學南區促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與台灣天線工程師學會在經過一年的辛苦奔走籌備後, 正式於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宣告聯署成立「通訊天線聯盟」。現場除了有最新技術成果呈現南部豐沛學術能量,聯發科等13家通訊科技大廠釋出上百名職缺,吸引大批求職者前往。

        「產官學通訊天線聯盟」簽署成立由中山大學學術副校長,同時也是天線領域專家的翁金輅教授、中山大學促產中心林根煌主任、 臺灣天線工程師學會陳文祥理事長偕同經濟部通訊推動小組方志強技正、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薛偉銘主任、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梁東波主任秘書,以及20多位大專院校與廠商代表共同執行。

        主辦單位,中山大學促產中心林根煌主任表示,南部有實力能夠打造穩定的產業環境,「包括穩定的人才以及穩定的技術」,林主任認為,目前天線領域的基礎最為穩固, 也希望首先透過此一領域拋磚引玉,「用過的都說好」,希望廠商就地取「才」,相信定能孕育產業相關環境。陳文祥理事長首先提到南部在通訊天線技術方面的成就, 中山大學翁金輅便是其中佼佼者,除了被國科會認定為國科會成就50之一,其研究已居世界領導地位,陳理事長也希望透過此一聯盟,提升高雄在世界的能見度。

        中山大學學術副校長,電機系翁金輅教授提到,近來智慧型手機已與現代人生活密不可分,過去有開門七件事,「第八件大概要加上手機」,翁副校長也提到, 行動通訊手機裝置未來在2014年產值應該會達到1.68兆,兆元產業不是夢。翁金輅更指出,其實台灣學界在天線方面的論文研究遠超過韓國,但是在產業上卻沒有同樣成績, 因此希望透過聯盟的催生,讓台灣人力及各項資源充分展現,為產業帶來更多貢獻。

        經濟部通訊推動小組方志強技正回想,過去為了提倡天線技術,經濟部曾經舉辦過天線競賽,當時自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了解到南部蘊含了豐富的天線人才, 尤其當時在天線界有「北台大、南中山」的稱號,中山大學更曾打敗台大,幾乎囊括所有獎項。後來中山大學也領頭,擴大至整個南部區域。方技正透露, 未來將有報部計畫「智慧手持裝置發展計畫」,將針對競爭對手韓國三星手機,學習蘋果上下游整合服務功能,未來預計將與三星打成五五波。 此一展業將成為未來明確方向,有了共同目標後,產官學界相信能發揮最大能量。

師生風雲榜

教師風采

◆恭賀以下老師們通過升等!!
    (一)通訊所李志鵬老師升等為教授。
    (二)材光系周明奇老師升等為教授。
    (三)材光系張六文老師升等為教授。
    (四)資工系柯正雯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五)資工系江明朝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六)資工系李淑敏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七)材光系郭紹偉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八)光電系林宗賢老師升等為副教授。
◆本院3位教師獲得國際期刊論文(2010年)被引用獎勵:
    自然科學類:獎勵原則為總分達40分以上5萬元,30至40分3萬元。
    第一名至第三名(各獎勵5萬元整):
    材光系 高伯威教授、材光系 郭紹偉副教授、環工所 高志明教授。
◆電機系陳英忠教授當選中國工程師學會100年傑出工程教授獎。
◆機電系謝曉星教授獲聘為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自100年1月1日起至100年12月31日止。
◆機電系嚴成文教授榮獲99學年度教學傑出獎。
◆資工系柯正雯副教授,推薦其指導教授Prof. Juergen Hennig,獲得國科會 2010杜聰明獎。
◆資工系獲教育部核定承接「網路通訊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之資通安全聯盟中心業務,
  「網路通訊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資通安全聯盟中心」自100年4月起改由本校資工系負責執行相關
    業務,負責教師為資工系官大智教授。
◆資工系李宗南教授榮獲九十九學年度本校優良導師。
◆材光系黃志青教授榮獲國科會傑出獎(第三次)。
◆光電系鄭木海教授榮獲IEEE Photonics Society Distinguished Lecture(July 2011- June 2012)。
◆環工所袁中新教授當選中國工程師學會100年傑出工程教授獎。

99學年度第1學期本校「教學優良課程」教師名單

單位教師 課號課程名稱
電機工程學系李錫智 B3011101計算機概論
林根煌B2033003 光學(一)
盧展南B3012201 電路學(一)
陳有德B3013201 電工實驗(三)
李杰穎B3013001 微波元件導論
莊子肇B3014005 生醫工程導論
葉家宏AE330004 多媒體通訊之應用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李明三B3022204電路學
邱源成 B3023105機械製造實驗
B3023205
彭昭暐 B3021203工程電腦程式
資訊工程學系楊昌彪 B2042004資料結構
柯正雯B3041002 資工微積分
蔣依吾B3041003 C程式設計構
鄺獻榮B3042005 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概論
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 張志溥B3101001 材料科學導論
張六文B3103005 材料物理性質
蔣酉旺B3102001 工程數學(一)
光電工程學系于欽平 B3092004電磁學(一)
林宗賢B3092006 幾何光學實驗
通訊工程研究所 溫朝凱AE330004 多媒體通訊之應用
B3014201電工實驗(五)

學生榮譽

◆國際處[99國際交換生甄選結果]及[99日本交換生甄選結果],本院獲選為交換生有:
    中央大學:機電系林靜思同學
    林奈大學:機電系楊 平同學
    夸美紐斯大學:機電系莊富棋同學
    捷克科技大學:機電系粘雅雯同學
    札格拉布大學:材光系李柏蒼同學
    琉球大學:電機系黃皓文同學
    琉球大學:機電系李亮喻同學
◆電機系葉家宏教授與通訊所黃婉甄教授共同指導陳士弘同學,榮獲2010中華民國資訊學會IICM「最佳碩士論文獎佳作」。
◆電機系李錫智教授指導研究生蔡憲奇、江忠益同學榮獲TAAI2010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最佳
   論文獎。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研究生陳鉦欣、張子豐、黃奕泉、林勃劦、張又哲榮獲第十八屆「奈米元
   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頭等獎(第一名)及旺宏獎獎金兩萬元。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研究生生陳炫旭、郭志豪、孫智鴻、黃奕泉、張子豐、林勃劦、邱憲楠榮
   獲第十八屆「奈米元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優等獎(第三名)及台積電獎獎金五千元。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陳鉦欣、張子豐研究生榮獲「ETS2011電子工程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Oral) 。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戴志軒、黃奕泉研究生榮獲「ETS2011電子工程技術研討會」佳作論文獎
   (Poster)。
◆電機系林吉聰教授指導林勃劦、黃奕泉、張又哲研究生榮獲「ETS2011電子工程技術研討會」佳
   作論文獎(Poster) 。
◆資工系李宗南教授指導學士班學生鍾凱融、林雨姍、張庭愿、王塾憶參加「建國百年開放軟體創
   作競賽」,榮獲互動多媒體組金牌獎。
◆資工系李宗南教授指導研究所學生王庭偉、謝文婕、楊智翔、陳翔竣參加「建國百年開放軟體創
   作競賽」,榮獲互動多媒體組銅牌獎。
◆資工系楊昌彪教授與博士畢業生彭永興榮獲「第28屆(2011年)計算理論與組合數學研討會最佳論
   文獎」。
◆資工系李淑敏助理教授指導學士班學生蔣孟剛、劉家倫、李育賢參加「99學年度大學校院積體電
   路電腦輔助設計(CAD)軟體製作競賽」,榮獲定題A組(測試與合成組)佳作。
◆光電系賴聰賢教授擔任邱鈺蛟同學指導教授,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學生分會『100年度工程論文競
  賽』獲選為電子工程組『佳作』得獎人。
◆環工所袁中新教授指導學生蔡政謀、任翼秀榮獲2011年(第25屆)環境分析化學研討會年會論文獎「壁報發表」。

99學年度第1學期學士班學生書香獎得獎名單

系別/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電機系甲班 高子洹、羅    傑、莊凡頡 黃欐雅、曾振家、蔡孟廷 鄭創元、黃心柔、錢弘彬 莊一麟、吳庭羽、翁翠璜
電機系乙班 黃明茜、鄭凱隆、沈續濤 蔡柏原、江玉心、張庭嚴 林建安、魏柏勳、黃盈偉 陳昆宏、謝沂廷
機電系甲班 葉祐良、廖宜霆、陳冠霖 許丞瀚、陳瑋凡、吳岱勳 張晏維、黃韋勳、林懿伶 邱敏甄、陳惟紹
機電系乙班 李羿翰、王士豪 洪國彭、李秀晟 蕭培需、關淮中、吳郁寰 鄭沛紳、林晨皓、林幸緯
資工系 歐尚錞、歐鎧誼 陳慶耀、吳培銘、唐 捷 官美慧、邱宏文、楊 毅 林雨姍、許文哲、鍾凱融
材光系 許 琳、鍾采甫、林偉勝 許婉平、林甘軒、朱怡璇 李宗昇、蘇瑩瑩、王志凱 蔡宗祐、葉峻廷、連增文
光電系 張彥彬、陳郁凱 洪宜諼、張志睿 廖偉淳、林軍豪         

99學年度學士班優秀畢業生名單

學系別姓名
電機系甲班莊一麟
電機系乙班孫維佑
機電系甲班洪瑄徽
機電系乙班羅亦廷
資工系林雨姍
材光系連增文

100年度「優秀教學助理」名單

系所姓名 系所姓名
電機博林煒程 電機碩吳世則
資工博莊額碩 光電博盧世敏
通訊碩黃柏榮

99學年度基礎學科(微積分)競試中山大學獲獎名單

系級學號 姓名成績中山排名 傑出學生獎學金 獎勵
電機乙一B993012023 張豐安831 特優 獎狀 + 獎金 6000 元
材光系二B982040044 戴宏明831 特優 獎狀 + 獎金 6000 元
電機甲一B993011003 羅 傑803 優等 獎狀 + 獎金 4000 元
電機乙二B983000023 黃舜國794 優等 獎狀 + 獎金 4000 元
光電系一B993090019 陳天霖765 優等 獎狀 + 獎金 4000 元
電機乙一B993012009 周 廷736 優等 獎狀 + 獎金 4000 元
光電系一B993090021 陳郁凱707 一等 獎狀 + 獎金 3000 元
機電甲一B993021041 高子傑688 一等 獎狀 + 獎金 3000 元
機電甲一B993021048 王天弘659 二等 獎狀 + 獎金 2000 元
電機甲一B993011006 莊凡頡659 二等 獎狀 + 獎金 2000 元
光電系一B993090013 張彥彬6311 二等 獎狀 + 獎金 2000 元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學生與家長通訊
聯絡人:劉玥妏
E-mail: aex@mail.nsysu.edu.tw
電話:07-5252000轉4001-4004
傳真:07-5254009
通訊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